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农民的儿子,他朴实、忠厚、正直、善良;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讲党性、讲原则、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党员的先进性; 他是一名老干部工作者,他廉洁、自律、奉献,把10余年青春热血付给了老干部,树立了老干部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他,就是四川省平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陈定举。 真心贴心,以老干部工作为天职 他当过兵,历任乡水利员、副乡长、乡(镇)长、党委书记、区长、畜牧局局长、区委书记,每走过一个单位,都留下了“工作狂”的名声。 2001年6月,他调任平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老干部局局长。他有过犹豫和彷徨,自己对老干部局到底从事什么工作,工作从何做起,怎么抓才能获得县委、县政府和老干部的认可认同,可谓一点“火门”都摸不到。 第一炮一定要出彩!上任后他就碰到一个难题,一个月后要给全县老干部作一堂形势报告会。他深知,老干部局服务和管理对象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涵养一般人难望其项背,要想在他们面前出彩,难!当过兵,扛过枪,跑田坎,进农家,啃下一个又一个难题的他,从没为一件事服过输,再难的坎要过,再难的题要解,形势报告会必须出彩!整整一个月,他大部分时间呆在办公室,学理论、查资料、搜信息,用知识充实自己,很快熟悉和掌握了老干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形势报告会上,他的老干部工作理论、旁征博引的个例案例,风趣诙谐的语言,赢得了老干部们发自内心的阵阵掌声。一位县级老领导忍不住称赞:这个局长有水平。 工作上要全力成为行家里手。他深知,干好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没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不行!没有业务知识不行!不了解工作情况更不行!他从学习基本知识开始,认真学习了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并结合单位的实际,边干、边学、边思考,逐步从一个老干部工作的门外汉进入角色,也逐渐感受到自己身上承担的工作份量不轻,切实认识到了注重学习是平时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不到一年时间,对离退休人员来访咨询、解答问题、排忧解难等工作,他已得心应手,成为了老干部工作的“百事通”,组织工作的“活字典”。跟他在一起共事多年的一位同志说:约好一起吃饭,催了3次都说马上来。最后当我跑到他办公室找他时,他正一边输着液体,一边在研究一撂资料,连敲门的声音都没听见,哪里是工作狂!简至就是个“拼命三郎”! 他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影响着他带过的每个团队。在县老干部局,他亲自调研、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制度;每周一和每周五的学习会,每月底的学习总结会,半年一次的学习评比会,每年一次的学习考核雷打不动,学党的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服务理念,不仅使他的政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就是每个工作人员,问及老干部相关政策,也是对答如流。 难题难事,竭尽全力件件出成绩 深入工作对象中细致调研是他坚持多年的重要工作方法。老干部周老清楚地记得,陈定举第一次来他家走访时,他上成都去了;第二次他刚回到老家,陈局长立即赶班车前往,他却因亲戚家中有事临时外出了;时隔半个多月,陈局长又专程前去拜访他……上任以来,陈定举采取“白+黑”“5+2”的工作方式,对全县离休干部96人、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42人、老干部遗孀62人逐个进行了走访,为他们协调解决了很多难题,办了不少的好事实事! 善于在工作一线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他的工作作风。陈定举对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立下了“铁规矩”:老干部生病必到医院看望,重大节日必前往慰问,老干部有难必到家解决,70岁以上老同志过生日必到场祝贺,对“空巢”独居的老同志及遗孀必到家探望……可在当年年底的老干部工作测评会上,却得到了一个并不满意的成绩!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他深入30多名老干部家中交心谈心,终于找到了问题症结:离退休是干部人生的重大转折,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交往都有很大的变化,内心深处有很重的失落感、失重感、被冷落感……同时,他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让他们与县委、县政府同心同向,他一次又一次向县委、县政府作全面细致的汇报,让县委、县政府随时了解老干部的言行、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倾听老干部的心声;一次又一次地举办座谈会,与老干部们面对面交流沟通,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党和组织的关怀,明白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感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爱。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是陈定举同志推动工作的重要法宝,探索工作新机制是他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他的积极奔走下, 2002年,县委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老干部制度》,县委书记、县长每年都要向老干部通报2次以上工作;出台《重大事项定期通报制度》、《邀请老干部参加重要会议制度》,2008年起,先后有1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被县委、县政府聘为作风建设监督员。 金杯银杯,赢得老干部工作口碑 他怀揣着一颗火热的服务老干部的责任心。2010年7月,刚在“7.6”大洪灾一线归来的他正在医院里治疗折磨他多年的脉管炎,听说一位老干部因家中受灾导致旧病复发,现已病危。陈定举当即一把扯下输液针头:“走,马上去看看!”安排完老干部的住院事宜,已是中午12点,来送饭的妻子满脸是怨:你不要命了!陈定举满含歉意地说:我干了这份工作,就有责任和义务全力把这份工作做到最好。 10年来,他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对待老同志,为老干部排忧解难,解决好他们的“两项待遇”问题,让老干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在他的多方奔走下,2002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对离休干部或遗孀在住房、生活等方面予以补助;2003年起离休干部医疗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将18名企业离休干部遗属比照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费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
2008年将38名企业离休干部和72名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纳入社保局和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局直发,2008年将所有离休干部遗孀的医疗统筹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他把老干部局服务团队与老干部工作激情相融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积极组织老干部编撰书籍,向县委、县政府献言纳策,为县委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00余条;鼓励老干部献爱心,支持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带领老干部开展“三下乡活动”, 组织老干部100余人次深入县城50余家网吧明察暗访、到中小学校为30000多名在校师生宣讲未成人保护法;组织老干部视察全县产业发展,组织老干部成立了关工委、老年科协、老年诗书画协会、老年门球协会、金秋艺术团等8个团体协会,带领老干部深入乡镇发送科技资料1.5万份,科技咨询12.5万人次………… 他对老干部始终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和赤子般的爱心,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做为自己的天职,对待老干部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诚心诚意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老干部的称赞。 2011年全县老干部春节茶话会上,到会的100多名离退休干部、老干部遗孀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陈局长,10多年来,你一直在用心用真情为我们服务,谢谢你!”一位离休干部当场挥毫写下了“求真务实、热情周到”的书法作品赠予老干部局全体工作人员。此情此景,他两眼湿润,激动地站起来连鞠三躬:金杯银杯,不如您的口碑!为你们服好务办好事,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