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为老情 清品至兰极 ——记广东省云浮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于清兰

2016-12-30 13:35|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637| 评论: 0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在云浮市有这样一位老干部工作者,老同志都亲切地称呼她“清兰”,她就是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于清兰。人如其名,清正谦恭,兰心慧质,于清兰在市委老干部局长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拳拳为老之情,铸就了云浮市老干部的幸福晚年。

建立机制解决老干部后顾之忧

云浮市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地处丘陵地带,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20018月,组织安排于清兰从云安县副县长岗位调任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当时,全市老干部工作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拖欠离休干部生活费和医药费,老干部活动场所不足、设施设备陈旧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于清兰深感责任重大,她暗下决心,无论困难多重,问题多大,在她任上,一定要彻底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全市每一位老干部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都能安度幸福晚年。

在上任的前几年,于清兰把建立离休干部“三个机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她带领一班人搞调研摸情况,学政策讲政策,跑领导争支持,积极主动到各单位抓好督查落实。无论哪个地方、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找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协调解决问题,一次不成功,就两次、三次……不厌其烦,直到落实为止。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离休干部未享受房改政策,导致住房困难,于清兰在了解情况后,心想:“老干部是等不起的,兑现政策不能拖,不能等。”在经过详细调查摸底后,她亲自跑领导、跑相关部门,终于在2002年争取了市财政拨款32万元,给予市直未享受房改政策的12名离休干部一次性购房补贴,使这一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市商业集团离休干部梁老在领到50000多元购房补贴款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频频说感谢市委、市政府,感谢于局长。罗定市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离休干部最多,但由于财政困难,“三个机制”建立和企业离休干部接管工作起步都较晚,于清兰凭着一股韧劲,多次到该市找市委书记、市长,讲政策、摆事实,她不屈不挠的努力最终使该市妥善建立了“三个机制”和全部接管了改制或退出市场企业离休干部。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终于扭转了老干部工作落后局面,至2003年,市直和下辖5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健全了“三个机制”,全市企业和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参照机关进行套改,并建立了同步增长机制。至2006年,全面完成了改制或退出市场企业离休干部的统一接收安置工作,老干部的幸福晚年有了制度保障。

余遗力发展老年文娱事业

云浮市原老干部活动中心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旧瓦房,场地小、设施设备简陋、安全无保障,无法满足老干部活动的需求。筹划建设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一直是压在于清兰心头的大石头。为此,她积极谋划,多方奔走,积极动员市离退休老领导和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建设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议案,并于2005年向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交了议案,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划拨位于市区中心地带、占地4600多平方米的旧党校给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并争取多方投资1250万元。

2007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动工兴建,于清兰深知活动中心的建设来之不易,在工程建设期间的几百个日日夜夜,她经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工作,亲力亲为检查施工质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好工程中种种矛盾和问题。为抓紧工程进度,督促好依法依规施工,在工程进行到关键时期的一个晚上,她从9时开始直到次日清晨,通宵在工地指挥工作,硬是把清拆1000多平方米旧建筑的淤泥全部妥善运走。中心竣工后,她继续为室内布置、活动设施设备配套、场地绿化等完善工作而忙碌。为节约经费,她要求工作人员,凡是自己能干的活自己动手干,如整个中心绿化工作,只雇用了一个技术人员指导,她自己带领工作人员亲自动手种花种树种草。在于清兰的努力下,楼高五层,总建筑面积4715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新活动中心于200912月正式投入使用。在宽敞的新中心活动的离退休干部感动地说:“活动中心建好了,方便了我们,清兰却瘦了,白头发也多了。”

于清兰认识到,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得到落实以后就需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有了活动场所,还需要有活动载体,而各类涉老社团协会正是有效推进、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载体,因此,迫切需要支持、培育和发展涉老社团组织,推动老干部文娱事业,满足老同志的精神需求。

10年来,在于清兰的倡导和组织下,全市共建立起老体协、老年诗书画研究社、老年文化艺术团、老年志愿者等各类涉老社团530多个,参加的离退休干部达12000多人,占全市离退休干部总数的75%。尤其在组织老年文化艺术团方面,她亲自抓组建、抓整合,2003年对市区原来处于松散状态的老年舞蹈队、秧歌队、曲艺队、腰鼓队、歌唱队等进行整合,组建了“云浮市老干部文化艺术团”,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该团已分支延伸到各县(市、区),团员人数达到5600多人。近年来,该市老年文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2003年、2008年更组织了两届全市性的“夕阳红”文艺汇演,在全市营造了尊老敬老、老当益壮、老有所乐的新风正气,有效推动了老年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

倾情奉献为老解忧释惑

于清兰对待老干部有着一颗儿女之心,时时处处以真挚的爱心,宽容的态度服务老干部,真情与他们交流,给他们以精神慰藉。在她心中,老干部的小事都是大事,特别是在对待有特殊困难的老同志时,急他们所急,积极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

有一次,市直单位离休干部李老向她投诉烦恼,反映自己的存折在三个子女中由谁来保管的问题,产生了家庭矛盾,闹得不可开交。她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与李老的子女谈心,耐心教育,最终使李老子女都感动了,表示今后不会再闹矛盾,保证和睦相处,李老逢人便说“清兰真是大好人”。市原化工厂离休干部狄老反映一直未能享受应有的副科级待遇,加上当时未实行统一接收管理,企业经常拖欠他生活费和医药费,党组织生活也很不健全。针对狄老反映的问题,于清兰亲自到他原来工作的新兴县调查了解,查阅本人档案,找到他原任职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核实情况后,争取恢复了他应有的待遇,又多次真诚地找他促膝谈心,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深深地感化了狄老,消除了心中的不满。由于于清兰以真心真情对待老干部的每一个问题,老干部的矛盾和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近3年来,实现了老干部零信访,整个老干部队伍呈现和谐稳定,人人安享幸福晚年的良好局面。

云浮市老干部工作的良好局面,是于清兰10年如一日,倾真情注心血的结果。清正淡泊为夕阳,兰心高雅敬老情,这就是于清兰的真实写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