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夕阳 真情谱华章 ——记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委老干部局

2016-12-30 10:47| 发布者: 家网编辑4| 查看: 355| 评论: 0

千年武侯,人文厚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武侯区因武侯祠、望江楼等名胜古迹闻名中外,也因其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领跑区域。传统文化交织着现代文明,为该区老干部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人文基础,更赋予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截止目前,该区共有县级以上离退休干部629名,其中离休干部44名,由武侯区委老干部局8名干部职工管理服务。为了让离退休干部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武侯区老干部局近年来以让党委放心、老干部满意为标准,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各项工作体现了实、细、活、深的特点,尤其在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工作、离退休干部帮扶工作、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工作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全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五年来先后荣获四川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近30项各级表彰,连续四年在老干部测评老干部工作中满意率达98.5%以上。

肩担责任,为谁辛苦为谁甜

老干部工作看似平凡,做起来却不简单。在该区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当下,老干部人数逐年增多、工作量逐年加大,如何让传统工作呈现新意焕发生机,一直是困扰全局上下的难题。经过认真调研,该局把思路放在了抓“面、线、点”上,用一系列举措实实在在地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落实好两项待遇,努力提高老干部的“幸福指数”。

抓基础,争取领导支持,形成部门合力,有效扩展老干部工作面。为加强对全区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全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部署老干部工作,制定了《武侯区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领导负责制实施办法》,形成区、街道(部门)、社区老干部工作三级联动网络,将全区老干部工作纳入党建目标同部署、同考核,老干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从8人延伸到全区130人,扩大了工作面,夯实了老干部工作的制度、人员、经费基础,老干部走访慰问、参观考察、学习活动、健康体检等各项费用得到了全面保障。每年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15次、区四大班子领导亲自通报区情2--3次、组织文艺晚会和主题活动5--6次,健康体检1次,参观考察2次,大小节日前各单位主要领导还要率队慰问,并在全市率先落实了老干部住房补贴和地方生活补贴,难怪老干部们都以身为武侯人倍感骄傲呢。

抓重点,未雨绸缪,解除老干部后顾之忧,形成措施得力的工作线。针对三高期离退休干部面临诸多实际问题,2007年以来,区委老干部局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制度》、《对口联系生活不能自理、独居离休干部工作制度》、《党支部联系离休党员制度》,切实加强了区四大班子等各级领导与老干部的联系,以日常工作线、特殊帮扶线、党组织关怀线编织了一张充满爱心的服务网络。5·12汶川大地震后,一位孤老离休干部由于受到惊吓,出现暂时性的情绪失控,区委老干部局领导和工作人员、离休支部坚持每天打电话慰问,还数次上门看望,很快帮助摆脱了心理阴影。

    抓难点,敢为人先,倾力为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排忧解难。年老多病一直是离退休干部面临的实际困难,2007年区档案局一名退休干部身患“运动神经元”疾病,由于这种疾病不在享受特殊医疗补助的范围之列,巨大的经济负担成为这个不幸家庭的恶梦,该局为此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和相关部门沟通,最终通过努力,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在门诊医疗费和住院费补助上给予了有效解决,并将此举惠及到全区广大在职干部职工,针对重大疾病出台了相关帮扶政策,解决了离退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家属倍感欣慰。

情暖人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勤思考、乐探索是该局的好传统,局领导班子常常提醒干部职工:“不要小看了老干部工作,只要舍得扑下身子去做,用心想事、用心谋事,这里面的学问可是大着呢”。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努力,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工作和老干部信访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让社区成为老干部的第二个家园。20095月,簇桥街道簇锦社区袁邦忠等11位离退休干部联名给老干部局写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说:“社区以情感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现在的社区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了全局干部职工在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工作中的努力付出。

作为成都市最早的试点单位,该局受领任务后不但没有半点畏难情绪,反而迎难而上,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积极调研,从老干部最为关心的医疗保健和居家养老着手,依托社区卫生中心,为老干部设立专职保健医生,建立“四免三减”制度,给老干部免费安装了集医疗、治安、应急、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键通”,为老干部提供了极大方便。此后逐年推进,争取到了相关部门的通力支持,从制度、人员、经费上进一步得到保障。2010年居住在老马路社区的离休干部吴自如突发心脏病,摁下“一键通”,社区医生及时赶到,避免了危险的发生。他说,“多亏社区安装的‘一键通’,否则自己可能就得挂在墙上了”。玉林东路社区党总支、黉门街社区党总支等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和社区家政服务等方式,对老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量身打造日常照顾、情感慰籍、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深受老干部欢迎。目前居住在全区七个试点社区的827名老干部得到了社区的关爱照顾,老干部们都由衷地感叹:“服务到家门口,真是暖心啊!”

老干部的事就是我们的大事要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要想得到老干部的理解支持,就是要急老干部所急、想老干部所想。为此该局通过上门走访、电话信访、领导信访接待、限时办理等方式,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五年来办理信访事宜27件,办结率97%且反馈良好,维护了老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一次座谈会上,一位80多岁的退休干部谈到困扰他8年之久的住房产权问题,向老已不抱什么希望,结果全局却作为大事专门安排人员跑协调,数次召开组织部、人事局、房管局、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专题研究会,最终使这一长达8年的信访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拿到产权证的那一刻,这位老同志感激不已:“这个期盼了8年的梦啊,今天终于圆了!”

用心谋事,春风化雨润无声

通过加强思想引导、搭建多种平台,激发老干部发挥优势、再做贡献的热情,建设和谐的老干部队伍,是武侯区委老干部局最终的工作目标。

老而不朽有所为,让老干部发挥作用唱响社区!该局为老干部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提出了“大型活动人人参与、小组活动经常参与、兴趣活动主动参与”的倡议,从2007年起组织开展了“唱响社区”系列文化活动。结合老干部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先后组织了30余名成员的“老干部党员宣讲团”,送书法到社区、文艺演出到社区、法律援助到社区40余场,举办“畅想武侯未来”,“向共和国致敬”征文、光辉历程九十年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20多次,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干部“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融入了集体、融入了社区。一位国有破产改制企业离退休老党员、原成都造纸公司经理说:“企业改制后,我们很久没有过组织生活了,现在在社区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仿佛又找到了家。”从怀疑抵触到逐渐接受,从欣然认可到积极互动,老干部工作人员用汗水换来了真诚的回报。

老骥伏枥志高远,浓墨重彩绘夕阳。在加强思想引导、促进情感认同的同时,该局还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全区近百名老干部党员常年在“关心下一代”、“投资软环境及机关作风建设”、“民情专递”等工作中发挥着组织、督导、巡查等作用,数年来他们提出了数十条合理化建议,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13名老干部组成“青少年行为导师团”,多次为社区中小学生作爱国主义报告,受到广泛赞誉;20106月,一位退休干部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一位离休干部潜心研究西藏门巴族、洛巴族文化,年近八旬数次往返高原,为拯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心血浇出和谐花,留得芬芳映晚霞。武侯区委老干部局的全体同志就是这样,带着对老干部最朴素的感情,在平凡的工作中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热忱细心办好事,用爱奏响着让人感动的华美乐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