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上任以来,徐庆立足本职,以一位女性的细腻和温情,真心实意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老干部事业,开创了简阳市老干部工作的崭新局面。简阳市老干部局多次被省、市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徐庆2010年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视“天职”为己任 破“困局”不惧难 老干部“双高期”和社会转型期,给老干部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上任伊始,徐庆就面临一大堆难题: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干部局破败陈旧,局里财务账面为“零”,老干部活动无法开展,待遇得不到落实,上访、集体访时有发生…… “没有任何借口,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广大老干部的心坎上,是我们应尽的‘天职’!”徐庆地清醒认识到,做好老干部工作必须从老干部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她挨家挨户走访老干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并记入服务档案,逐一加以解决。 2006年,老干部多次反映的提高待遇问题得到落实,逢人就夸徐庆为老干部办实事不惧艰难。逐步破解遗留问题,从一开始她就赢得了老干部的口碑。 但其背后的艰辛又有谁知道多少?全市有580名老干部涉及这一待遇政策,因年代久远、档案遗失等原因难于落实的就有100多人。徐庆深研吃透相关政策,花费一年多的时间精力,千方百计收集历史证据材料,甚至为了多位老同志不惜东奔西忙跑上20多次;在她的不辞辛劳下,
30多位符合条件的老同志落实了待遇,对10位不够条件的老同志,她反复上门沟通思想,多次到相关单位座谈、协调,动员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予以劝导、说服,终于理顺了老同志的心气儿,到省、市上访或上书中组部的情况至今再未发生。 三线建设时期,简阳迁入大批国有企业,转制后的企业老干部工作也出现诸多困境。因为种种原因,老干部医药费报销,离休费领取,遗孀生活困难补助费等均无着落。她将这些问题分类汇总,多次向上反映,倾力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在徐庆的全力推动下,我市老干部医疗保障、离休金保障、财政支持保障“三个机制”逐步完善。从2007年起,全市将离退干部医疗费用全部纳入市医保中心统一管理,医疗费用按时报销,对老干部实行一年一次体检,项目扩大到23项。建立起“离退休干部困难帮扶基金”,争取市财政每年滚动拨付10万元,用于帮助扶持因病、高龄、生活困难的离退老干部及遗属。到目前,已累计发放困难补贴100余人次,金额达11万元。 5年多来,为了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徐庆不怕磨破嘴、跑断腿。先后争取市财政投资120余万,修缮老干部活动场馆和办公场所,购置健身娱乐设施。新建门球场2个,购置老干部活动用车,并提高了老干部活动经费,重大活动争取市财政单独预算,率先兑现地方性生活补贴,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待长辈如亲人 用真情换真心 徐庆常讲,“对待老干部,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和长辈一样,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多一份体贴和关爱。”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第二天晚上,徐庆接到一位离休干部从绵阳打来的求助电话。这位抗战时期的离休干部已是88岁高龄,哽咽着话不成句:“房子垮了,环境恶劣,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 简阳是省定的12个重灾县之一。其时,徐庆正按照市抗震指挥的统一部署,坚守在余震不断晃动的办公室里,了解每一位老干部的情况,通知他们安全转移。翌日一大早,已经两天没有合眼的她带上慰问金,驾车赶赴绵阳灾区看望异地安置的老人,直到一切安排妥当才及时赶回。 全市305名离退休老干部中,既有抗日时期的老战士、解放时期的老革命,也有从市级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领导,在徐庆心里都装有一本“明细账”,老干部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居住环境以及家庭、子女等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多方努力协调,让离休干部卢明远的地方性生活补贴落到了实处;她亲自关心过问,使因企业改制而遗漏多年的离休干部遗孀曾群芳的生活补助得到了补偿,对徐庆来说,这样的事真是数不胜数。 她要求工作人员树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只要老干部需要,无论大小都必须“第一时间”到场,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为老排忧解难。每当遇到老同志生病、急事、去世等,不管是在节假日,还是在深夜里,徐庆和同事都会尽快赶到处理,对长期住院的老同志,更是经常探望。 她以女性的细腻,让老干部感受到“家”的温暖。多年来,徐庆和同志们一直坚持每年家访近百次,每到春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带领老干部局的同志登门为老干部“送温暖”。两年一次,探望远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省外安置的离休干部。老干部过生日,她再忙、再累都会亲自问候,并坚持为满80岁、 90岁、100岁的离退休老干部祝寿。争取省民政厅“爱晚中心”试点项目,协调150套房屋居住权,达成了老干部集体养老的愿望。 真心换来真情。寒来暑往,徐庆与老干部们建立起真挚的感情,每年年终工作总结时,老同志都要为她请功。当老干部们得知她因工作累倒时,个个争着给她打电话,像对待自己亲生闺女一样呵护她。每到这时,总令她心生感激而热泪盈眶。 洒热汗重晚晴 聚活力献余热 新时期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徐庆对机关干部职工说,“老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工作经验丰富,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不断创新老干部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发挥好老干部余热。” 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徐庆组织广大党员老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成立“老干部自管委员会”,引导搞好离退休支部建设、党员服务教育管理;以举行一次参观考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参与一次“创文”宣传,举办一场先进典型报告,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等“五个一”活动为载体,使老干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投身各项建设事业。 开展“走基层、看发展”活动,围绕我市两湖一山开发、工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等,组织老干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到广安、大邑等地考察学习,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20余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她坚持年初召开一次座谈会,年末召开一次新春团拜会,邀请市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老干部通报简阳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更好地听取老干部意见和建议。 开展“进社区、促和谐”活动,发挥老干部德高望重、时间充裕的优势,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组织老干部成立城区交通、环境卫生督查队,节假日及上下班高峰时期上街执勤,为打造优美城市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9名老领导加入网吧义务监督员志愿者行列,随时对城区青少年进网吧进行监督管理,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优良环境。 搭建平台,多种形式发挥余热。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向汶川5.12大地震灾区捐款4万余元,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发放农技、科普书籍800余册,义务为群众写春联1000余对,慰问贫困户、列军属、敬老院老人600余人次,到学校进行义务法制讲座13次。在她的重视和支持下,书画、诗词、门球、乒乓球、桥牌、象棋、钓鱼、骑游等协会和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吸引简城5000余名社区老人参与其中。仅书画协会就已编辑出版《简阳老年书画》六集,分别有50余名会员加入省、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被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设为分院。 徐庆就是这样,以一颗真心倾情付出、一腔热情温馨服务,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务实工作、默默奉献,赢得了全市老干部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为老干部由衷爱戴的热心人、知心人、贴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