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春泉!”这是在宁乡县老干部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离休干部张达尊说:“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总是直接找颜局长,大到待遇落实问题,小到家里墙角渗水,他总是有求必应,亲力亲为,困难问题迎刃而解!” 这位被老干部誉为“最可靠的贴心人”就是宁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颜春泉。他11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服务全心全意,赢得了上级领导和老干部们的广泛赞誉。他带领的团队多次评选为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个人也多次获得省、市、县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 忠实的“代言人”
“作为一名基层的老干部局局长,既要当好各项政策的执行者,更要当好老干部的代言人。” 在工作中,颜春泉总能及时向宁乡县委、县政府反馈老干部的所思、所需与所求,当好了老干部代言人。 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由于涉及面广、遗留时间长等原因,企业离休干部待遇落实是宁乡县老干部工作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此,老干部们经常找到县委老干部局,要求落实待遇。面对着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颜春泉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多方重视与支持,让企业离休干部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说干就干,他深入80多名企业离休干部家中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组织召开协调会20多次,3次向县委专题汇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的努力,终于使全县企业离休干部享受到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同等待遇。同时,他还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落实改制企业离休干部的各项政策性补贴和无固定收入离休干部配偶、遗孀的生活费和医药费补助,令不少老干部感动得热泪盈眶。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2006年,全县教育系统因离休人员多,医疗费用缺口大,致使一些老干部的医疗费用未及时报销。得知情况后,颜春泉一面与县教育局负责人协调,并向县领导反映,一面组织工作人员对56名离休教师进行上门调查,撰写专题调查报告送到所有县委常委手中,请求县委主要领导组织召开相关协调会议。最后,采取多条途径,使全县离休教师所有医疗费用得到一次性解决。 政治待遇,是广大老干部的一项基本待遇,决定着老干部的生活质量。多年来,为了保证全县老干部“基本政治待遇不变”,颜春泉努力争取县领导的重视,每年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每年由县委组织召开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县老干部工作大会及两次以上的老干部座谈会。这些会议,县主要领导都会参加,并由县长通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老干部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活动,在全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各级各单位召开重要会议时都会邀请老干部出席,举行重大活动时都会邀请老干部参加,作出重大决策时都会请老干部参谋,真正做到了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支持、生活上多照顾,在全县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 快乐的“服务员”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我们应义不容辞地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能够切实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我很快乐。” 离休干部、抗日老战士胡世明远居外地,女儿多病,下岗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其家庭状况十分困难。2007年,他家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倒塌,令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这一情况后,颜春泉带头捐款,多方奔走,为胡老筹集资金2万多元,帮助他家建起了5间新房。 2008年农历年底,宁乡遭遇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期间,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因放心不下各位老干部,颜春泉召开专门紧急会议,将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分成几个组,逐户上门看望全县老干部,并送上棉被等物资和慰问金。大年三十那天,当得知离休干部王云樵病重的消息后,他驱车400多公里赶赴双峰县进行探望。由于冰冻路滑,所乘坐的车子数次差点侧翻,但他并没有退却。当晚8点,他终于赶到了王老家中。得知王老没有生命危险后,他才放下心来,掏出800元表示慰问,并一再嘱咐家人要细心照顾,令王老家人深受感动。返回时,王老的家人含泪送出一里多路。当他回到宁乡时,已是大年初一凌晨2点多。家人等了一个晚上,也没和他吃上年夜饭。 离休干部彭世明一直租房居住,身体状况非常差,生活条件十分困难。获知情况后,颜春泉立即赶到他家中看望慰问,并联系所在单位为他解决了住房租金。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要多次到彭老家中嘘寒问暖,送去关怀。 就这样,只要听说哪位老干部遇到了什么困难,颜春泉总会及时上门,给他们以贴心服务。2001年,由于企业改制、职工宿舍被拆迁,离休干部彭明辉、宋启禄思想上有波动。闻讯后,他立即上门,一方面倾心听取两位老干部的意见,一方面耐心与他们谈政策、谈发展,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为他们各争取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几天后,怀着感激的心情,两位老干部愉快地搬进了新居。在颜春泉的工作经历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干部向他写来的一大抽屉感谢信,便是其有力见证。 永远的探索者
“新时期的老干部工作,就是要与时俱进,就是要开拓创新。” 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既落实好上级精神,又很好地结合宁乡实际,既做到让组织放心,又让老干部满意,是颜春泉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针对全县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的特点,颜春泉多次与宁乡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协调,于2009年创造性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看病就医工作的实施办法》,为全县老干部发放了就诊联系卡,建立了就诊绿色通道,使全县老干部拥有看病就医的优先权。同时,他还每年定期组织老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请教授为老干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老干部形成科学的养生习惯,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热烈欢迎。 为及时掌握老干部思想动态与生活状况,在颜春泉的努力下,宁乡县率先建立了在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定期联系老干部工作机制。在这一机制的实施过程中,由宁乡县委下发专门文件,明确每名县级领导在所联系乡镇和部门,对老干部进行定期走访慰问。同时,县委老干部局建立了机关干部分片包干联系老干部工作制度,由机关干职工每年对所联系的老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走访,及时为老干部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全县建立健全了老干部“祝、慰、悼”制度。多年来,他坚持做到了老干部生日亲自祝寿、老干部住院亲自探望、老干部去世亲自悼念。 老有所学,是老干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颜春泉多方争取,全面推进宁乡县老干部大学提质改造。他动员干职工增收节支,自己到外面去拉赞助,为县老干部大学教室添置了4台空调及相关教学设备设施,修建了一条较高规格的健身走道,成功打造湖南省首批示范性老干部大学,前来学习的老干部也越来越多。目前,宁乡县老干部大学开设专业近20个,每年办班近80个,在校学员近2000人。 老干部扶贫帮困工作亮点纷呈,是宁乡老干部工作的一大特色。为了做好这一工作,2010年,颜春泉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就贫困老干部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与分析,并向县委提交专题调研报告,促成了《宁乡县离休干部(含配偶、遗孀)扶贫帮困实施办法》的出台,当年便筹措了20万元的帮困资金,使20多位老干部及遗孀获得了有效帮扶。 为使老干部就近过上组织生活,颜春泉率先在全县所有乡镇、村和部门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了宽阔平台。同时,他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由于成效显著,黄材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功创建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刘东华被评为全省“三好老干部”,并成功承办2010年长沙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宁乡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特色作法多次在省市作典型推介。 廉政的“带头人”
“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不但自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形象,还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好自己的队伍。” 颜春泉担任正科级职务20多年,在勤政廉政上也是当地干部的一个典型。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他都能坚守廉洁自律的情操,爱岗敬业,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其实,对于颜春泉来说,家中的困难并不少,其爱人下岗多年,一直没有重新就业,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但是,不管自己的困难多大,他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 熟悉颜春泉的人都说,与他共事,总能受到很好的影响。工作中,他克勤克俭,看望老干部时经常自掏资金慰问,在外地出差时经常吃十分便宜的盒饭。在工作与生活中,他时常告诫身边的人,要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己之心,常去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永葆人民公仆本色;他时刻提醒老干部工作者要能吃亏,能吃苦,要把老干部当作父母一样来服务,要在思想上尊重老干部,行动上深入老干部,工作上服务老干部,真心实意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种种言行,令许多人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