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国1986年由内蒙古民族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内蒙古医学院保健科工作,负责全校教工学生和老同志的医疗保健,由于工作突出,在诸多老同志的建议下,1991年组织上将其调至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专职从事管理服务工作。二十多年间,王治国就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受到离退休老同志、高校同行及领导的一致称赞,还曾多次被评为内蒙古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优秀老年教育工作者。2006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老干部工作者”称号。 以德为先 素质能力为重 王治国在工作中主动学习研究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离退休人员文化活动的开展、老年事业的发展、老年大学的办学等方面认真调研总结,先后撰写了《构建规范化的老龄事业》、《社会主义制度下老年体育的目的和任务》、《论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论执法的公正和公平》、《规范化的老年大学管理》、《规范化的老年大学教育》、《支持配合、服务关爱》等文章,并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还编写过《医疗保险与个人保健》一书。他在工作中发现,不少老同志在生活中需要法律方面的援助和心理方面的帮助,就进修法律后期本科,并通过自学考取国家二级职业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他经常主动与老党员、老同志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耐心地开展思想工作,为百余位老同志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咨询帮助和心理辅导,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丰富老同志业余生活,王治国还考取国家级门球二级裁判,发挥舞蹈特长义务教老同志学习舞蹈,他编排的舞蹈节目还在区直机关比赛中获得创作辅导奖。在老年大学教育中,他发挥专业特长为老年大学保健专业讲药物与饮食健康课。王治国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直属机关和呼市医保系统及西部部分旗县医保系统讲授医疗保险和健康保健讲座。在多年的关工委工作中,王治国一直用业余时间辅导中学生数理课程,为下一代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王治国多年的执着坚守。平时,他总是笑脸迎人,热心助人,为老同志服务,主动热情,细心周到。对老同志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详细解释,积极去办,不拖、不等、不靠,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也通过耐心解释让老同志满意而归。王治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从不让公共场所的灯白白亮着、水龙头的水白白流着,就是办公用的每一页纸也不会随便浪费,点滴细节体现的却是他对国家和集体的大爱。 深怀感情 热情服务到家 21年的老干部工作实践,铸就了王治国对老年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曾说:“老同志为旧中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历史就是他们谱写的,感党恩就必须感老同志之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他对在人防工程中致残高位截瘫卧床近40年的退休干部一位老同志,在生活上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及时帮助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在组织老同志外出参观考察时,曾多次出现老同志休克、急性肠胃炎发作等紧急情况,王治国都凭借自己的医药学专业知识,稳妥处理,化险为夷。老同志家庭有困难,他积极帮忙,主动服务。对子女不在身边有病住院或突发疾病就诊住院有困难的老同志,他都帮着送去医院,办理住院、出院手续,并协调解决住院费等。无子女、子女少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同志去世,他主动挑起担子,妥善处理老同志的后事,给去世的老同志穿衣服、抬遗体,从到家中慰问、联系火化、布置告别室到撰写生平、主持告别仪式,样样工作做在前面。二十多年中,他亲历送走270余名去世的离退休老同志,仅在 为了全面掌握学校及二级单位1400多离退休人员的情况,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王治国主动建立了离退休人员信息库,把每位老同志的基本信息用业余时间统计整理,录入信息库。1400多人情况统计录入,工作量可想而知,由于过度劳累造成心肌缺血,但他仍照常坚持工作。处里人员少、任务重,他又主动兼管起学院90多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报销管理工作,在多次为离退休人员调整离退休费时,他都按政策保质保量地做好,多年来无一差错。他工作在一线,接触老干部具体的人、更多地了解了老干部的经历,能比其他人更加深刻的体会老干部在革命时期的艰辛和改革发展时期的奉献,更加深刻地理解没有老同志,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老干部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意义。他深知,自己工作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学校党委的形象。因此,在为老同志服务时,他总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乐于去想,尽全力去做。21年的老干部工作,使王治国同志对离退休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离退休政策滚瓜烂熟,这些基础使他善于处理实践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21年来,王治国从未与老同志发生过争执,也从没有因他的工作失误引起上访等问题。 一职为主 身兼数职 作为退休科科长,在做好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王治国还主动承担了大量相关工作。 王治国兼管着活动中心管理工作,在活动室环境最艰苦的时候,他主动拣一些工程丢弃的水泥方砖、水泥条等铺设活动室院落,改变活动环境。多年来,办公室或活动室的桌椅、热水器、活动器械、教学设备等出现毛病或损坏,他都自己动手修理,在保证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尽可能为学校节约开支。 他兼做离退休党总支文秘工作,多年来给离退休党总支撰写计划、总结、日常办公文字材料等,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期间,他经常夜间加班加点写活动计划、整改措施、分析评议、活动计划总结等,几年来形成约20万字的文字材料。 他兼任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在关工委工作中,他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先后为关工委撰写文字材料约10万字,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为老同志校对文稿数十万字,还经常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陪老同志给学生做讲座,安排接送老同志,做好宣传、记录、照相等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关工委多次被国家和自治区评为先进集体和“示范关工委”。 他兼任学校老教授协会办公室主任,经常通知会员开会、活动等,每通知一次活动,他要打百余个电话,有的老同志听力差,他总是不厌其烦、反复说明、细致入微。组织老教授活动,认真细心,责任心强,老同志年龄大,行动不便,在上下车、上下台阶,他一个一个搀扶他们以确保安全。 他担任学校网络管理员,负责全处自动化办公系统的管理,收发文件,传达信息,确保及时准确。他同时还兼管离退休处和学校关工委网络信息的维护,及时上传活动信息、工作情况,还在网页上宣传健康保健知识,丰富宣传阵地内容。 他兼任内蒙古老年大学医学院分校教务长,承担老年大学分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同时,还兼任班主任等,从招生到教师聘用,从教学安排到教学评估,从学员上课到学员活动等方面都付出辛勤的劳动。老年大学分校办学11年来他撰写近大量的计划总结、论文等文字材料。 他协助做学校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还积极参与支持医学院社区居委会工作,帮助老同志化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只要自己能做的,他没有过多地考虑是份内还是份外。 多年来,他工作总是跑在前、干在前,2003年“非典”期间,他冒风险在疫区发放通行证和保卫值班近四个月。2006年,学院50年校庆时,正是他肾结石超声碎石术后不久带病坚持工作,圆满完成学校交给处里的校庆任务。2007年,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搬新址时,为给学校节约搬迁经费,他亲自动手,受伤了也咬着牙坚持工作。2011年,活动中心暖气爆炸跑水,为了不让为老同志准备的春节福利被淹,也为了减少损失,他和另一位工作人员硬是把4吨多的米面倒腾了一遍……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每当有人问王治国苦不苦、累不累、是否应该换换工作岗位时,他总是微笑着坚定地回答:“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干,能为老同志多做一些事情,我很快乐,也很充实。”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了王治国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也诠释了他多年坚守与奉献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