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称“太行屋脊”的陵川县,有一位被老干部竖指称为“党的好女儿”的领导干部,她就是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靳丽霞。2001年3月,她凭借在县委组织部出色的工作业绩,被县委任命为老干部局局长。五年来,她所走的路是一条洒满辛勤汗水的路,也是一条“敢为天下先”的创业之路。心血化得三春雨,汗水换来硕果丰。省级“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县级“先进个人”……一顶又一顶桂冠接踵而至。这些荣誉和她的人格力量、精神风貌、工作实绩融为一体,深深地印在陵川人的心里。 一、“千重要万重要,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最重要” 靳丽霞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千重要万重要,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最重要”。五年来,她言必信,行必果,像子女孝敬父母那样,满腔热忱地践行着老干部工作职责。上任伊始,在落实“两个待遇”上并非一路绿灯,一个严峻的问题向她提出了挑战:陵川县属省级贫困县,当时一年财政收入不过四、五千万,每年拨给老干部的药费仅十几万,长期以来,拖欠“两费”高达近250万。面对现实,她彻夜难眠,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落实“两费”问题,怎能对得起曾为共和国流血流汗的革命前辈,怎能对得起组织对自己的重托。 为了解决好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与全县老干部的见面会上,她痛下决心:就是跑断腿,磨破嘴,也要将老干部的“保命钱”兑现,让革命前辈无忧无虑安度晚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挚的情感,强烈的责任,驱使她跑上跑下,跑左跑右。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任一年多的时间,她就多渠道筹资达170万元,稳住了老干部的思想。为了让每一位老干部感到满意和幸福,2002年,她协调县二轻、商业企业合理确定了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完善了医药费保障机制;2003年,争取县财政把企业离休干部“两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04年,在“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教活动中,全面落实了离休干部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政策,实行了医药费报销公示制;2005年,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全县离休干部解决了生活补贴问题,为57名离休干部、120名企业退休干部解决了特需费。至此,老干部“两费”拖欠成为历史。 拳拳公仆心,悠悠儿女情。针对陵川县退休干部以每年100名左右速度递增的客观现实,靳丽霞更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氛围上下功夫。她亲自起草了《关于加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举行了离休干部“金婚夫妇”纪念仪式;开展了评选“十佳孝子”、“十佳老伴”和“健康老人”活动;制作了《老干部风采录》电视专题片;编印了老干部回忆录《岁月写真》。同时,严格执行了“五清楚”、“五必访”和“五爱心”制度。她随身始终带着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记事本,老干部的生活、身体状况以及家中的婚丧嫁娶无不牵挂着她的心。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座谈会上,老干部们纷纷说:“丽霞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二、“千困难万困难,利老之事想方设法也要办” 在抓阵地建设和硬件设施中,靳丽霞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千困难万困难,利老之事想方设法也要办”。陵川县原来的老干部活动室,是由县政府20世纪50年代的会议室改造而成,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单一,远远不能适应老干部的活动需要。但是,面对 “吃饭财政”县情,要建设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学习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谈何容易。为圆老干部们多年的梦,她几经请示,几经汇报,终将建设活动中心挤入县委县政府为全县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但是,令人难以料想的是,在修建主体时,正值非典盛行,各种建筑材料成倍涨价,再加上地基复杂,阴雨连绵,工程造价由招标时的160万元旋风式上升到近300万元,资金缺口几乎无法承受,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困难面前,她没有止步。通过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弘扬尊老敬老美德,走社会化办中心之路”活动,通过采取“上面要一点,财政挤一点,市场化运作筹一点,动员各部门捐一点”的办法,激活了工程“一盘棋”。施工中,她不知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口舌,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共要回资金70余万元。对于靳丽霞这位创业者来讲,每时每刻无不意味着拼搏与奋斗。为保证工程质量,她还整日整夜泡在工地一线。人们到工地上找她,见到的她总是满身泥土,仿佛一名“女施工员”。在她的总指挥下,一座占地6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5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拔地而起,成为陵川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后,靳丽霞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冲刺了。“如何把活动中心建成老干部温馨之家呢?”她把精力倾注到了对活动中心的管理和发挥作用上。随之,一件一件实事让老干部们喜上眉梢。2004年,县城离退休干部党总支、老体协、老干部综治办、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干部通讯组、老干部法律服务处等涉老组织,在活动中心安了家;棋艺室、麻将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排练厅、健身室的功能得到了完善。2005年成立了老年大学,开设了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政治、历史、养生保健、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课程。如今,活动中心已成为老干部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为的桥梁,陶冶情操的熔炉,健康长寿的乐园。老干部们同自己的儿女们说:“活动中心是个大磁场,一天不去闷得慌。”2006年初,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先进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被评为全省10所老年大学示范校之一。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人们哪里知道,靳丽霞作出了多少牺牲,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三、“千条线万条线,围绕大局发挥老干部作用是主线” 在靳丽霞的案头,放着一本厚厚的《陵川县老干部人才档案》,在档案的首页,她批注着这样一句话:“千条线万条线,围绕大局发挥老干部作用是主线。”五年来,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老干部队伍的增减,她对这本老干部人才档案不知补充修订和翻阅了多少遍。在这个不引人注目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地把握着老干部“老有所为”的方向。 面对建设小康陵川、和谐陵川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靳丽霞十分注重发挥全县涉老组织的作用。在她的引导下,设在活动中心的县城老干部综治办,积极配合政法、公安、交警、物价、工商、城建、卫生等部门,为县城的综合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五年来,为群众办好事2000余件,曾多次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老干部法律服务处、老干部通讯组、老体协、老年书画研究会等老年组织,从她的身上深深感到了“娘家人”的真情,奉献余热的劲头更足了,正在为陵川三个文明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工作中,靳丽霞还注重培树典型、宣传典型和发挥典型作用。如退休干部秦同和具有种植技术,她就主动上门引导和帮助秦老在村上创办了“夕阳红家庭苗圃”,并承包千亩荒山进行绿化改造。这不仅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中起到了示范推动效应,更重要的是使老干部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形成了“不须扬鞭自奋蹄”的先进思想。 五年来,在靳丽霞的生活中,天平总是向着事业倾斜,向着岗位倾斜。在组织与个人之间、工作与家庭之间,她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在2005年的干部年度考核中,靳丽霞被老干部以全票推荐为优秀领导干部。当谈到今后的工作时,她说:“让每一位老干部感到幸福和满意始终是我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