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最信赖的人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卜家灵

2016-12-30 10:3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50| 评论: 0

    “老干部局的班子不要换,老干部需要这样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的好局长!”2006年适逢县乡换届,许多单位、部门的班子和负责人都要进行调整,老干部们非常舍不得他,担心在这次换届中他会被交流到别的单位去,为此一致推荐离休干部、原县政协主席丘懋璇去向县委反映大家的心声,以便能够把他留住。他到底是谁呢,他凭什么让别人对他如此留恋?
    他,就是陆川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卜家灵。这位从事老干部工作已有22年,在老干部局局长岗位上也有七年多的老干部工作者,用一颗赤诚的心、满腔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地为老干部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老干部工作,成为老干部的贴心人,换来了今天老干部的良好口碑。
    一、尽责尽职,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卜家灵除了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外,不断地钻研中央、自治区、玉林市出台的有关老干部待遇政策和业务知识。由于他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处理老干部问题时沉着、稳准,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处理老干部的待遇问题把握不准时,常常找他咨询,把他当作了一本解答老干部待遇问题的“活词典”。
    曾有部分退休干部要求退改离,为达到目的多次到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上访,这些部门便请卜家灵按有关政策去做上访人员的解释工作,使他们了解了中央的有关老干部政策,不再到处上访,最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1989年玉林军分区按有关政策对李维英作离休干部安置,然后通知原玉林地委安置在陆川县古城镇政府。李维英对此不理解,多次到有关单位上访,并把一些材料寄发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后勤部,要求其待遇按军队离休干部来执行。经过卜家灵多次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李维英终于明白了自己不能作为军队离休干部的原因,表示今后不再上访了。
    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为了准确计算每一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他亲自到县委组织部档案室、县档案馆,核对每一位离休干部离休前的职务,找出最低职务工资后实事求是地靠上现有职务工资,老干部非常满意。还有一年,县教育局、县工调办在办理审批“二战”老干部谢远的调资时,两次审核都是月增资105元。卜家灵感到与调资的政策不符,于是他拿着政策到工调办,按照谢远的职务、级别对应套改,结果谢远的月增资应为148.3元。他不但抓好本县离休干部待遇的落实,还应邀帮助指导兄弟县(市)企业离休干部的待遇落实问题。离休干部宁旭才,原在外县工作,离休后回陆川安置。2002年检查离休干部待遇时,他发现宁旭才的离休费比陆川县同职务离休干部的少。为了确保老干部利益不受损害,他不辞劳苦,亲自到宁老离休前所在县的老干局、劳动保险所查找档案、核实真相、交涉处理,最后增补了宁老的离休费,也纠正了该县对企业离休干部的不当待遇。事后,该县老干部联名写信给他,感谢他为老干部办了一件大好事。
    卜家灵还按照党的政策规定,通过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把老干部工作列入县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召开重大会议邀请老干部参加,定期召开老干部通报会、座谈会、慰问会,定期组织老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每年坚持2至3次组织老干部在县内考察工农业生产,坚持每两年组织一次离休干部进行健康疗养和原县四家班子离退休老干部到外地考察活动。
    针对本县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为解决离休干部“两费”问题,他想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做法,并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确保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的正常运行;县政府为此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确保老干部医药费的正常报销,等等。同时,为了让老干部与在职干部一样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他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给县委、县政府写报告,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关注,每当逢年过节,专门拨给老干部慰问金10万元以上。
    二、任劳任怨,竭诚为人分忧愁
    1985年,他按照上级有关老干部政策待遇,给县委、县政府写报告要求解决老干部的住房问题,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拨款和企业交款达到了160多万元,征地40亩,建设了三个老干部宿舍区,安置老干部133户。为给老干部宿舍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他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筹集资金5万元,为三个宿舍区的九个出入口安装了铁门;每年筹集经费3万多元,建立了三个宿舍区门卫保安处,长期聘用九名保安人员为老干部的安全生活服务。
    平时,哪里有问题,哪里有纠纷,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不管是老年大学下水管堵塞、老干一区二区的排污问题,只要老干部一个电话打给他,他二话不说,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处理,甚至会亲自上场疏通;凡是老干部之间、老干部家庭之间、老干部宿舍区与周边发生纠纷,他都能随叫随到,及时调处。老干部罗某,因病与家人发生矛盾,采取绝食的过激行为,当他接到罗老家人的电话时,便买上礼品,登门与罗老拉家常,轻言细语开导他;2005年6月,一家电信公司突击在老干一二区之间安装了一个移动发射站,老干部们知道后派出代表,拿着有关电信发射站辐射危害健康的资料找老干局出面解决,要求移动公司迁移发射站,否则他们将强行把发射站砸毁。他带着老干部代表去找这家公司负责人协商,但未能解决,于是向县委汇报,由县委与公司协商,最后把发射站拆除了,消除了老干部的思想顾虑。
    在工作中,卜家灵从来不休年公休假,从来不分上下班,也不分节假日,只要是与老干部有关的事情,他都尽心尽力去办。如抗战老干部庞伊在玉林住院,他带局里的同志前去探望,令她非常感动:“你们就是我的亲生儿女,样样都照顾得周到。”对于安置在河北省滦县的离休干部王国栋,他每个月都会打一个电话过去问候,每两个月帮王老把寄回的医药费拿到医保中心报销后再将钱寄回。2002年王老生病的时候,卜家灵千里迢迢上门去看望他,王老一家感动得热泪盈眶,寄上一面锦旗,称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离休干部张荣忠因眩晕倒在医院门口,他亲自把张老送进医院并为他交了住院押金、办理了住院手续,直到张老脱离了生命危险后才离开。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从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干部舍不得他离开老干部局。
    三、以身作则,不谋私利的好领导
    对于老年大学、老年体协、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挂靠在老干部局的组织,作为一把手的他都给予全力支持,使这些组织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县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始建于1990年,当时只有一块牌子,无场地、无经费、无人员。十几年来,他积极争取各方的重视、协助、配合、支持,筹集资金140多万元,建起了拥有三幢楼房、建筑面积达2640平方米的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为老干部创建了“老年人之家”。
    兼任老体协副主任的他,每年都为老体协打报告申请到经费2万元。由于经费有保障,老体协基本能够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他还组织老同志参加全国、自治区、市老年人举行的各种运动比赛,获奖56次。县老体协2003年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2004年被自治区老体协评为“基层先进辅导站”。
    同龄的朋友曾经好言劝他:“老干部局是一个清廉单位,麻烦事又多,你何必一辈子窝在那里,去找找关系,换个好单位干干。”对此,他总是一笑了之:“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哪里干。”卜家灵深刻地认识到,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一项繁重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构建和谐陆川,他经常深入乡镇、老干部宿舍区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但老干部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下属、县委、县政府对他的工作也很满意。
    2005年底的一天,卜家灵接到县领导这样一个电话:“祝贺你!今天在县委组织对全县部委办局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考核汇报中,你是第一个、也是全县惟一一个获得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全部优秀票的人。”2003年调入老干部局的江焕海,工作一段时间后逢人便说:“我在很多单位工作过,也遇到过很多领导,但像老干部局这样的班子、像卜局长这样的局长很少有。卜家灵确实像个‘老黄牛’,勤恳、耐劳,凡事亲力亲为,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使你主动自觉地工作。在这样的局长手下工作,心里踏实!”
    经常与他下乡的司机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到各单位联系工作或者下乡办事、看望老干部,都自己掏钱买一两包香烟放在口袋里,逢人先递上烟再谈工作。司机看不过眼,说他:“局长,你办的都是公事,买的烟应该开发票报销。”但他听了不当一回事,继续保持着这个习惯。
    22年来,手中握有不少权、管有不少钱的他没有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过任何不正当利益,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为老干部的工作竭尽全力,因此局里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自己也获得了很多荣誉:16次被玉林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个人”;10次被陆川县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被原玉林地委、地区行署评为“老干部先进工作者”;2005年和2006年被玉林市和自治区“关工委”评为“先进个人”。陆川县的老干部都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找到了好“娘家”,遇上了好局长,真是有福气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