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管”局长 ——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思光

2016-12-30 11:23|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70| 评论: 0

老干部住房补贴、津贴补贴等发放跟不上市直单位步伐,这样的事管不管?管!

老干部没地方学习活动,这样的事管不管?管!

老干部家中婆媳关系不够融洽,这样的事管不管?管!

“只要是老干部的事,无论巨细,我们都管!”这是被称为“都管”局长的菏泽市牡丹区老干部局局长王思光常说的一句话。

他曾经是一位军人,有军人雷厉风行、永争第一的战斗精神;他当过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有基层干部吃苦耐劳、善待群众的优良品质。在担任老干部局局长的11年间,他默默当好老干部的服务员,得到全区老干部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被老干部亲切地称呼“娘家人”。

老干部生活待遇跟不上市直单位步伐——这事要管

牡丹区财政一直比较紧张,住房补贴、津贴补贴发放跟不上市直的步伐,医疗费报销也很困难。王思光就积极向区委反映,建议区委、区政府保离休、稳退休,逐年提高发放比例。区委、区政府研究采纳这些建议,进一步修订老干部医疗管理办法,妥善解决了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和医疗费报销问题。他经常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并组织召开区财政、劳动、卫生和定点医院等部门协调会,研究措施,处理问题,使“三个保障机制”得到了较好地落实,2010年底,该区离休干部工资发放已赶上市直发放水平。

为了使在职领导理解老干部、老干部了解在职领导的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区委在职县级领导每人联系2名老干部,副科级以上的联系1名老干部,每月至少打一次电话,每季度到老干部家中看望一次,并向老干部公开电话号码,这项工作在区委书记的带动下得到较好落实。

近两年来,牡丹区没有一名老干部因生活待遇问题到市、省里上访的。

老干部没地方学习活动——这事要管

每月28日是牡丹区县级老干部的阅文日,所有享受县级以上待遇的老干部都集中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传阅学习文件,这是王思光为更好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而实施的措施之一。每逢阅文日,老干部早早来到中心,聚在一起,除了阅读文件以外,还可以谈天说地,近期国家又发生了什么大事、目前社会上的热点难点是什么,都是他们关注、谈论的内容。每次,老干部们都是高兴来,满意归。

近几年,对于老干部来说,生活待遇基本不成问题,因此,更好地落实政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王思光在这方面下了下少功夫。他结合城区实际情况,分别在五个城区办事处成立了五个老干部学习小组,由热情高、素质好、身体条件许可的老干部担任组长,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兼副组长,城区办事处或社区提供场所,老干部局提供活动经费和学习资料,每月坚持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县级老干部及城区学习组长、各系统老干部代表学习例会,聘请市、区党校和菏泽学院的专家教授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在老干部居住集中的社区和公共场所,创办了6个区老年大学分校,老干部局定期聘请老师授课,并设立读书读报、政策宣讲、保健知识讲座、老年健身、文艺汇演等课目,深受老干部的喜爱,社会反映良好。

为改善老干部的学习活动条件,王思光多方筹资,进一步加强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在还清70多万元的外欠款之后,他争取资金建起全省一流的全封闭门球场;建设高标准的人造草坪门球场;建立高标准乒乓球室。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基层老干部活动中心15个,基层老干部党校31个,基层老年大学27个。2006年,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活动中心,区老年大学被评为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2008年,区老年体协被评为山东省先进老年体协。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老年大学、西城老年大学等,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他们经常组织老干部开展文体活动,使老干部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近年来,先后举办老年太极拳、门球、乒乓球等大型比赛35次,举办经常性比赛活动186次,兄弟县区来或去外地进行交流比赛活动62次,参加全国、省、市及其他地区举办的交流表演比赛活动26次,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37次,让老干部真正享受到了晚年生活的幸福和乐趣。

影响到老干部身心健康的事——都要管

有个别离休干部及其老伴和儿媳关系不好,经常闹矛盾,给其思想造成很大压力,王思光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亲自上门做工作,直到婆媳关系和睦为止。有人不理解了:“身为一局之长,连老干部家中的婆媳关系也管?”王思光却说:“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只要是影响到老干部身心健康的事,我都管。”他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为加强老干部机关工作作风,他倡导制定严格的工作、学习、接访、工作人员“十不准”等规章制度。要求老干部工作人员对待老干部“感情上贴近献爱心,生活上体贴多关心,精神上慰籍要耐心”;为老干部服务做到“四勤”,即:“脑勤、嘴勤、腿勤、手勤”;“五到位”,即:老干部集中性活动服务到位,老干部生病、住院看望到位,老干部生日祝贺到位,老干部有困难帮助到位,老干部去世送终到位,为老干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他的建议下,牡丹区委下发《关于加强离休干部和建国前入党老党员亲情服务工作的意见》,建立起问询制度、走访制度、通报制度、慰问制度、学习制度、查体制度、救助制度、文体活动制度、接访制度、例会制度共10项制度,印制了3000份《老干部亲情服务联系卡》,各单位在职干部每人联系一名老干部,实行结对上门服务,使老干部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工作中,他注重细节,从小事着手,始终把亲情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设身处地的替老干部着想,千方百计帮助排忧解难。老干部过生日,他带着生日蛋糕前去祝寿;老干部住院,他亲自带着礼品到医院看望,并找医生、专家给老干部会诊,陪护人员少时,他就当陪护员,有时一陪就是十几个小时;老干部去世,他每次都带着花圈、挽帐前去吊唁;对有特殊困难和矛盾纠纷的家庭,他都亲自帮助排忧解难。他经常主动与有影响的老干部交谈沟通,对于老干部反映的个人问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十余年来,他先后为上百名老干部协调解决了家庭和本人生活上的困难,老干部到局里反映问题,往往是带着意见来,含着笑容走。

每年春节前,王思光都想方设法为数十位困难老干部遗属争取社会救助款每人2000元,让他们过个幸福愉快的春节。他倡导实行老干部局工作人员手机、办公电话和家庭电话向老干部公开,老干部反映问题要限时答复,工作人员在街上遇见老干部要打招呼,对来访的老干部要送上一杯热茶,解释问题要细致耐心。他经常带领局机关工作人员,到干休所、敬老院慰问老干部,为困难老干部和老干部遗属送去一份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逢重大节日,他都召开各单位老干部科长会议,安排走访慰问和举办一些文体活动。

在他的带领下,牡丹区老干部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牡丹区委、区政府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三个亮点”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王思光本人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记三等功,工作中连续15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