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区委老干部局局长王国新,1969年参军,1990年转业到大港区小王庄镇政府任副镇长,1991年调到老干部局工作,一干就是16年。从做老干部工作的第一天他就像领“军令状”似地表示:“请领导放心,我一定让老干部满意!”《天津日报·今日大港》曾专门报道了王国新的事迹。他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处级领导干部,多次被评为大港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天津市老干部先进工作者,并荣获大港廉政标兵和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改善条件,创老干部满意的环境 20世纪90年代初,大港区老干部局八名工作人员挤在三间小办公室里,就连开个会或组织政治学习都要借区园林队的会议室。当时全区有136位离休干部,而且有些老干部居住地分散。面对管理人员少、面大点多线长和办公条件差的现状,王国新首先提出了“建章立制理顺工作,改善条件搞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并很快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1991年在他的建议下大港区制定了《老干部管理暂行办法》,使老干部工作有章可循,走上正轨。 工作理顺后,王国新想,要让住在城区的老干部有一个学习和活动的地方,让区外住的老干部到大港有一个可去之处,让老干部局成为老干部的“家”。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报告向有关领导反映,同时到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一次不行就两次。1992年9月,占地8亩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的仿古式老干部活动中心终于建成并交付使用。然后,王国新又积极筹措资金,添置各种活动设施与器具,办公条件也随之改善。至此,大港区的老干部工作撑起了自己的门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8年区委决定将退休的处级以上干部转由老干部局管理,老干部局的服务对象由当时的90人猛增到400人,原有的场所难以满足老干部活动的需要。王国新又是提建议写报告,又是积极争取领导支持,“跑断腿磨破嘴”,通过努力运作,区财政在2003年投资280万元,扩建1200平方米老干部活动中心,添置了各种文体娱乐设施,使老干部们老有所乐,乐有场所。 在为老干部创造满意的“硬”环境的同时,他还带领干部职工努力营造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软”环境,搭建老同志奉献余热的新平台。通过老干部各党支部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如组织老干部为中小学生讲革命史,为党员干部讲党史。为鼓励和带动老干部为社会作奉献,王国新还带头捐资救助甘肃和内蒙的4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为满足老干部学习的需要,王国新在机关干部中挑选了14位党员做老干部政治学习联络员,并坚持每月组织老干部过一次组织生活,对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送“活动”上门;坚持每季度请区领导作一次区情通报;不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保证老干部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尽心竭力,办老干部满意的实事 少讲空话、多办实事,是王国新的一贯作风。1993年住在农村的有15位离休干部,居住条件较差,没有自来水、暖气、液化气,夏、春、秋三季靠烧柴,冬季取暖用煤炉,又脏又累又受罪。王国新了解到这一切,及时写出情况报告反映给区领导,并提出解决意见。在他的努力下,15位老干部终于都在大港生活区分到楼房,随后又千方百计为这15位老同志的老伴解决了户口问题。他还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先后为老干部的老伴及子女办理农转非40余人。为了使有困难的老干部及时得到救助,1993年王国新筹集了15万元钱作为老干部救助基金。老干部们说,是国新同志的努力,我们才有了一个宽心、放心、安心的晚年。 王国新为老干部办事始终做到尽心竭力。他带头将体弱多病需要请医送药、买粮买菜、购物换气的老同志和特困老干部,划为自己的联系户和“责任区”,保证关心服务到位、排忧解难到位。经过他亲自协调,老干部的货币分房补贴、离休费、医药费等,都做到了按时发放及时报销。王国新还把服务人性化,每年都分期分批地组织老干部到市内外参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请专家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有老干部过生日,他和工作人员一起送生日蛋糕;特殊季节和重大节日,为老干部送去白糖、绿豆、茶叶、米、面、油、茶、酒。为方便老干部就医,他亲自和大港医院、大港中医院研究并达成协议,老干部可以凭离休证免挂号费、先治病后结算,老同志们非常满意。 三、真诚奉献,做老干部满意的“贴心人” “做老干部满意的‘贴心人’”,是王国新从事老干部工作多年的座右铭。“贴心”,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充溢着一份真挚的感情。因为“贴心”,王国新成了老干部们的亲人和知己。离休干部张世久闹家庭矛盾,午夜打电话把他叫过去调解;老同志李春生为儿女分配财产烦恼愁闷,把王国新找来帮助出主意;从江西易地安置到大港的离休干部李相武大事小情都找他商量,王国新想尽办法,为李相武解决了福利分房及子女农转非、就业等实际问题。他还为单身老干部牵线搭桥做红娘,使唐云先等三位老同志重新过上美满生活。 金杯银杯不如老干部的口碑。王国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老干部,赢得了这些老人和家属的爱戴。有老干部住院,他三番五次前去探望,亲人一样地陪伴守护。离休干部刘云洲突发心脏病,体弱的儿子手足无措,是王国新第一个赶到及时将老人送进医院,整整守护了一夜。窦月新因患肺结核住进传染病医院,儿女们给老人送衣物时都只放在传达室,王国新却经常到病房看望老人。窦老出院后逢人就讲:国新比我的亲儿子都强。老干部满玉文病危,王国新抱着他在急诊室抢救,被老人吐了一身血。他顾不得擦拭,继续抱住满老配合医生治疗。满老病故后,王国新流着眼泪为老人擦身子、穿寿衣,料理后事。满老的小女儿在殡仪馆当众跪在王国新面前高声哭着说:“王局长,您是我们的恩人啊!” 在王国新担任老干部局长的14年间,有80多位老干部在他的守候下安然辞世。谁也说不清他像亲人一样地服侍过多少老干部,人们记得的是他为老干部奉献的赤诚孝心。繁忙的工作使他对自己的家人无暇顾及。妻子因患脉管炎到天和医院做手术,恰好老干部慕福祥在天津医院做手术。他将妻子送到医院,交由亲属来照顾,就赶到天津医院守候在手术室外。妻子住院的一个多月里,他只有在看望老干部时顺便去看看。妻子能理解他:谁让自己的丈夫是老干部局长呢! 16年里,王国新几乎没歇过节假日。50多岁的人了,而且患有心肌缺血、腿静脉炎、腰椎间盘突出和糖尿病,却像年轻小伙子一样精神抖擞地奔忙着。对于自己的病,他没有时间去看,家人逼得紧的时候,最多到医院拿点药撑一下,有时犯起病来也是疼痛难耐。可一旦老同志有事情,他就精神百倍、一丝不苟地去料理。他始终记得自己当初的承诺:“我当老干部局长,就是要让老干部满意,让领导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