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忱,无私奉献,他们为老同志送去了阳光般的温暖;尽心竭力,埋头苦干,他们为老同志创建了快乐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济南铁路局青岛站离退休管理中心服务老同志的真实写照。他们将平凡的岗位视为崇高的事业,赢得了老同志们的广泛赞誉。 青岛站是全国铁路客货运综合性特等站,共有离退休干部和退休职工956人,遗属146人,分布于青岛市区及日照、济宁等地区。近年来,离退休管理中心主动适应铁路改革和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发展变化,以创新服务为核心,强化管理机制,在“阳光服务”中凝聚老同志队伍,打造和谐家园,开创了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提升理念,创新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铁路局直管站段、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改革深入推进,车站离退休人员数量激增,老同志来自于多个单位,居住分散,历史遗留问题多,服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面对这些难题,离退休管理中心认真学习铁道部、铁路局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自觉形成了“三不变、一提升”的思想共识:不论车站管界规模如何变化,服务老同志的理念不能变;不论车站资金多么紧张,保证老同志待遇落实不能变;不论车站机构编制怎么调整,加强和改进离退休管理工作不能变。改革越是深入,越要持续提升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让老同志共享发展成果。 离退休管理中心深入开展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探索实践,按照“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作用发挥”的原则,创新建立了“站管站、站管片、片管组”的纵横结合、高效联动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新机制。离退休管理中心既要做好本站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又要指导所辖各个中间站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各个中间站的老同志居住比较集中,充分发挥中间站离退休老同志党组织和骨干的优势,有利于做好对老同志的服务管理工作。对于其他散居的老同志,则根据老同志的居住地,划分为6个片区,请政治素质强、人员情况熟、群众威信高的老同志兼任片区负责人,协助做好老同志的服务管理工作。片区内老同志较多的,再划分为若干小组,选出组长,经常联系老同志,开展自管服务。为了方便老同志就近活动,他们还将老同志活动室、阅览点设到片区内。 离退休管理中心每季度都要通过召开会议、电话沟通、深入走访等形式,加强与中间站、各片区的联系,总结工作、沟通情况、安排活动,并在经费、车辆、场地、通讯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他们还将离退休党支部也分别设在中间站和6个片区,在健全支部班子、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通过建立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车站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落实老同志政治和生活待遇、促进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方面,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贴心关爱,阳光服务,送去组织温暖 离退休管理中心始终把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总结提出了“工作有标准,服务无止境”的“阳光服务”新理念,在实践中坚持做到“三个第一”:老同志的需求是第一导向,老同志的意见是第一动力,老同志的满意是第一标准,满怀感情地为每一位老同志送去阳光般的温暖。 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他们都会按照“在岗退休一个样”的标准,为每一位老同志分送慰问品;每当8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同志过生日,他们都会在当天到老同志家中送去生日礼品和祝福。对患有大病、重病和有特殊生活困难的老同志,离退休管理中心和各中间站、各片区分工包保,经常上门服务慰问,把组织的关爱送到老同志家中。他们还坚持做到了“四必访”:老同志重病住院必走访探望,老同志去世必对其家属走访慰问,老同志家庭遇有特殊困难必走访帮助,老同志提出问题解决后必回访再次征求意见。 2010年6月,王学孟老人的老伴去世,老人一下子病倒了。离退休管理中心主任牛秋芬马上赶去走访探望。当得知王老的儿子单位离得远、老人身边无人照顾的情况后,牛主任及时向车站领导汇报请示,进行协调。不久,经车站领导研究后决定特事特办,将其儿子调到了离家较近的港湾站,解决了王老的照料问题。 今年初,家住沂南的退休职工李本道因腿部伤残,经常要到青岛治疗。了解到李老需要拖着伤腿来回奔波求医,行动极为不便,他们积极联系青岛、沂南相关部门,不到3天就为其办妥了异地就医手续,解决了异地看病难的问题。李老深受感动,腿伤好转后专程赶来致谢。 近三年来,他们共走访慰问老同志397人次,发放各类困难补助金、慰问金120余万元,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78个。 答疑解惑,真诚相助,构建和谐家园 为了确保老同志队伍的稳定和谐,离退休管理中心建立了“阳光信息库”。他们通过电话了解、面对面接访、上门走访等形式,及时收集掌握老同志的思想动态,对老同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利益诉求等,按不同性质、轻重缓急逐一编号入库,逐项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落实工作措施,明确时限和责任人,一盯到底,直至销号“出库”。对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超出政策规定难以解决的,及时给予明确答复,把道理讲清、原因讲明,用至诚的服务让老同志的心里敞亮起来。 去年11月,围绕老同志集中关注的分房问题,离退休管理中心把相关政策制成“明白纸”发放到每一位老同志手里,并把符合分房条件的老同志集中请到站上,面对面向他们解读政策、解答疑问,保证了分房工作的顺利完成。 2009年,青岛站代管的原铁路医院的退休老同志强烈要求移交地方管理。对此,离退休管理中心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代表对话等方式与他们坦诚沟通,引导他们通过正常渠道理性反映问题,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赢得了这些老同志的理解和好评。老同志们纷纷表示:“将心比心,咱们绝不能再给车站添乱了”。此后,当这些退休老同志移交青岛市管理后,老同志还专门给车站送来了一面写有“一家亲”的锦旗。近三年来,由于离退休管理中心的工作,车站的离退休老同志实现了零上访。 组织引导,搭建平台,助老余热生辉 离退休管理中心紧密围绕车站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引导老同志在运输生产、保安全、保稳定等项工作中发挥宝贵作用。每逢春运、暑运等客流高峰期,他们都组织老同志到车站维护秩序、为旅客服务;每遇大雪等恶劣天气,他们都组织老同志到车站除雪保畅通。如今,老同志的这支服务队伍已经成为车站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感动着在职职工,感染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他们还针对老同志心系铁路、奉献余热的高涨热情,因势利导,设计推出了以“讲一个革命故事、帮带一名青年职工、传授一条工作经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加一次义务奉献”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们的聪明才智,为车站发展奉献力量。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共有“优化动车组织流程”等8条合理化建议被车站采纳,36件好人好事在职工和旅客中广为传颂。 改善设施,丰富活动,增色夕阳生活 离退休管理中心以实现老有所乐为己任,着力改善老同志活动设施条件,定期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使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0年,因普集路货场拆迁,原有老年活动室、门球场被拆除。为方便老同志们活动,离退休管理中心积极征得路局、车站支持,投资16万元,在原大港火车站新建了大型门球场及多功能活动室,配齐了微机、空调、健身器材等各类设施,使之成为老同志学习交流的课堂、展示风采的舞台、健身娱乐的家园。 他们还针对老同志特点采取集中活动与分片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每季度开展“笑脸、绿色、健康”主题文体活动。去年以来,他们共组织门球赛、书画展、红歌赛等各类活动18次,吸引了众多的老同志参加,深受老同志的欢迎。许多老同志由衷地称赞道:离退休管理中心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活动场所和有老同志特点的活动平台,真是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健康长寿。 “工作有标准,服务无止境”,青岛站离退休管理中心的同志们始终牢记这条工作准则,自觉践行“阳光服务”新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年来,他们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济南铁路局“离退休工作先进单位”、“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等,离退休管理中心所设的离退休党总支还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