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区、鄂西边陲的竹溪县,有一位被老干部视为“亲人”、“娘家人”的老干部局长,他就是湖北省竹溪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曾宪文。 情系夕阳冷暖——营造“老有所养”良好环境
1994年,曾宪文从县公路局走上老干部工作岗位时才31岁。如今,他已在老干部工作的岗位上待了17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广大老干部。 竹溪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特困县,全面落实好老干部的各项待遇,特别是企业老干部的待遇和医疗费用,成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焦点和难点。为健全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曾宪文多次到其他县(市)调研,将44名企业离休干部的医药统筹费全额纳入县财政负担,企业离休干部护理费、丧葬费、抚恤金、慰问费等全部比照行政机关执行,医保实行了市县联网,较好地落实了老干部生活待遇。离休干部李先贵评价曾宪文“把对老干部的管理服务、与各单位的协调督办、为县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谋的职能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连老干部儿女们都做不到的事,他做到了!” 曾宪文为改善老干部活动环境,募集资金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了维修,添置了活动设施,赢得了老干部的一致赞誉。老干部牛章富高兴地说:“感谢曾局长,让我们老同志有了第二个‘家’!” 近年来,竹溪老干部对落实文明共建、成果共享问题反映强烈。曾宪文耐心做好政策解释的同时,多次到周边县市调研,提出了适合本地的落实方案,并提请到县委政府联席会、县长办公会上专题研究,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老干部说:从曾局长身上,我们感到党和政府离我们更近了,老干部局和我们更亲了,我们的晚年更有着落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竹溪的老干部队伍稳定,无一人参加邪教组织,无一例越级和集体上访。 敬老之心常热——实现“老有所依”郑重承诺
20年来,无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曾宪文的电话就是老同志的求助热线、亲情热线。尽管“小曾”已变成“老曾”,但他尊老、敬老之心从没改变。老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每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曾局长和老干部局的同志总是及时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晚年得到这么多的关怀,享受这么好的服务,很满足、很幸福。” 多年来,他大量的工作时间用在深入基层、走访老干部。哪里有老干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些老同志子女干什么、身体状况怎么样、家庭哪些负担重他都了如指掌,局机关干部们感慨地说:曾局长就是全县老干部工作的“活地图”、“活档案”。 对老干部反映的问题和信访件,曾宪文总是在第一时间认真解决。2007年,离休干部惠阳春回到老家河南定居,易地安置后的医药费成了老大难问题,曾宪文知道后,及时到财政和医保部门协调,让他能在外省方便看病就医,同时还协商有关部门落实了他下岗儿子城镇低保、廉租房问题。2009年底,离休干部冯海南由于对调资政策不了解,思想有疙瘩,并向县委书记、县长信访。为让他熟悉政策、解开心结,曾宪文安排工作人员配合县人社局查清了他近40年的调资档案,并亲自上门把政策讲给他听,消除了他认识上的误区,使冯海南在思想上有了极大的转变,78岁的他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事后,冯海南真诚地说:有这样一心一意为老同志分忧的党员和组织,我愿意靠拢! 老干部工作琐碎,在别人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老干部部门来说却是一刻不能耽误的大事。2005年,有7名离休干部要求落实行政级别,他亲自牵头查阅档案,先后4次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召开3次组织、老干、人事等部门协调会,并请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参加老干部座谈会,当面进行政策解释,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去年春节前夕,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县财政调剂资金,对42名因重病、大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老干部给予了救助。2010年除夕前夜,曾宪文接到电话,居住十堰城区的原县人大副主任李尚进因病逝世。当时天气恶劣,大雪纷飞,路面已结上厚厚的冰。但他二话不说,连夜赶赴十堰, 乐为晚霞添彩——搭建“老有所为”宽广舞台
“曾宪文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为’争取有‘位’。把老干部局这个‘弱势部门’变成了‘热门行业’,让老干部这个‘特殊群体’变成了‘香饽饽’!”原县政协主席、退休干部吴克敏这样评价。 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曾宪文的呼吁和争取下,县委、县政府领导更加老干部这笔“财富”,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凡是有重大决策、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县委、县政府都要邀请老干部代表参加。每年都要组织老干部参观工农业生产、重点经济建设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发挥余热的积极性。 前些年,原县人大主任袁玉洲退休后,义务驻汇湾乡双丰村扶贫,使该村由一个贫困村跃入了小康村的行列,被国家6部委联合授予“老有所为奉献奖”。怎样让全县更多的老干部像袁玉洲那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了曾宪文思索的问题。为此,他建议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向袁玉洲学习的决定》,把袁玉洲作为老有所为的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激发了全县老同志围绕经济建设,发挥威望优势和专业特长的热情。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他充分利用离休特级教师陈骥阅历丰富、知识面宽的优势,先后邀请他到全县17所中小学校做辅导报告、演讲讲座,迄今已有1.5万多名学生接受过他循循善诱的思想熏陶。陈骥多次被省、市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和老干部先进个人。县人大原副主任曾文斗退下来后,为了将他丰富的茶叶生产和管理经验用于发展全县茶叶产业,曾宪文多次上门与他促膝谈心,鼓励他撰写出了长篇调研报告《竹溪茶叶》,在县委《领导参考》和县内媒体上刊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给老干部提供展示文化艺术的平台,曾宪文多方奔走呼吁,2007年来,先后成立了老年健身协会、摄影协会、盆景奇石协会和老年诗书画研究会。特别老年诗书画研究会成立后,广大老年艺术爱好者踊跃参与,先后编印出版了《武当诗联》、《晚云集》等多部老年诗词、书画集,丰富了老干部生活,陶冶了老干部情操。 爱系夕阳情未了,天道酬勤花满枝。2005年以来,曾宪文先后被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老干部先进工作者,被竹溪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宪文尽管从事的工作平凡、琐碎、清苦,但他始终坚持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年近50的他却依然对17年前的选择无怨无悔,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老干部事业这块沃土上不停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