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无比忠诚老干部事业;他,凭着一腔儿女情怀,倾心关爱离退休干部;他,凭着一些灵活方法,扎实推进老干部工作。 一分真情一分回报。他始终凭着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作风,扎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老干部的认可,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他本人连续多年年度考核优秀,两次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他带领的信阳市委老干部局两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他,就是信阳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姜斌。 姜斌18年如一日情系老干部,甘当“孺子牛”,用实际行动见证着信阳老干部工作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干休所任所长,还是在老干部局副局长、局长工作岗位上,他都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一串串佳绩,赢得了老干部们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尊敬。 常怀敬老之情,热爱老干部工作
上任伊始的姜斌在研究老干部工作时,反复强调:“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重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我们要常怀敬老之情,真心实意为老干部服务,让他们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带领老干部局一班人,始终坚持在创新中推进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推动全市老干部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老有所养积极协调。姜斌把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信阳市第一干休所、第二干休所锅炉都是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严重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难题,姜斌多次向市领导汇报请示、跑财政部门,2010年,终于争取到资金,为干休所老干部安装了冷暖空调,按月补助了电费,彻底解决了老干部安全取暖问题。 为老有所医倾力奔走。信阳是贫困地区,受财力限制,离休干部“三个机制”以前运行一直不畅,离休费解决了,可拖欠医药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有些单位老干部去世几年了却无法结清医药费,老干部意见很大。姜斌急在心头,抓在手上。他深入基层澄清底子,去周边兄弟地市考察取经,召开班子会研究讨论,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市领导,同时奔走于市政府、财政部门和老干部主管单位之间,争取重视和支持。经过多方努力,2008年,信阳市所有县区实现了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金由财政负担。近五年来,在姜斌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下,各级财政为企业离休干部解决医药费4000多万元。“三个机制”的顺畅运行,有效保障了离休干部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 为老有所为热情鼓劲。近年来,姜斌充分发挥各涉老组织的作用,引导老同志在全市中心、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信阳“六城联创”工作有老干部活动的身影,涌现出“感动城市”的老人李定洲、“为城市披绿”的老人张桂东等先进典型;他倡导下发了《关于动员组织离退休干部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意见》,组织各级老促会的老同志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为155个贫困乡村争取项目155个、扶持资金2583.6万元、贷款3145万元;在老干部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中,他兼任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全市建立各级关工委组织3000多个,吸引带动近3万“五老”人员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集体,全国、全省关工委会议特邀市领导介绍经验。 为老有所乐热烈喝彩。几年来,姜斌先后争取市资金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维修、增添、更新活动设施。积极指导协调罗山、商城、新县、潢川、固始、平桥等县区扩建或重建老干部活动中心,搭好老有所乐的平台。围绕老干部的精神文化和身心健康需求,组织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老同志动起来、唱起来、舞起来,充分展现健康快乐和谐的风采。 为文明创建亲自挂帅。姜斌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系统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率领局领导班子在全市老干部部门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制定创建规划,召开动员会,安排制作宣传专栏、展板,营造氛围。倾力抓好硬件建设。带领工作人员义务劳动,平整土地,栽树木、种花草,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环境。大力加强机关党建,被市委组织部授予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直工委授予市直党员电教、党费管理、党建信息先进党组织,机关党支部被市委授予“五型”机关党支部。2006年,局机关再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全市8个县区委老干部局和市第一干休所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基本达到文明系统的标准。 常践爱老之行,关心老干部生活
大事小事常挂念,一枝一叶总关情。姜斌对老干部的关心细致入微。 在老干部工作岗位18年,姜斌始终牢记为老干部服务的光荣使命,把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老干部工作。2004年夏,商城县城遭受水灾,他在第一时间赶到县城慰问受水灾的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人员。2005年7月,信阳市城区突降特大暴雨,市干休一所院内积水 常存尊老之心,发挥老干部余热
老干部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何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速度型、效益型、和谐型的“资产优势”,是姜斌重点思考的课题。他坚持把老有所教、老有所学作为重要抓手,以“两项建设”为重点,以坚持制度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以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引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老干部党员特点,组织各种学习、参观活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提升老干部党组织建设水平,使老干部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保持先进性的老党员。如平桥电厂离休干部任学贤十分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热心慈善事业,先后为北京奥运会、希望工程、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捐款10160元。从2007年起连续4年向中央组织部缴纳特殊党费2180元、1200元、2160元和1200元。2009年,信阳市1名离休干部受到中组部表彰,4个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11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全省表彰。 姜斌牢记党的宗旨,满怀对老干部深厚的感情,积极主动服务,长期为老干部工作不停奔走,但他却视名利淡如水。老干部部门被称为是“行政职权少,干部流动难、协调办事难”的“一少两难”部门,工作头绪多,整天忙碌,却又不易出成绩,因此,不是大家热衷的部门。1993年,组织调他到老干部局工作时,一些朋友同事劝他:你才三十出头,怎么去干那一行。有的说:老干部局又没权又没钱,工作尽是求人的事。姜斌却认为,老干部工作虽然清贫,但它在党的干部工作中却很重要。做这项工作,要耐得住寂寞,不争名、不争利。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8年来,每逢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他总是先从老干部工作角度考虑,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机会让给别人。2006年和2010年,按照市里干部工作有关规定,他有两次调动交流的机会,市领导找他谈话,听取他本人意见,老同志找市领导挽留他,他都选择留了下来。他对同志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被大家称为平易近人的好局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姜斌以对党的老干部事业的无限忠诚和赤忱热爱,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和真诚服务,极大激发了老干部队伍的活力,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智囊团”作用,在工作督导监督中发挥“放大镜”作用,在信访维稳中发挥“平衡木”作用,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发挥“扬声器”作用,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全市的老干部工作呈现出和谐、活力,使夕阳的事业闪烁无穷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