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献夕阳 续谱新篇章 ——记河北省保定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司春明

2016-12-30 11:2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87| 评论: 0


  司春明现任保定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从事老干部工作16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兢兢业业为老干部服务,重视制度建设,局班子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在全市行风民主评议中获“优秀单位”。他本人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一、锐意创新,做老干部工作的带头人
  2000年10月,司春明就任局长后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他带队深入基层,走访了25个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调研,确立了“创机制、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思路。为建立老干部“两费”保障机制,他依据中央、省有关规定,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组织劳动、财政部门论证调研,外出参观考察,几易其稿,最后形成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的意见》、《保定市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建立了“三个机制”,使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有了坚实的基础。文件下发后,针对部分老干部反映定点部分修改,于2005年10月出台了《关于印发<保定市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规定离休干部住院可选择任何一所定点的市属综合医院,每人还可选择一所门诊医院;提高了住院床位费标准,符合标准的据实报销;使用大型仪器检查,个人不再负担检查费用;规定了对不及时缴纳统筹金的企业八条处罚措施等。老干部反映,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办法顺民心,得民意,确保了老干部的待遇落实。他还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全市老干部工作“互查互看”制度。年初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大会,年终各县、市、区老干部局长和市直部门领导,由市局统一组织分片交叉互相检查,量化评比标准,把结果通报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作为年终评先和目标考核的依据。通过联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老干部工作得到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了全市老干部工作的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面临着重新安置和待遇落实问题。他及时向市委汇报相关情况,组织广泛调研,多方面听取意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做到了无论企业怎么改,老干部的事有人管,老干部的工作有人做,老干部的待遇能落实。
  二、排忧解难,做老干部工作的有心人
  司春明特别强调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题。他常说,“做好老干部工作,说一百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2004年,全市共拖欠离休干部医药费2600万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司春明两次协调召开调度会,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成联合督导组逐县逐单位进行督导。建立了通报制度,每月一次通报,进入11月后每周一次通报。与市财政局积极协调,保证了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当年清完所有陈欠。他还注意发现典型,大力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先后在全市推出了山区贫困县阜平、唐县,平原地区清苑县,经济发达地区定州市、涿州市的做法,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了清欠工作的开展。
  针对老干部体弱多病,居住分散,活动不便等实际情况,司春明积极探索老干部党支部设置方式,指导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活动,组织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市637个老干部支部、1339个党小组,优秀、合格率达到98%以上。2004年清苑县温仁镇老干部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离休干部党支部。他还亲自抓了市老干部宣讲团,对成员的结构、活动、用车等保障非常关心,宣讲团多年来一直坚持巡回宣讲,在革命传统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十六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一五”规划、和谐社会宣传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广大老干部党员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为给老干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娱乐、健身的场所,他在各级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亲自到各县(市、区)做工作,协调资金,争取领导支持。目前,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发展到336个,总建筑面积达42041平方米。2002年又争取市财政投入500多万元,将地处市区中心位置、极具商业价值的原企业家俱乐部,改建成功能齐全的老干部第二活动中心,使全市老干部的活动场所大为改观,受到了老干部们的广泛赞扬。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在他的指导下,制定了《保定市2001—2005年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目前,全市共有老年大学145所,校舍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在校学生1.5万余人,基本形成了市、县、乡三级教育网络,并把老年教育由城镇向乡村扩展,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才的培训基地,为老年人发挥才干提供了空间,市老年大学连续多年被省评为“先进老年大学”。
  三、以人为本,做老干部和职工的贴心人
  司春明常说,老干部是人民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他们服好务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的天职。他身先士卒,坚持亲自阅批老干部的信访件,接待上访的老干部。他提出并经市委领导批准,成立了市落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待遇办公室,在《保定日报》刊登了热线电话,局长轮流值班接访,抽调3名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成立一年来,共接待上访人员400余人次,对老干部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一位老红军遗孀住房漏雨,因为参加了房改,单位不愿再修缮。老红军遗孀经济困难,多次找到老干部局,希望帮助解决。他亲自协调其主管部门出资5万元,为其修缮了住房。2003年,一个困难企业的老干部身患尿毒症,长期住院治疗,医药费出现了拖欠,他得知消息后,设法为老干部垫支了3万元医药费,解了燃眉之急,使老干部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有位老干部感慨地说,“老干部局把我们当作财富,老干部局是我们的娘家,到了老干部局我们什么怨气都没了”。市直机关、企业老干部在有困难或生病时,能够想到他,是对老干部局长的最高褒奖。干部职工无论谁生病住院,还是谁家遇到急事难事,只要他知道,总是抽出时间前往看望或帮助解决。一名机关职工得了心脏病需要做搭桥手术,家中困难拿不出医疗费,他得知后带头捐款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献爱心,共捐款2万余元,使这位同志深受感动。还有一名机关干部的子女在外地上小学,得不到家庭的照顾,他主动帮助联系学校,解决了转学问题。在他的影响下,老干部局上上下下,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和谐氛围浓厚。
  16年来,司春明跑医院多,跑离退休干部家里多,跑殡仪馆多,而对自己的家人照顾很少。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感动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认可。16年来,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始终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干部工作中,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