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林业局有离休干部29名,退休的副处级以上干部12名,离休干部平均年龄85岁,均处于“两高”期,而且居住分散,工作任务很重。2000年5月,组织上将高国良从生产一线运修处选拔到组织部工作,担任副部长兼老干部科科长,从此,他开始了一项全新的工作。那时虽然他不了解老干部工作的相关政策,也不了解老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但他知道,他的服务对象都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有功之臣。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党的关怀、组织的温暖送给老干部。十一年来,他没有辜负组织上的希望和老干部的期待,怀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干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老同志的赞誉,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并多次被林管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努力钻研业务 高国良初任老干部科长时,业务生疏,困难很多,为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他努力学习有关老干部政策有关方面的知识,做到对政策滚瓜烂熟,不用查阅资料都能背诵下来。他善于思考、总结经验、注重调查研究,对离退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他都能够认真的研究和领会,掌握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能积极想办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思路和依据。他撰写的两篇有关老干部工作的论文曾在国家和地方刊物上发表。在他的带领下,离退休管理人员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有三名工作人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老干部科成了领导认可、群众公认的先进集体。 政治上关心老干部 老干部普遍进入了高龄期、高发病期,记忆力差了,看东西费劲了,思维也没那么敏捷了,有的走路出门都不方便了,但他们仍然保持着饱满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崇高精神境界。高国良把组织老干部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改选了老干部党支部,建立学习制度,加强了党支部建设。坚持每季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凡是党内的重大问题,都由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老干部党员大会、一次老干部大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让老干部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具体要求。根据老干部的学习愿望和身体状况,对学习内容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为了组织活动不流于形式,每次活动时都认真的准备,提前把上级文件、学习材料的重点、要点整理出来,向老同志传达。在学习形式上,坚持从老干部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出发,以讨论式、启发式、疏导式为主,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细心地给予解答,使老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上不断获得新的提高。除了安排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外,对身体不太好的老干部还做到送学上门。对在外地居住的党员,保持经常性的书面和电话联系。党的十七大以后,特别是党的四中和五中全会以来,高国良同志作为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委员和全体老干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组织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入党为了什么、改革开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学习讨论活动。使老干部进一步认识到,虽然我们在工作岗位上离休、退休了,但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要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要紧跟时代,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耐心细致的安排,调动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使组织活动收到实效。几年来,老干部党支部在组织老干部、凝聚老干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的组织观念都增强了,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的各种活动,并按期缴纳党费。先后有三名老同志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0年,老干部党支部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支部。先后有四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有的党员离退休不离岗,发挥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生活上照顾老干部 只有贴近老干部,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需,工作中高国良坚持“四访”制度,即:老干部住院必访、家庭有困难必访、家中遇丧事必访、逢年过节必访。每年的重要节庆日,高国良都要带着慰问品走访看望老同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困难,能够解决的及时帮助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及时向领导请示报告。这几年比较好的解决和解释了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知补等方面的问题。高国良同志把落实“两费”作为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重中之重。老干部的离休费也能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方面,他积极协调林业局每年拿出35万元左右解决老干部医药费,其中20多万元拨给职工医院,大大方便了居住在本地区的老干部看病就医,对居住在外地的也做到了及时报销,赢得了老干部们普遍的满意。对在外地居住老干部的医药费,他都能认真的核对、报销和及时的寄给本人。有的老干部行动不方便,他都会把药费送到家。有的老干部急着去外地看病一时缺钱时,他就从自己存款中拿出钱暂时垫上,使患病老同志及时医治。他把老同志视为自己的亲人,老干部王天祥、孙辉等去北京、乌兰浩特看病,他亲自陪同;外地居住的老干部患重病时,他不远千里的去看望;老干部在医院做手术,他亲自抬单架,忙前忙后,直到手术结束。老干部们动情的说:“有这样的好儿子,我们啥也不怕。” 老同志的健康得到了保障,高国良开始思谋为老干部提供更多细致周到的服务:经多方努力向领导多次建议,争取到32万余元,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了装修,更换了学习室、活动室的设备,购买了健身器材、DVD机等,改善了老干部的活动环境。每年组织召开两次老干部座谈会,通报政治经济形势并广泛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老同志提出的有关生产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受到领导的重视,有的已被采纳,激发了老同志出谋划策的积极性。每年组织老干部参观、旅游,从而拓宽了视野,增强了生活的乐趣,组织老干部外出活动时做到保障措施到位,确保老同志们的安全。每年在离休干部生日那天,他都会送去一份纪念品、贺卡等,使老干部心里暖融融的。每年组织老干部进行体检,使有些病能及早发现并得到及时医治,确保老干部的身体健康。 跟老干部相处时间越长,感情越深,高国良与老干部相处十多年,与老干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将老干部视为自己的父母,以儿女之心做好工作,取得成绩也是情理之中的必然。 组织老同志发挥作用 高国良深深懂得,老干部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共享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在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是很多老同志的愿望。 2000年7月,高国良与有关部门协调成立了林业局老科协组织,由他兼任办公室主任,老同志们对此项工作十分热爱,积极参与科协工作,现今发展老科协会员45名。他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科技活动,让老同志为企业献计献策。每年组织老干部参观林业局的发展变化,让他们亲自去一线和职工们座谈,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2005年,老科协分会被评为林管局先进集体,高国良被评为老科协先进工作者。 林业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老干部科,高国良身为关工办主任,积极组织引导老同志开展各种形式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把老干部活动的场所作为教育青少年的阵地。十几年来,先后有两千多名青少年前来参加活动,内容丰富。如成年人宣誓大会、入团宣誓大会、老干部讲党史、讲革命传统。为了更有效的教育青少年,配合学英雄、见行动活动,高国良同志筹集资金购买了彩电、光盘,为青少年放映董存瑞、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影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高国良与老干部经常去学校为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受到了学校老师、学生的好评。每逢重大节日请学生来与老干部同志联欢,欢歌笑语,其乐融融。近年来,高国良与老干部深入到中小学校进行调研活动,撰写二十多篇稿件发表在《内蒙古关心下一代》、《林海日报》和《关工简讯》上。对特困学生进行无私的帮扶,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青少年建立活动场所和扶贫助学基金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献上一片爱心。前几年为了提高教育素质,林场学校撤销,学生集中在伊尔施就读,这就给林场困难职工增加了困难。经他多方努力,林业局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解决特困生的学费问题,使270多名学生完成了学业。2006年春节过后,他与几位老同志冒着严寒,深入到全局32个单位搞助学集资活动,然后又到各学校为72名特困学生发放救济金,深受领导的好评和学生家长的赞许。 在高国良的积极努力下,本局关工委工作由林管局排名倒数第一变成全局的先进集体,多次受到全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管局的表彰奖励,多位老干部分别被评为林管局和自治区先进个人。高国良同志也多次被评为林管局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高国良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林业局的老干部队伍团结和谐,没有一例因工作不到位发生上访的事件。他以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开创了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