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照夕阳红 ——记江苏省如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薛冠军

2016-12-30 11:00|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00| 评论: 0

    20006月,风华正茂的薛冠军走上如皋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岗位,全市1400多位离休干部成为他的服务对象

    10多年来,他坚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视老干部为父母,勤勤恳恳做工作,任劳任怨办实事,开拓创新抓管理,全心全意搞服务,开创了老干部工作的一片崭新天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了老干部的心,赢得了老干部的称颂,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多次被评为如皋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6年被评为如皋市优秀公务员,8次受到如皋市委市政府嘉奖、3次记三等功。2005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如皋市市级机关十佳公仆。

保姆式服务,保障好老干部的生活

    刚到老干部局时,有人不理解:“做老干部工作,与保姆没多大区别,你年纪轻轻,怎么甘愿去做保姆?有着20年党龄的薛冠军毫不犹豫地说:老干部在革命中连命都可以不要,我为什么不能为他们服务?

    要让老干部晚年幸福,生活保障是关键。从担任老干部局局长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为提高老干部生活待遇而不懈努力着。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如皋的企业离休干部两费拖欠现象比较严重。他到任后,多次与财政、劳动等部门沟通协调,向市领导请示汇报。在他的努力下,20016月,如皋市企业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正式出台,500多名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各项经费纳入社会统筹,企业离休干部久拖未决的生活待遇、医疗待遇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20044月,他推动建立和完善了以单位尽责、社会统筹、财政保障为原则的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此后,他又努力争取建立了离休干部医疗费IC卡即时结报制度,争取财政资金解决困难乡镇拖欠的离休金和遗属补助费,并建立离休干部遗属补助社会化发放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市离休干部的后顾之忧

    在妥善解决两费问题后,他带领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同志赴常州、盐城等地学习取经,到基层调研,向老同志征求意见,着手解决离休干部住房补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如皋,从2008年起,按照三三四的比例,用三年时间全面落实了全市离休干部2448万元的住房补贴。

    随着老同志逐步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他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实际困难。2007年以来,他带领机关人员围绕打造情系功臣,真诚关爱优秀服务品牌,着力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老干部家里。1938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韩永富,再婚后家庭矛盾较多,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努力帮助韩老调解矛盾,并送去了轮椅和慰问金。此后,每当韩老家出现矛盾或遇到生活困难时,老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老干部局,找薛局长。临终前,老人反复叮嘱儿女,老干部局是我的娘家,这么多年照顾我,我知足了!处理后事要依靠薛局长,不要找麻烦。

    孤身一人在如皋居住的上海市总工会异地安置离休干部陶之光,于2006427日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抢救时是薛冠军在开颅手术单上签的字。陶老成了植物人,他和他的团队整整侍候了三年。陶老远在美国的妹妹三次发来邮件,由衷地感激老干部局对他哥哥的关心和照料。

    10多年来,他这个保姆局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干部们的认可和尊重。

人性化关爱,让老干部乐享晚年

    每一位老干部,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指数高的晚年。薛冠军从到老干部局工作开始就致力提高老干部的幸福指数。

    他从发挥老干部余热入手,积极探索,为老干部老有所为搭建平台。每季度组织市四套班子老领导深入机关、基层搞调研,看亮点、听汇报、提建议,既让老同志了解到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使思想紧跟形势的发展,又充分发挥了老同志的智囊团作用;每年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健体益智;每季度组织在城老干部集中活动,传达文件、通报情况、举办保健讲座,确保思想常新。2010年以来,他及时部署在镇(区)和人数多的机关部门设立老干部党总支,为老干部更好地开展活动、发挥余热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他注重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协会组织的作用,不断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指导老年大学围绕老年人的爱好和需求开设了文艺、保健、外语等10个专业的11个教学班。他坚持从老同志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先后举办了全市老干部才艺大赛、老干部文化艺术节、老干部艺术团送戏下乡等大型活动,有力推动了老干部文体活动的开展。他还坚持把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利用社区资源建立镇、社区以及家庭老干部活动室,把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开展活动、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得到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根据全市退休干部纳入服务管理的实际,仅有3000平方米室内活动场所的如皋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他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考察选址、拟订新建方案,投资近亿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新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不久将动工兴建,建成后将成为如皋市区新的标志性建筑。

心贴心追求,使老干部工作不断创新

    他长期从事党务工作,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多年来养成了政策理论每天必学,读书笔记每天必做的习惯。针对近年来老干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带领全局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指导撰写了《关于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积极探索老干部高龄养护工作新途径》、《以老养老,彼此扶助值得推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调研文章。近年来如皋的老干部工作年年有新起色,不断跃上新台阶,整体工作在南通市名列前茅,部分工作在全省领先。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努力创先争优,不断创新思路,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围绕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的总要求,他提出了传递老干部的呼声是第一责任,落实老干部的待遇是第一要务,力求老干部满意是第一追求的工作理念,用三个第一指导行动;他要求全局人员20%的精力去完成常规工作任务,用80%的精力去实现重点工作创先争优,用二八定律引领创新思维;他号召全局人员学习勤一点、品德高一点、微笑甜一点、真情浓一点、服务宽一点、工作实一点、度量大一点、理解多一点,用八个一点来巩固服务意识。

    围绕探索老干部高龄养护新途径,他提出了“1+4”高龄养护模式,即在各镇(区)建立老干部高龄养护服务站,组建以子女亲属、单位年轻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社区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孝心、贴心、热心、尽心服务队,这项工作获得2010年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创优奖。他高度重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在南通市率先建立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科,先后推出了八个一(每月一次政治学习、通报一次发展情况、确保一次登门慰问、安排一次全面体检、组织一次外出参观、举办一次保健讲座、开展一次文体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五项机制(组织领导机制、财政支持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困难帮扶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新举措,使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他把老干部工作当成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同部署、一同检查考核。率先制定了《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并将老干部工作在组织工作考核中的分值占比提高到10分,促进基层更加重视老干部工作。离退休干部党员与大学生村官牵手意见下发后,他提出了手牵手的新思路,组织老干部当好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引导员、工作指导员、创业扶持员、感情联络员,大学生村官为老干部当好现代知识的助学员、时政信息的传递员、作用发挥的协调员、日常生活的服务员,致力实现老干部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双赢。

    十几年工作经历使得他对老干部工作有了深厚的感情,他总是说,他这个保姆局长要做的事太多了,即使退职了还要做义务保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