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奉献 情洒桑榆 ——记山西省平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董纪全

2016-12-30 10:40|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456| 评论: 0

20018月,年届不惑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董纪全兼任县委老干部局局长。10年来,他以火热的激情和人格的魅力,努力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平定县委老干部局连续四次被山西省授予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先后三次获得省、市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称号,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组工干部满腔热忱献身老干部事业的新篇章。

大胆探索,创新老干部组织建设载体

老干部工作要想上去,组织建设是关键。上任伊始,董纪全就带领有关人员对全县老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深入调研。当发现全县900多名老干部党员与原单位党组织在一起过组织生活,原单位党组织与老干部党员都感到不便时,有着长期党务工作经历的董纪全开始了深刻的思考。随后,一份《关于建立老干部局党委的报告》递到了县委组织部。两个月后,平定县委老干部局党委成立。

党委成立后,接着便是建立老干部基层党组织,他深入基层协调、指导,先建立了局党委直属的5个老干部党支部,之后逐步在系统、乡镇、农村建立双重管理的老干部党支部。至今已建立起党支部34个,所属党员786人,占到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的86.5%。离退休干部党员有了自己的,组织生活更加活跃。老干部说:董局长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为了加强老干部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他多次找县领导及有关部门就学习资料、设施经费等具体问题协商解决,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活动经费由县委组织部批准从党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山西老年》、《老友报》等报刊资料费则由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解决。他还提出建立学习型、效果型老干部党支部,组织老干部支部书记进行理论学习培训,通过汇报全县经济转型跨越大事,到西柏坡、麻田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提高了老党员政策运用、服务管理、奉献余热、开拓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东锁簧老干部党支部,强化自身建设,更新思想观念,全支部20多名党员追逐时代浪花,积极参与村里经济文化建设,2005年支部书记荣幸出席全国老干部工作的双先表彰会。这些事例显出老干部党支部这一载体,为老有所为的同志铺垫出动力强劲、生机勃勃的宽广天地,也展示了董纪全思维敏捷、善于开拓的领导风采。

积极协调,落实老干部各项生活待遇

董纪全心系老干部,尽心尽力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上任伊始,他就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落实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2001年在平定解放55周年的欢庆日子里,他带领局里同志们会同人事部门加班加点,短时间内摸清了企业离休干部的底子。多次给领导汇报,县委决定拉平企业离休干部与机关离休干部离休费的差距,由县财政拨付,老干部局代行发放。这一举措,使企业与机关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持平,当时在全省尚属首家。从那时起,全县102名企业离休干部按党政机关标准如数领到了差额补助费。兴高采烈的老干部们为表达感激之情,敲锣打鼓送上了一面锦旗,上书:公仆谱写敬老曲,皓首齐唱颂党歌。

多年来,全县存在着企业严重拖欠离休干部医药费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运行困难。董纪全急老同志所急,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反映,引起县领导高度重视。20034月,县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由县财政负担,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由县财政支付,同时制定了《平定县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报销办法》。在执行中,有16名已故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落实遇到难度,为此,他深入企业调研,和企业再三商讨,最终得到解决。县社车队拖欠离休干部张淑俊医药费16万元,当时车队已名存实亡,为此他又多次到县社协商,最终得以报销,家属感激不尽。

2007年,上级给省属企、事业离休干部增加生活补助后,一些老干部得知此讯,存在疑虑,不知能否落实。他高度重视此问题,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最后将涉及此项补助的离休干部90多人,列入财政支持机制,使政策得到妥善落实。30多名相关离休干部拿到补助后,把一块写有大爱无疆的牌匾送到老干部局。这是对董纪全付出真情、真心、真爱的最好感谢。

近年来,他积极筹措资金,建立起对困难老干部的帮扶机制,为130多名老干部提供了帮助。离休干部田俊英生病时,家中不慎失火,损失很大。董纪全带领工作人员及时登门看望,之后发动全局捐款3000余元予以帮扶,感动得她热泪盈眶。

不辞辛苦,丰富老干部晚年精神生活

平定老干部局办公楼集聚了老龄委、关工委、老年体协等众多涉老单位。董纪全了解到好多老干部有强身健体的迫切要求,于是就把构建老干部文化活动阵地放在心上,倾其心血建立老干部活动中心与老年人活动中心。他上下奔波,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乒乓球室、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健身室、歌舞室、晋剧演唱室等,为老干部学习活动提供了精神乐园。为方便老干部就医,他联系县医院在局一层开设了专家门诊。多年来新建改建活动室32个、门球场4个、乒乓球室11个,投资高达200余万元,参加各类活动的老干部达1600余人。他还积极开展了老年大学示范校的创建活动,开设了书画、戏剧、葫芦丝、音乐等教学班,阵地建设达到省局有关标准。此外,还与其他涉老单位协作举办老年书画展、门球赛、象棋赛、老年读书心得交流、老年养身保健宣传、老年心态平衡咨询、老年家庭和谐讲座等专项活动。

在此基础上,董纪全鼓励发动老干部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服务。他亲自带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带领老干部医疗专家,深入南阳胜10个偏远农村开展义诊和药品发放,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免费体检,使众多老人受益;组织农业战线有技术的老干部,到农村传授农业技术;组织老干部专业人才,协助县老年人才协会完成相关书稿撰写等。此外,他还积极协调关工委、老促会、老年体协、老年人才协会等涉老组织,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建立起一个新的平台。仅关工委就有800多名老干部参与其中的工作,另有132名老干部被聘为行风监督员。老干部队伍中,有从事种养业的,有的甚至创办了实体,都在不同岗位上奉献余热。农业局退休干部侯瑞生,退休后自愿承包荒山,搞农林牧综合开发取得成功,现如今年逾八旬仍在从事良种培育,其事迹被广为传诵。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1000余名老干部党员都在发挥着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个领域继续为全县人民奉献着自身的光和热。实践证明,老同志们在乐于奉献、发挥作用的同时,愉悦了晚年精神生活,使得人生更加精彩。

多年来,董纪全把他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到了老干部工作上,倾注到了老干部身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使老干部工作实现了里程式的跨越,充分展示了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和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