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宁市委老干部局,有一个美丽而忙碌的身影,有人称她是“微笑天使”,有人称她为“贴心人”,有人称她“闺女”,有人称她“孩子”,……她,就是现任咸宁市委老干部局管理科科长李敏。 因为父亲的传承,让她从小就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向往;耳濡目染的环境,使她执着地走上这个岗位 今年43岁的李敏与老干部工作有着不解的情结。她的父亲早年在组织部门工作,后来成为原地委老干部局第一任负责人。小时候的李敏,每天看着父亲都在为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奔波忙碌,也看到那些老干部因为问题得到解决而露出满意的笑容,就是这些满意的笑容,在她的心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1989年,师专毕业时,她完全可以凭父亲的关系,找一份较好的工作,但她经过反复思考后,对父亲说:“您从事老干部工作多年,我是在很多老领导的呵护下长大的,我们全家与老干部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让我接着你的事业继续干下去吧!”就这样,她欣然选择了老干部工作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 参加工作后的李敏深知,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都离不开老同志这个群体,离不开老干部工作。老同志曾为革命和建设贡献了毕生年华,是值得社会敬重的光荣群体。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将给社会带来无穷的价值。 她也意识到,仅有一颗为老干部工作的心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老干部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此,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党和国家对老干部工作的相关文件,努力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做熟悉老干部政策的行家里手。 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就不要干这一行;耐不得烦,受不得屈,就不要吃这碗饭…… 多年从事老干部工作,使李敏练就了特殊的耐心。碰到老同志的问题多、理解能力慢时,她都能静下心来、耐住性子、和风细雨地做工作。为了掌握老干部基本情况,她经常深入到老干部家中,对大多数老干部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居住环境以及家庭情况等了如指掌,同事们都笑称她是老干部的“活档案”。 她常说:“在老干部的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我个人,而是透过我的工作,体会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展示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不论是对地市级老干部,还是困难企事业单位的离休干部,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炎夏酷暑,我都要一视同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赤壁市陆水管理局是一个市直下放到赤壁的事业单位,2001年以来,该单位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以致拖欠两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交通费、护理费、电话费,社保、医保都没有办理。2005年5月开始,该单位离休干部周铸凡多次向上级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要求解决问题。接访后,李敏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情况,同时要求赤壁市委老干部局深入调查了解拖欠原因和金额。她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根据局长办公会提出的意见,多次到赤壁市和市直部门进行跟踪督办。年底由咸宁、赤壁两级财政解决了两名离休干部的历史拖欠,并为他们办理了社保、医保。2006年1月,李敏再次来到老同志家中“回头看”,离休干部周铸凡感动得泣不成声:“感谢组织的关心!”他拉着李敏的手说:“我闺女办不到的事,你办到了!……” 她把微笑和欢乐带给别人,把困难和委屈留给自己。有一天,李敏正在办公室查阅资料,突然听到一个很大的声音:“你凭什么把我家工资发错了?我要找你领导反映!”她定睛一看,原来是市食品公司一位离休干部的婆婆闯了进来,指着她鼻子大声责问。猛一碰到这种情况,李敏当时还真有点接受不了,但她立即冷静下来,笑着脸说:“婆婆,别急!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只要是我的错,一定给您纠正过来。”耐心听完婆婆反映的情况后,她找出原始测算资料,对照文件一项一项地解释给她听,直到婆婆认可为止。看着婆婆满意离去,她却转身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老年人寂寞、孤独,更渴求温暖,更需要真情;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必须比其他人更细致、更真诚。” 细心的李敏备有一个记事本:有哪些老同志70、80大寿、有哪些身体不好的老干部新年要打电话拜年、什么时间去他们家走访、哪些老干部生病住院要上门看望…… 平时,她会及时摸清每个老干部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有事没事都要到老干部家中坐坐看看,打电话问问平安,市直绝大多数离休干部家,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都充满了她的欢声笑语。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她甚至会自己掏钱买点慰问品去探望。老干部到办公室来,她总是热情接待,相携相扶,走时送下楼梯、送出大门、帮助穿越马路。 她以女性的细腻和温情,倾注了对老干部工作的满腔真情和心血。有一次,市委老干部局组织30多名老干部到长江三峡参观,到了四川奉节,原定的行程是第二天上午参观白帝城,中餐只能在船上用餐。考虑到如果参观白帝城后再去购买食物就会影响行程,李敏就主动放弃了上白帝城参观的机会,跟带队领导一起去买干粮和饮水。有几个老领导平时爱喝点酒,她就特意为他们购买了半斤装的白酒和花生、蚕豆等小菜,还给他们准备了小杯子限量饮酒。酒到兴头,老领导想多喝一点,李敏为了安全起见不同意:“年纪大喝多了怕出意外。”说得老同志心服口服,连连说:“小李比咱家闺女还细心。” 原行署副专员王玉林因身体原因在医院住院长达五年,李敏坚持每月至少看望两次。2004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李敏在家想到83岁的老人因病情不得不待在医院,十分孤单冷清时,她买了礼物来到医院看望老人,还特地带了6个苹果。“您老知道我为什么买这6个苹果吗?”李敏拉着老人的手问。老人摇了摇头。“这是祝福您老平平安安、六六大顺啊!……”老人当即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在场的医院工作人员眼圈都湿润了…… “没有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心肠,你就做不好老干部工作;不把老干部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你就做不好老干部的事!……” 李敏常说:“做老干部工作只有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对他们,像做自家的事一样做老干部的事。” 2010年6月,市委组织地市级老干部及家属共82人分两批参观世博会,当时天气炎热,高龄老人又多,考虑到工作的艰巨性,局领导决定让李敏担任参观工作总调度,两批的参观工作她都要参加。对此决定,李敏心里七上八下,一是担心工作任务太艰巨,怕自己完成不好,辜负组织的信任;二是婆婆生病在家需要照顾,怕爱人不理解。后来,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欣然投入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交通、住宿、餐饮、参观方案,购买折叠椅、矿泉水、卫生纸等;组织老干部体检,了解参加活动的每位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对高龄的温英等同志建议坐轮椅参观。90高龄的温老执意不肯坐轮椅,说自己好脚好手,坐轮椅麻烦工作人员,李敏再三同温老的儿子、女儿商量,并主动提出要为温老借轮椅,温老在多次劝说下,终于接受了她们的建议。参观世博会期间,作为参观总调度,在带队副局长的带领下,李敏和其他同志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要查房,出门前、回宾馆后都要为老干部检查身体,每天每餐的菜品李敏都亲自安排,力求让老干部满意。 “我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我将把自己毕生的心血献给老干部事业……”这是李敏的真情流露和执着追求。 真情付与谁,华彩托夕阳。20年来,李敏用火一般的工作热情,金子一样闪光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老干部事业燃烧着无悔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