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的一天,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几位年轻的职工举着锦旗来到离退休职工管理处(以下简称“离退休处”),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含着热泪不住地道谢。原来,他们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外出时不甚走失。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离退休处一边印制了大量的寻人启事,一边派出全处的人员分成4组到处寻找,经过两天时间,终于在附近农村找到了老人。 像这样亲自上门致谢的场景,在试飞院离退休处出现过很多次,这是院党委、院领导和离退休处全体工作人员努力为离退休人员营造一个“家”的结果。几年来,离退休处也因为工作出色,多次受到省、市、区的表彰。2010年获中航工业首批合格老干部之家的荣誉称号。 做好党组织的助手,当好离退休人员的朋友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坐落于古城西安,是我国唯一的经国家授权的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是国家级的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机构,也是国家“飞机适航认可实验室”。试飞院有离退休人员2356人,其中离休干部71人,平均年龄81岁;退休人员2285人。 2007年以前,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离退休人员曾一度对老干部工作反映强烈。离退休处发现问题后,及时向院党委进行汇报。院党委、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认真听取老同志反映的问题,院党政领导一致认为,试飞院不仅要完成国家试飞的使命,更应该按照党的老干部政策,让老同志过上幸福有尊严的晚年,创造稳定和谐的后方。为此,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挂帅的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由院政治部、党委干部部、离退休处等机关组成工作小组,建立老干部工作协商机制,全面解决离退休人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2008年老干部迎春座谈会上,院党委书记明确提出,要对离退休人员反映的问题拉条挂账,相关职能部门要进行认真研究。对多年沉积的历史遗留问题逐年解决,新的问题不再积累。有了院党委的支持,离退休处积极协调,最终院里一次性投入2837万元,解决了离休干部的生活津贴、高龄重大疾病上门巡诊、异地居住离退休人员物业补贴、离休干部健康疗养等21个问题。看到院党委、院领导十分重视离退休工作,切实解决老干部遇到的难题,离退休人员交口称赞。 近年来,地方政府出台了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津补贴政策,老同志思想波动很大。离退休处向老同志做好解释工作,同时积极向院党委反映情况。2009年和2011年,院里分别为离退休人员自筹了300多万元的住房补贴和4000多万元的生活补贴,离退休处积极整理核实离退休人员信息,连续加班几个月,确保发放的补贴没有差错,得到老同志的一致好评。 在院党委、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院经营单位发展不忘回报,连续三年捐款近150万元,为离退休人员建立了10万元特困帮扶基金,购置了车辆,购买了电视机、电子琴等老年大学教学设备。 把离退休人员当成自己的老人 在离退休处的每个办公室都有月份情况报表,每张报表都有详细的工作情况统计。从走访慰问到医院看望病号,从活动室开放到参与活动的人数统计,都有详细的数据记载。这是离退休处把精细化管理纳入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当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试飞院是我们的大家,我们就要为离退休人员营造一个小家,要把离退休人员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这是离退休处现任领导班子2007年上任时的承诺。 面对以前松散的管理模式,处里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对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流程、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重新修订了《离休干部管理办法》、《退休职工管理办法》、《离退休职工殡葬管理实施细则》等21项制度,编印了《离退休职工管理手册》。在此基础上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都进行细化和量化,对每一项工作做到目标有规划、制度有标准、工作有留证、推进有部署、考核有依据、效果有检验的一整套闭环式管理。特别提出了“以人为本、搞好服务、尽心尽责、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工作标准,对文明用语和坚决杜绝的服务忌语都作出明确的规定,服务质量得到了保证。 思想转变了,素养提升了,在不知不觉间渗透进工作的细枝末节。在发放住房补贴中,工作人员反复为一位老同志讲解发放政策,老同志不但不理解,反而还准备去院里反映,工作人员依旧笑着把老同志送出门。事后,老同志理解了文件精神,郑重向工作人员表示歉意;一位家住五楼的退休职工在家中突然去世,孩子都在外地,是工作人员把遗体从五楼背到楼下,他的老伴在一旁感动得老泪纵横;一位老同志的爱人到离退休处无意间说起老伴最近吃饭不太好,工作人员马上给他的子女打电话,提醒他们带父亲去医院作检查。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正是在这点点滴滴中,工作人员和老同志的心拉近了,用真情为离退休人员营造了一个“家”的氛围。 踏踏实实办实事,用真爱构建离退休人员的“家” 建党90周年前夕,在走访慰问离休干部遗属活动中,几位遗属拉着工作人员的手,热泪盈眶,不住地说:“这么多年了,组织上还一直惦记着我们啊!”每当离休干部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离退休处都会有工作人员主动到医院和老干部家中进行护理,体贴入微,并及时申请调整他们的护理费。离退休处为每位离休干部制作了随身携带的“急救卡”,卡片上有家庭住址、急救电话等,保证离休干部在紧急情况下能得到及时救助。为保证离休干部的身体健康,离退休处还专门为他们配备了磁疗仪。 在离退休处的组织下,每年对离休干部、每两年对退休人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都利用休息日进行,特别是退休人员的体检,每年都得历时3个月以上。每次体检,工作人员都是跑前跑后,细心陪护,为老人服务;每年离退休处都会协同职工医院,对离休干部和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进行“一对一”上门巡诊;每年工作人员都要上千次地到医院看望慰问危重离退休人员,并帮助他们协调就医问题。离退休处人员周到细心的服务,不仅得到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信任和称赞,同时也为在院内工作的子女解决了后顾之忧。 离退休人员都对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和院里发展非常关心。为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多年来,离退休处坚持做到对老同志进行情况通报;坚持请老同志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坚持老同志网上定期阅文;坚持重要文件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登门传达;坚持每年为老干部征订各类报刊杂志;坚持定期开展知识答卷、座谈讨论;坚持通过组织老干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保证老同志及时了解国家和院里发展的动态。坚持每季度召开社区离退休支部书记例会。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每年评选“五好”支部、“三好”老干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老年大学一直是丰富老年人生活的重要载体。离退休处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成为院内外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几年来,老年大学从琴、棋、书、画拓展到烹饪、摄影、舞蹈、大合唱、太极拳等十几个班,参加学员达到1000多人。其中舞蹈、大合唱屡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成了小有名气的演出团队。柔力球、太极拳队伍逐渐壮大,学员遍布阎良。每两年举行的趣味运动会更是获得老同志的好评,参加人数达到1100多人,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此外,离退休处还积极协调,在体训中心设立了棋牌室、羽毛球室和乒乓球室,供老同志活动。同时还在社区设立了老年活动室,购置了书报、杂志等学习资料。老同志不仅可以读书、看报、打牌、下棋,还可以去活动室唱歌。 “两项待遇”的落实,使离退休人员心情愉悦;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使离退休人员实现了老有所医,十年如一日丰富多彩的老年大学教学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满足了离退休人员精神文化需求。由原院领导、专家组成的5名咨询委与现任院领导共谋试飞院发展,在建党90周年举办的“我为试飞院发展献良策”活动中,离退休人员的22条建议受到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院形成的离退休工作齐抓共管、协商机制,搭建起与离退休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有诉求、有反映,有落实、有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