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陕西省安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杨军

2016-12-30 13:48|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638| 评论: 0

在市场经济浪潮汹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共产党员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为民服务,是一个大课题。安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杨军用实际行动为此作出了坚定的回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0310月,为人谦逊、作风干练、工作细致的安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军被县委任命兼任老干部局局长。“老干部都是有贡献的人。于公,要让他们发挥余热、再做贡献;于私,要像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待他们,让老干部都能安度晚年,幸福生活”上任伊始,杨军就这样要求局里的全体工作人员。

“他是一个最称职、最有担当、最能把工作做到家的老干部局长。”8年后的今天,安塞县的老干部这样评价杨军。

把创新延展到了老干部工作领域

老干部工作缺乏抓手,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是推动工作的最大绊脚石。上任以后,杨军多次深入老干部、老党员家中上门走访,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希望和要求。针对离退休干部逐年增多,离退休干部组织生活不正常、管理松散的实际,他与班子成员在认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在报告中,他大胆建议县委合理设置老干部党组织,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延伸党的工作手臂,使全县老干部工作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20054月,安塞县委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委,由1名曾任县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担任党委书记,杨军任常务副书记,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离退休干部党委下辖26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定了《安塞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暂行办法》,实行县级党员领导联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在杨军多方努力协调下,县财政每年列支5万元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委专项活动经费;每年列支20多万元为每名离退休干部增订《金秋》、《陕西老年报》和《延安日报》各1份;每年给离退休干部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每人列支600元的党务工作补助。县委组织部在县管党费中每年列支3万多元,为每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增订了《当代陕西》杂志。离退休干部党委和党支部的成立,不仅彻底改变了过去离退休干部党员离退休后无人过问,学习没资料,活动没场所,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状况,而且为老干部政治待遇的全面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离退休干部党委成立后,杨军带领党委成员对卧病在床、疾病缠身的十多名老干部党员进行了看望慰问。在看望慰问老干部党员张永俊时,张永俊感动地泣不成声。他激动地说:“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关心,我活着是共产党员,死了也是共产党员,永不变色……73岁的县农业局退休干部李智多次找杨军和党委成员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写了入党申请书。经了解,李智在工作岗位上时就多次申请入党,但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如愿。离退休干部党委根据李智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研究,按照入党程序,于2006121吸收李智为中共预备党员,圆了他多年的入党梦。如今,每月都能定期参加组织生活的安塞县老干部高兴地说:“杨局长的这个‘创新’,管用、实在,让我们又回到了组织当中。”

让老干部成为一支思想常新、余热生辉的队伍

    离退休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党性原则强。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杨军一直思考的问题。兼任老干部局局长以来,他在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拉近老干部同党组织的距离,加深老干部同党组织的感情,密切老干部同党组织的关系方面下功夫、作文章,努力使老干部成为一支政治鲜明、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队伍。根据老干部的生活实际,制定了学习制度,把每月15日确定为离退休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日,采取集中学习、授课培训、交流讨论等形式,强化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每逢重大政治活动之际,他都要组织老干部集体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召开座谈讨论会,让老干部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中央的精神。建立了老干部考察学习制度, 2003年以来,共组织1600多名(次)离退休干部分期分批外出考察,形成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50多篇,建议和意见320多条,进一步激发了离退休干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支持发展的热情。

让他们来到活动中心,就有回到家的感觉

安塞县原有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面积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随着离退休干部的逐年增多,原有的活动中心不能满足老干部的需求。面对现状,杨军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选地址、搞规划、立项目,扩建活动中心。2006年,协调资金160多万元,新建活动室808平方米,使老干部活动中心总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20073月又多方协调资金30多万元,购置了活动器材,更新了办公设施,修建了大门、围墙,硬化了院落,维修装饰了办公室、活动室。2008年,又争取资金15万元,更新了老干部活动中心采暖锅炉和茶水炉,更换了供暖管道,使老干部活动中心成为一个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活动阵地。组建了老干部秧歌队、“夕阳红”演出队、柔力球协会和老年文艺协会,已发展会员200多名。杨军积极创造条件,创办老年大学,招收学员150多名,开设音乐和舞蹈专业初级班三个,学制两年,聘用专业老师2名,每周一、三、五上午9点至11点为学员上课时间。开学以来,学员学习态度端正,参学热情高涨,学校管理有序,运行顺畅。实现了广大离退休干部接受继续教育的心愿和梦想。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看书学习,锻炼身体,每件事我们都做得很开心。杨局长想得周到,特别是活动室的细节服务上给予我们很多方便”多年来坚持到活动室活动的老干部尚进前这样说。

我们要转变,把职能转到服务上来

杨军敏锐地感觉到,新时期老干部局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必须要转变,要转到服务上来,转到服务老干部的学习、生活上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他多次召开班子成员座谈会,党员干部职工座谈会,全面了解掌握老干部局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管用、有效的载体,在干部职工内部开展比思想,看谁开拓创新意识强;比学习,看谁政策业务熟;比贡献,看谁工作成绩优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看”活动。进一步增强局里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组织干部开展主动走近老干部,关心老干部,做老干部的知心朋友活动,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同老干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变被动为主动,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老干部居住的社区、老干部的家中。2005年,因企业改制等原因,企业老干部生活费不能按时发放、个别企业拖欠老干部遗属生活费的问题突出。杨军深入企业进行调查,逐户了解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全县企业共拖欠39户老干部遗属生活费15万余元,给老干部遗属生活带来了困难。经过多方协调,200612月,县财政拨专项资金15万元,由老干部局负责,兑现了全县企业拖欠的老干部遗属生活费。从2007年起,全县企业老干部遗属生活费收归县财政列支,统一由老干部局发放。为了给老干部遗属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在银行为每名老干部遗属办理了生活费发放卡,做到了及时发放。企业老干部遗属诸芳兰感激地说:“杨局长是个好局长,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变上访为下访,利用节假日和老干部患病慰问的时机,主动解决老干部病故、再婚、遇到意外和困难时的问题。对于行动不便,家住偏远农村的老同志,杨军局长定期带领工作人员上门看望他们,为他们理发,送医药、送学习资料。推行了“领导分管、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制度,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从而夯实了工作责任,激发了内在活力,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始终保持谦卑,俯身向下,是拉车向前的姿态;堂堂正正,极目远望,照顾周致,是抬头看路的姿态。多年来,杨军正是以这种姿态在安塞县的老干部工作中既拉车出力,又抬头看路、谋划长远。在他的努力下,安塞县的老干部工作走上了生机勃勃、科学发展的道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老干部工作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大形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