用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 ——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出版社离退休办公室主任李军

2016-12-30 13:59|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23| 评论: 0

李军是工业和信息部电子工业出版社离退休办公室主任。如今,她从事离退休干部工作已经有12个年头了。她和蔼可亲,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是多年来从事离退休干部工作养成的职业习惯;她敬老爱老,把老同志当做自己的亲人,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排忧解难;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离退休干部工作岗位上,为老同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李军为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老同志政治、生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为单位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她因此也得到了领导、同事和老同志的广泛赞誉。2002年,她被评为电子工业出版社文明职工,2003年、2004年被评为社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原信息产业部先进离退休干部工作者。她所担任书记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连续在2009年、2011年荣获“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用心服务,

千方百计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

多年来,李军怀着对老同志的感恩之情,坚持将老同志思想稳定、心情舒畅、健康长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交流沟通、政策宣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多种有效手段,切实做到对老同志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安慰,情感上沟通。她心里装着一本明细账,对所有老同志的年龄、工资、职称职务,身体状况、子女情况都了如指掌。

她始终坚持以“四心”对待老同志:一是诚心,诚心诚意为老同志服务,绝不弄虚作假、推诿敷衍;二是爱心,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老同志;三是细心,严谨、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不马虎了事;四是耐心,耐心地听取老同志的意见甚至是怨气,耐心解疑释惑。细心周到、无微不至的服务赢得了所有老同志的心,大家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依靠,“有问题,找李军”成了老同志们的普遍共识。

军十分关心老同志的身体健康,她建立了老同志健康档案,经常探望或电话联系,跟踪关注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及重点人员的病情发展。平时,她注重提供便捷的医疗信息服务,收集整理了北京市各大医院的诊疗信息,如就诊流程、专家特长及出诊时间、前往路线等信息,减少了老同志就诊的盲目性和跑医院的次数。她主动帮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同志选择医院就诊及进行后续治疗。每年组织老同志体检,她总是亲自去考察,选择信誉好、环境好、水平高的体检单位,并认真选择体检项目,协商安排经验丰富、态度和蔼的医师。体检后,她还经常督促提醒老同志重视体检报告的建议,及时复查,并密切跟踪体检中有问题老同志的后续诊疗情况。

针对老同志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李军积极沟通协调,保证了老同志的“两费”按时足额发放和报销,为离休干部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服务,老同志们感到十分满意。

2002年,出版社加入了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医药费报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他们遇到重病、大病时的经济负担加重。为此,李军及时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并积极主动与职能部门同志一起调研讨论,提出解决方案。经社领导研究决定,出版社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互助专项医疗资金,特别是互助专项医疗资金,解决了老同志患大病重病就医经费困难,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为老同志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至今已有9位老同志得到补助,使老同志感受到了出版社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老同志身体不好生病住院,她都前往探望、慰问,给老同志们带去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又随时了解到老同志的最新生活、家庭、身体健康等状况;对长期生病住院的老同志,家庭生活有困难时,她总是及时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当有老同志因病去世时,她总是亲自前往,协助家属办理后事,得到了家属子女们的好评。

老同志们有不愉快的事都喜欢向李军倾诉,有时一说就是几小时,她总是耐心听完,尽其所能疏解开导;遇到老同志反映问题,就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她也会耐心听完,及时反映给领导协调解决。

针对空巢、孤寡、重病、失能离退休干部数量不断增多的问题,李军经常电话联系,定期走访慰问,全面了解老同志的困难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89岁的老专家、离休干部吴鸿适,三个子女都在国外,与82岁的老伴生活,李军定期上门服务,根据老专家的需求,协助查询就诊医院,提供医疗信息,主动为他们预约挂号,夫妇俩十分感激。

深入学习调研,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做好转制时期的

离退休干部工作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出版单位要在2010年底完成转企任务。这项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情况复杂、难度很大,特别是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涉及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非常强。这是老同志们关心的大事,不仅是单位体制机制的转变,在老同志的心目中更是身份和待遇的变化,他们思想上有很多困惑、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的养老待遇会受到影响。

为此,李军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学习领会政策、宣讲政策、答疑解惑、疏导心理、保持稳定上来。首先,她积极参与改制工作小组的学习、调研、讨论和方案制定工作,主动了解老同志的思想状况、心理需求及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书面汇总呈报社领导研究讨论,为领导决策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其次,她还积极配合社领导和职能部门,分别组织召开离休干部、退休人员、内退员工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宣讲政策,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解答问题,明确社里的出发点和原则。比如,在办理社保衔接审核中,她主动协助人事部门一一核对离退休人员的身份、工龄、职称、历次工资调整、历次增加津补贴等重要数据,对有疑问的人员,反复查阅档案,确保信息准确。李军做过人事工作,政策水平较高,对于老同志对加入社保、待遇调整和保障方面的诸多问题:个性的问题,她反复沟通交流,不厌其烦地说明解释;共性的问题,她及时反映,组织座谈,答疑解惑。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得到了老同志的信任。

认真细致的工作使老同志们深刻认识到,出版社相关政策是充分考虑了他们切身利益的,对他们关心和服务的质量标准是绝不会降低的。于是,他们的思想顾虑逐步消除,对社里的改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一位老同志因转企改制而上访。离退休干部队伍的稳定,为出版社顺利转企改制提供了保障。

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开展特色党日活动,

为老同志老有所为创造条件

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军注重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带领支委一班人形成核心,在政治学习、思想工作、组织活动、协调解决问题、团结和凝聚老同志方面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老同志心态普遍平静,促进了出版社转制进程的顺利和谐。

近年来,她积极开展特色党日活动。联系团员青年志愿者开展“缅怀革命前辈,感受祖国变化”的党日活动,组织老同志们前往天津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组织老党员们赴延安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开展了建党90周年“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延安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部分团员青年,拜访了89岁高龄、我国电子学领域知名专家,微波器件设计理论奠基人之一的原总编辑吴鸿适先生。团员青年与吴老畅谈技术发展趋势和出版的责任,吴老的精神激发了青年们不断学习探索的热情。

军积极推动和鼓励离退休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在社党委和离退休干部领导小组支持下,她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管理与奖励办法,为离退休技术骨干提供了发挥余热、再做贡献的平台。近年来,由老同志编辑出版的图书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军的座右铭。最近,她说的最多的是怎样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同志服务,解决空巢、孤寡、失能老同志的实际问题,做好转企后的离退休工作。每次到她办公室,她总是非常忙碌,或是与老同志交谈,或是在了解离休干部医疗、报销问题,或是在接听老同志打来的倾诉电话。她就是这样一位老干部工作者,一心为了老同志,真心爱护老同志,用心服务老同志,把自己对离退休老同志的真情,全部倾注到实际工作中,为离退休干部工作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