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司法局系统有离退休人员2510人,其中离休干部116人。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在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司法局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老干部政策,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创造了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稳定、生活安定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2006年初,被评为“重庆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以稳定人心、凝聚力量为出发点,狠抓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在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上发挥示范作用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始终认为,全系统广大老干部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创者,绝大多数又曾经常年战斗在条件艰苦的基层监狱劳教工作第一线,为巩固政权和维护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服务老干部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晚霞工程,而且是服务司法行政中心工作这一朝阳事业。工作中,他们注重牢牢把握队伍建设的主题,以稳定人心凝聚力量为出发点,狠抓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努力做到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暖心、让在岗同志安心。 一是严格兑现政策,体现党的关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阅读文件、听重要报告、参加重要会议、联系老同志等制度。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情况。在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对老干部进行慰问。凡是政策规定的各项生活待遇,及时全额兑现,对离退休人员的“两费”从未出现拖欠。凡是在职人员享受的福利待遇,都尽力给老干部争取适当的数额,确保老干部的生活标准不因离退休而降低。在全系统,优先解决老干部住房待遇,发放住房补贴达1593万元;优先保障老干部医疗经费,每年全系统医疗经费达36万元;每两年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促进离退休老同志身体健康。 二是强化业务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注重加大对全系统老干部工作的指导力度,切实解决老同志的特殊困难。市劳教局对经费困难的单位实行专款补助、专建账户,保证老干部补贴的及时发放到位。永川监狱坚持对30余名异地安置的老干部做到由监狱领导带队每年上门慰问一次,并优先为400户约80%的老干部在永川市区解决了住房。西山坪劳教所将老干部全部纳入货币化分房,全系统近三年解决离退休老同志住房1270户,金额达15930万元。他们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及时为10名老干部解决了工资福利待遇上存在的遗留问题。 三是满腔热情服务,真情倾注桑榆。全处克服人手少头绪多的困难,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以点示范,切实抓好局机关老干部工作。针对局机关老干部人数多以及处于高龄期、高发病期的实际,坚持“四访一庆”(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后事料理必访、重大困难必访、生日必庆贺),对老干部的日常生活做到关怀备至。老干部生病需要用车的,保证随叫随到。对长期患病的老干部进行了慰问,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给予困难补助,在全系统共给263人(次)补助金额达17.6万元。对高龄离退休人员进行补助,在系统范围内达11万元。首创的“四访一庆”形成制度在全系统推行,登门、知情、解难、暖心蔚然成风,把党的温暖传送给每一个老干部。 通过扎实工作,他们认真落实老干部待遇,为全系统队伍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经验,让全系统在职人员从老干部的今天看到了自己的明天,从而消除了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了为司法行政事业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二、以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为着力点,加强老干部的组织引导,在促进司法行政改革发展上发挥参谋作用 老干部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注重抓住老干部这一特点,紧紧围绕司法行政中心工作,以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智力、经验等优势,组织引导老干部建言献策,力所能及地直接参与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强化支部建设,引导老干部传递革命精神。他们将全系统767名老党员编入20个离退休党支部,做到组织全覆盖。以支部建设为龙头,以开展“共产党员永不退休”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离退休党员自觉参加集中学习,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在思想上经历了先进性教育的洗礼,涌现出了11名重庆市和本系统“优秀离退休干部共产党员”。一位1938年入党的老同志曾在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身边工作过,解放后参与过重庆市监狱的创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启动后,年满百岁的他带头参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在重庆市传为佳话。开展了“共产党员永不退休”主题活动,期间举办“追忆激情岁月,佳话光荣传统”的老干部征文活动,收到征文283篇,为全系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选出5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组成“重庆市司法局老共产党员光荣传统报告团”,历时40余天巡回到各单位作了17场报告,同时也使老干部自身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一位75岁的老干部毅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报告团成员撰写的《无悔一生的追求》讲稿被局党委作为局第一批先进性教育五个专题讲座之一。这一做法得到了重庆市委组织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和中央巡查组的充分肯定。 强化老协工作,引导老干部投入管理事务。针对老干部队伍不断扩大、迫切需要交流协调平台的实际,他们于2003年成立了局老年协会,并帮助制定了章程及各项制度。正副会长均由身体好、热情高的老干部担任,下设若干小组,由协会自主策划和开展活动。三年来,老协工作有声有色,满足了老干部的愿望,并通过协会交流使老干部工作融入了社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载体,引导老干部积极参与和投入管理事务,为老干部工作收集反馈了大量好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与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创新了老干部工作管理机制,提高了老干部工作水平。 强化政务参与,引导老干部继续发光发热。针对老干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深厚感情,积极引导他们以建言献策等形式,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在局党委进行重大决策、开展重大活动前,及时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汇总后书面报送局党委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在老干部和局党委之间架起一道联系畅通的桥梁。积极组织老干部围绕司法行政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许多切实可行的调研成果,使老干部成为党政领导的得力参谋。此外,还推荐老干部直接参与政务活动。如在开展法律服务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向局里推荐18名经验丰富、原则性强的老干部担任法律服务督察员。他们深入到全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不但进行现场督导,还向市局提出建议150余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些老干部还长期担任系统内外的执法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继续发挥作用。通过组织引导,老干部老有所为,为司法行政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以促进行业精神文明为切入点,组织老干部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在推动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上发挥引领作用 在老干部工作中,他们紧密结合老干部的文化生活需求,以促进行业精神文明为切入点,组织老干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老干部的生活更加精彩,引领和推动了局系统文化建设。 一是建立活动阵地,创造条件。在市司法局领导高度重视下,他们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了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全系统共建老干部活动场所23个,面积约2500平方米,投入资金达65万元,为老干部开展活动提供了充分保障。 二是丰富活动载体,扩大参与。他们会同老年协会,根据老干部各自的兴趣、爱好,分别成立了老干部合唱团、读书会等文体组织,开展歌咏赛、征文赛、棋牌赛、球类赛、舞蹈赛、书法赛等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尽可能地使所有老干部参加到活动中来。同时,根据老干部的需要,开办保健、时事等知识讲座。组织老干部参加局机关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多次获得一等奖。为七对金婚老人举办庆典,被新浪网专题报道。近几年,三次组织老干部参加重庆市老干部艺术节、重庆首届老年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深受老同志好评。全系统老干部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监狱局组队参加了全国老年篮球比赛;永川监狱、西山坪劳教所老年舞蹈队长期活跃在街头、社区和赛场,获得不少荣誉。老干部用健康的文体活动,为全系统职工文化生活发挥了正面引导作用。 拓展活动空间,开阔眼界。根据老干部的愿望和健康状况,他们积极组织全系统老干部开展户外活动。三年来,先后组织老干部参观邓小平故居、游览新三峡、看新重庆、外地考察、到九寨沟疗养等,使老干部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巨大变化和重庆在直辖后的快速发展,开阔了眼界。他们在前期策划时,认真制定实施方案;一路上,废寝忘食精心地看护和照料老同志。许多老同志都说,市司法局离退休处的老干部工作有思路、有举措,真诚服务,细心照顾,非常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