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近六旬,承载着八万余名离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他思想睿智,经常使一次次的老同志群体上访事件化险为夷;他满腔热情,怀着对企业离退休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老同志的一片赤诚之心,大力倡导“深怀感情、主动服务”的理念;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思维工作模式,不断使企业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赢得了企业党委、离退休老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赞扬。他,就是河北省开滦集团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姚克勋。 科学发展思想的实践者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老姚,总是善于将离退休工作与似乎并不搭边的“哲学”问题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面对企业离退休队伍实际状况,他提出了在未来几年内,开滦离退休队伍将进入“双高期”和“繁重期”的判断,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为老同志服务为目的、以使老同志满意为标准、以离退休队伍稳定为目标”的三个基本点。2006年,根据开滦离退休职工队伍出现的“四个变化”和主要特征,他提出了“放大工作功能,维护企业和谐,为创建文明企业作贡献”的工作思路,强调充分发挥好信息网络、各种组织、文化活动和帮困助老骨干等“四个作用”,为企业和谐文明建设做贡献。此经验做法,得到了全国煤炭政研会的肯定,并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点,维护离退休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为题,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发表并获优秀论文奖。2006年,结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老姚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离退休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注重部门的局部工作转变到依靠区域合力和各方面社会资源推动稳定工作上来;从注重具体的服务工作转变到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来;从注重提高老同志的物质生活质量转变到全面丰富老同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上来。这个经验做法,在省国资委老干部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和推广。2005年以来,在老姚的组织指导下,所在企业先后在省市和全国老干部系统介绍经验、发表论文18篇,对于推进企业离退休干部工作、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贴老同志冷暖的工作者 企业离退休工作包括了离退休干部和离退休职工两个相互联系、相互连接的部分。为了使这两个部分“对接无缝”,老姚坚持把老同志们的要求当作重要事情来办,急事快办、大事特办。近年来,他跑遍了基层16个单位的348个离退休支部,步入了企业社区的3000多户老年家庭,组织指导各级领导和部门走访慰问7000余人次、探视病人3200多人次、送医送药4172人次,生日祝寿31600人次,丧事服务1200多人次,办好事实事8700余件次。2009年,老姚针对离休干部反映的养老金偏低问题,深入到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部分离休处级干部对养老金偏低问题的反映》的调查报告,同时多次到省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跑办,最终促使企业离(退)休干部养老金移交属地管理,离休干部人均增加781元,建国前老工人人均增加648元。2010年,为了解决离退休职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深入群众中搞调研,并将《关于离退休职工对医疗改革的反映及建议》的调研报告反馈给企业领导,促使企业制定出台了《开滦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使关系着企业8万名退休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老姚直接领导和负责的老科协工作、老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比如在他的领导和参与下,开滦老科协提交的《钱家营井田及相邻宋家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确认在咨询范围以内的预期煤炭储量可达15.3亿吨,可以建成一个产煤6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对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此,企业领导决定对钱家营井田及相邻宋家营区域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近年来,他还组织和领导企业老研会完成了《开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开滦干部退休初期心理状态研究》和《开滦离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现状研究》3个课题研究报告,为扎扎实实地做好离退休队伍和谐稳定工作提供了实证依据,得到了上级科研机构的赞同和认可。为了解决老同志文化活动站(室)容量不足的问题,老姚积极与各基层单位领导沟通协调,指导基层单位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进行站(室)达标建设,使企业42个文化站(室),149个晨练点、9所老年大学均通过了省市相关部门的达标验收。近年来,企业各老年文化活动站(室)做到了年年有计划、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不仅影响和带动了老同志的健康生活方式,而且展示了企业离退休群体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打造出众多的老年文化活动的精品。近年来,先后有72个代表队和330名老同志获得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 和谐老年群体的建设者 开滦自1878年建矿,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企业离退休职工人数已经达到了八万两千余人。悠久的历史与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庞大的群体与利益诉求相互联系,大大地增加了企业与社会和谐建设工作的难度,甚至是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老姚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把开滦这艘“老年群体航空母舰”拖住并使其稳稳当当地前行,就必须有一个好舵手。为此,他组织指导建立了有2100多名“三老”(老领导、老党员、老模范)、“三员”(信息员、联络员、宣传员)参加的离退休信息网络体系,听取群众呼声反映,了解群众疑难点问题。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他不回避、不推诿、不怕难、不激化矛盾。他始终坚持了“用政策说服人”,“用情感融化人”的思维和工作理念,坚持日学习、周总结、月归纳,最后到掌握和理解。近年来,老姚熟记并运用相关条款300余项,向老同志解答疑难问题160余个,撰写老干部工作心得文章100余篇。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有些矿井实行政策性破产,有些单位改制为民营企业,加上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部分离退休职工上访问题愈来愈多。为保持离退休队伍稳定,老姚先后13次组织专项调查,对7万余名离退职工进行抽样分析,及时把握了部分离退休职工存在的“五增、五淡化”的心理状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离退休群体稳定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近年来,老姚还主动找老同志谈心300多人次,主动下基层为群众答疑解惑8千余次,向上级领导机关反馈信息8500多条。老姚探索并首倡了的企业离退休群体稳定“全天候”布控、区域围控、骨干监控和全过程调度的“三控一调”方法,先后避免了24起重大群体越级上访事件。比如,2010年基层单位的部分退休人员借医疗待遇问题,通过组织串联、联合签名等形式,拟集结1万人到企业总部进行静坐和游行示威。接到这一信息后,他敏锐地感到情况的严重性,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与有关部门配合,使这一事件及时得到化解,为维护企业及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离退休老同志的贴心人 老姚1986年开始接触企业离退休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的职业宗旨意识,恪守尊老、爱老、护老、助老的职业道德,发扬不怕困难、锲而不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坚持求真务实、扎实有效解决问题的职业作风,塑造谦虚、诚恳、文明、热情、耐心的职业形象,并身先士卒,带头实践,为各级老干部管理人员树立了榜样。在领导工作岗位上,他十分注重在思想上筑防线,在作风上重锤炼;十分注重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规定自觉从严要求自己;十分注重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条款恪守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到了按照党员领导干部要求,带头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带头学习和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得到了离退休老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赞扬,被大家一致称为“离退休老同志的贴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