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重负“孺子牛” ——记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老干部局局长旦正项加

2016-12-30 13:55|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73| 评论: 0

    生活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上的老干部们,一提起旦正项加,就会不约而同地交口称赞,说他是好局长、我们的亲人

    旦正项加,今年49岁,2005年起从事老干部工作。身为县老干部局负责人,他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需,解老干部所难,始终把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放在心坎上,就像一头不畏重负的孺子牛,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他热爱的老干部工作。

春风化雨,为老干部排忧解困无微不至

    “视老干部为父母,做老干部贴心人,这是旦正项加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上任以来,旦正项加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服务方式。他对每一位来访者都坚决做到笑脸相迎,热情的问候一句您来了,再端上一杯热茶,才开始谈工作。工作中,他注重与老干部进行思想沟通,感情交流,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老干部们都视他为朋友。

    老干部局是老干部的家,旦正项加认为:我的职责是要让老干部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充实有意义。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偏远牧区,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过去老干部活动室设施陈旧、房屋渗漏,活动经费也一直紧缺。面对困窘,旦正项加心里酸酸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为老干部营造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真正让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作为,幸福地安享晚年。没有等也没有靠,他自己想办法,各处化缘,积极争取协调资金,为了老干部,我豁上了!他的执著精神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感动了所有与他打交道的人。5年来,他一共筹到20多万元资金维修老干部活动室,还添置了许多新设备,保证了老干部们的正常活动。

    如今,在这里,老干部们坐在窗明几净的室内,听报告、听各种讲座,了解时事政治,让自己的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在这里,老干部们在乒乓球台上,挥拍击球,英姿不减当年,让自己重新焕发了青春。在这里,老干部们挥毫泼墨,尽洒丹青,用书画怡情雅致,让自己身心得到陶冶……

    旦正项加说: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如果他们有困难,我们不帮助解决,就是失职。他经常深入老干部家中,关心看望那些卧病的老干部和有困难的老干部遗属,嘘寒问暖,雪中送炭。对一些长期患病不能参加学习或活动的老同志,在不违背保密制度的前提下,他总是亲自或派专人将文件及慰问品送到老同志病床前,让老人们感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为了让这些在草原上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干部实实在在地感受祖国大家庭的发展繁荣,他每年都会组织老干部开展参观考察等活动。5年来,旦正项加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组织老干部赴外地考察,让近700名基层老干部走出封闭的牧区,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

刻苦钻研,提高服务能力拓宽工作层次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旦正项加深深感到担子重、责任大。他上任伊始,就与老干部们座谈交流,倾听意见,征求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新时期基层老干部工作的新路子。

    旦正项加首先从领导班子自身抓起,加强领导班子形象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其次,带好队伍,狠抓自身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工作中他体会到,做好老干部工作仅有热心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不断学习老干部政策,把一些常用的政策条文摘录下来,并标明出处,以便查用。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拓宽视野,提升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干好本职工作奠定基础。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他注重将相关政策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真正把老干部局变成老干部之家,把活动室建成老同志的文体活动中心、学习知识的课堂、发挥作用的阵地、延年益寿的乐园。平时,他很注意搜集老同志对时政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看法,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旦正项加在和老干部的接触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干部既有能力威望又高,处理问题有策略、有方法,与广大群众接触广、联系紧、交往多,群众对他们信赖,愿意和他们说心里话。爱动脑筋的旦正项加就想:为什么不能调动广大老干部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呢?终于,他想出成立老干部治安联防队的办法,让老干部们继续发挥余热。在他的倡导下,河南县的老干部们自觉地组织起来,包片包户,深入到广大牧民群众中,介绍近年来全县在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等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群众珍惜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珍惜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和稳定和谐的局面。近年来,河南县从未发生过一起有损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事件。这中间,也离不开旦正项加和广大老干部的积极努力。

尽心尽力,情系下一代让春苗茁壮成长

    对于旦正项加来说,下一代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无比神圣的事业。身为县关工委副主任,旦正项加和县关工委的同志们一道,以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己任,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始终注重把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他坚持与青少年零距离接触交流,深入各学校、各寺院,用鲜活生动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稳定是福、动乱是祸等活动培训班,引导和教育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友善的思想意识。几年来,他累计举办各类青少年教育讲座24次,听取讲座的青少年人数近1.7万人(次)。在此基础上,他还紧紧抓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了时时、处处、事事关心未成年人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立了家庭学校,建成了集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仅2010年,全县参加学习的家长就达1440人。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在他的努力下,落后的河南县草原上也第一次有了青少年维权法庭、协调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和专职维权干部。

    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始终牵动着旦正项加的心。他每年都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深入开展助学、助残、助孤、助困热心关爱活动。为了对特殊青少年进行长期救助,在他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县政府先后拨款33万元、社会捐款10多万元建立了贫困高中以上学生救助基金,先后使50名学生得到了资助。在青少年帮扶救助活动中,参与帮扶人数达2047人,帮扶金额达75万余元。

    多年来,旦正项加一心扑在老干部工作上,为河南县老干部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践行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诺言。旦正项加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花在为老干部工作东奔西走的各项琐碎事务上,很少有时间照顾全家老少的生活。他父母在100多公里外的同仁县隆务镇生活,两个孩子在省城就读大学,可是一年到头旦正项加看望父母和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面对自家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自己克服,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一次,深感愧疚的他对父母这样说道:我很敬重革命前辈,也很热爱老干部工作,和他们在一起能净化我的心灵。这个工作虽然累点苦点,我不干别人也要干,多做一点,自己的心里就踏实一点。

    数载风雨春秋,旦正项加一路负重,一路前行。从老干部感激满意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旦正项加的价值,也看到了他的光荣与骄傲。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