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广平自1986年转业到乐昌市委老干部局后,便与老干部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曾一度因能力突出,被提拔到乡镇任镇长、书记,但后又主动申请回到这个别人看来是清水衙门的老干部工作战线上,这一来一回他为老干部默默服务、奋斗了大半辈子,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老干部们的赞誉。 探索工作新思路,建章立制谋长远 “楼上楼下来回跑,到处都是排队的长龙,这把老骨头怎么经得住折腾?”“就是,小病也要折腾出大病。”离休干部又抱怨了。“设优先窗口已经不容易了,每个环节都要优先,的确资源有限。”万广平同志一次一次去协调,得到的还是一样的回答。他又一次陷入了思考……“没有制度,就没有保障。”万广平下定了决心,带着干部深入调查,到各部门游说,向领导请示。终于,在2002年,出台了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老干部看病就医制度: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设立老干部医疗卫生所,由市人民医院派出医护人员为离休干部看病就医,离休干部在卫生所免挂号费、诊金和床位费,医疗费不用现金支付,每月由卫生所与医保中心结账。老干部重病需住院治疗的,由卫生所开具转院证明就可到定点医院住院。卫生所这个平台,为离休干部带来极大的方便。“我们离休干部有了自己的医院了。”老干部们无不自豪地说。这个工作机制也从源头上堵塞了医疗费开支的漏洞,杜绝了乱开处方乱拿药的不正之风,节约了医药费开支,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该市离休干部的年人均医疗费为1.2万元,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较低的,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004年12月的一天,万广平带着干部去医院探望离休干部,本来只是一次普通的探望,但就是这一次,让他寝食难安。一个战场上流血、流汗,从不屈服的老战士,无助地说:“算了,这病不治算了,拖累大家了。”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位离休干部的医疗费已达二十几万,自己支付不起,原单位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急得大家团团转。回到办公室,万广平立刻召集干部商量对策。“申请特困救助吧。”“催催原单位。”“发动捐款也行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什么不统筹呢?”万广平突然冒出一句,在大家想着如何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时,他已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一类老干部的困难了。说干就干,他立刻组织调研,不久便形成了机关事业离休干部参照企业离休干部实行医疗保障社会统筹的方案,市委领导很快作了批复。由单位每年为每位离休干部缴交9000元统筹金到医保中心专户,年底收不抵支时,由财政解决。这个开先河的好办法使老干部、原单位都受益,广受好评。 以制度谋长远,是万广平的思维习惯,这点在他上任伊始就有了表现:他亲自撰写了草案上交市委、市政府,规范老干部去世后遗体告别仪式的有关事项,出台乐昌市第一份关于老干部去世后遗体告别仪式的规范性文件。从此,开启了他建章立制谋长远的老干部局局长历程。 及时落实各项待遇,让老干部共享发展成果 万广平是典型的粤北汉子,虽长相粗犷,却心细如发,他把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实问题时刻挂在心上。“绝不能拖欠老干部任何费用”,“提高待遇得抓紧,离休干部年纪一大把了”,这是万广平在大会小会上的口头禅,也是和相关职能部门“磨嘴皮”的口头禅。他想方设法提高老干部的各方面福利待遇标准,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老干部的春节慰问金最低标准得到多次提升,从2005年的100元到2009年的500元;老干部享受每年一次身体健康检查;企业离休干部增加了每人每年500元的一次性补贴;退休干部有了一笔专项的考察经费;逢八一建军节、中秋节、老人节他都会组织老干部进行座谈慰问……最让企业离休干部感动的是,每次行政事业单位增加津补贴,他都亲自找市领导请示,要求同步增加企业离休干部的津补贴,使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与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基本持平。目前,乐昌市直企业离休干部已不再按社保调整养老金,而是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养老金。 “实现老干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前瞻性。”万广平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建造一幢20年也不落后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虽然申请过程中有些不同的声音,但在他的坚持下,感动了不少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活动中心的建设列入2011年的六大民生工程。大楼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到时,大楼很吸引眼球哦。”老干部听着别人的调侃,像自己要搬新居一样地兴奋。 老干部们又议论了:“这个局长有本事。”“听说他和各方面关系处得不错,工作协调得很好。”“我看,万局长对我们老干部有一颗全心全意的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其实,不管嘴里说的是什么,老干部心里都是一个评价:好局长,谁不满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小家更爱大家 万广平是个大孝子,身边的人都知道。前两年他家中接连发生不幸,岳父岳母因病相继去世,自己的父母又患上重疾,打击接踵而至。万广平每天在家、医院、单位间奔波往返,但从未因此耽误工作。“孝敬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干部更不能耽误。”每当有同事劝他把工作放一放时,万广平总是这样催促自己,也感动着同事。 2006年7月,大雨!暴雨!大暴雨!老天像裂了道大口,乐昌市库满河急,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大街小巷全淹没在洪水中,县城就像一片汪洋大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身为乐昌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的万广平同志焦急万分。“赶快联系刘老,他那地势最低。”“一定要查清每一个离休干部的情况。”“大家按分工马上行动。”他带领全局干部紧张地忙碌着。直至确认老干部无一人有危险,才松了一口气。接着他与干部不分昼夜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将情况向市委报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拨出了5.4万元慰问经费(每户1000元),由老干部局上门慰问受灾老干部。当万广平同志带上大米、矿泉水、棉被、快食面和慰问金到老干部家中时,老干部情不自禁地握着他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万局长!” 当年,他被乐昌市评为“7·15”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万广平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老干部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业绩突出,市委、市政府也对他所做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多年来,他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但在这个粤北汉子的心中,再高的荣誉也比不过老干部绽放的笑脸,再响的赞誉也比不上老干部爽朗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