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献爱心 乐助夕阳红满天 ——记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办事处离退休管理办公室活动站主任郭玉春

2016-12-30 10:31| 发布者: 家网编辑15| 查看: 484| 评论: 0

   郭玉春是齐齐哈尔铁路地区离退休工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20多年来,他在这个岗位上牢记宗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地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务,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深受老同志的爱戴,老同志们赞誉说:“郭玉春管活动站是我们的福气!”
    一、为老同志服务,再苦再累工作也要到位
    郭玉春热爱离退休干部工作,并把本职工作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常说,老干部是革命事业的功臣,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连命都豁出去了,现在我们为他们做些事情,苦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定要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让他们颐养天年。
    郭玉春给自己定下的服务标准是:“老干部有事随叫随到”,这使他成了最忙碌的人。
    一天半夜一点,熟睡的郭玉春被家里的电话铃声惊醒。一位离休干部的女儿带着哭腔说:“我爸肚子疼得很厉害……”郭玉春放下电话,立即打车赶了过去。半小时后,这位老干部被送到了齐铁中心医院急诊室。经诊断,老人患了急性胆囊炎,医生说:“如果再晚些时候送来,就危险了。”
    离休干部马玉田因身患胃肠呕血被转院到齐铁中心医院治疗。由于干部病房已满,一时难以入住。家属找到郭玉春,郭玉春马上来到医院与院方商量。经多方联系,了解到第二天有人出院,郭玉春就提前将床位预定下来。马玉田住院后,被确诊为脑出血,而不是胃肠呕血。由于救治及时,使马老转危为安。
    81岁的离休干部王文海,两次手术后身体非常虚弱,后来又得了胃病需要做切除手术。但当时医院血库库存不足,如果实施手术风险特别大;如果不手术,老人也有危险。王文海的女儿一时没了主意,就找郭玉春商量。郭玉春一边讲述“只有手术才能救老人”的道理,一边积极与血站联系了800cc血浆,还安慰家属不要着急,“如果血不够,就抽我的,我俩血型一样。”手术时,郭玉春一直守候在门外,结果,手术非常成功。王文海住院期间,郭玉春多次前去看望,还在病房里为老人过了生日,感动得王老父女不知说什么才好。老人病愈后逢人就说,自己能活下来多亏了郭玉春。
    多年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践,使郭玉春有了一个切身的体会:对老干部的事,要想到位、做到位,努力到位,而让老干部满意,才是服务到位的标准。据近十年的统计,他走访慰问的老同志多达4000余人次。
    二、为老同志解忧,难度再大也要努力争取
    郭玉春对离退休干部怀有深厚的感情,把老同志视为自家的亲人、自己的长辈,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之所需,他用无私的付出为老同志们分忧解困,被老同志誉为“贴心人”。
    随着老干部“两高期”的到来,定点医院原有的干部病床已不能满足老同志的需求。郭玉春看到一些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同志不能及时住院诊治,很是着急,于是,他深入老同志家中了解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提出了建立老干部家庭病床和在干部病房中确定两张老干部“专用床”的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医疗部门的支持。他协助医务人员走进了齐铁地区900多名老干部的家庭,并逐人做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医疗档案,使老同志就医具备了基础。对重病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同志,郭玉春及时协调院方,安排床位,使其尽快得到救治。许多老干部把郭玉春的电话存入手机“紧急呼叫”栏,他们说:“找120不如找郭玉春,120只把你送到医院,郭玉春却为你负责到底。”
    齐铁地区离休干部住在铁路沿线的就有300多人。他们当中有的与郭玉春不熟,有的根本不认识。但只要有事找到郭玉春,他没有不帮忙的。这是因为郭玉春为老同志办事有个“四个一样”原则,即熟人生人一个样,工作时间内外一个样,职责范围内外一个样,干部级别高低一个样。
    有一年夏天,乌兰浩特离休干部刘尚德由女儿陪同,到齐铁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查出了心房显颤,医生要求住院。父女俩没有任何准备,就找到郭玉春。郭玉春立即帮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又拿来了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在刘老住院期间,郭玉春多次前去看望。同病房的人都夸刘尚德的“亲戚”真好。
    郭玉春不仅关心老干部,也关心老干部的家庭。离休干部遗属吕宝兰在70岁以后,相继失去了丈夫、儿子、孙子和孙媳,一大家子人只剩下她和4岁的重孙子,靠每月100多元的抚恤金生活。郭玉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隔三差五到老人家里走一趟,嘘寒问暖,还经常买些鱼肉、青菜等食品带过去,每逢过年过节,郭玉春不仅为老人送去米、面、油和水果,除夕夜还送去包好的饺子。老人再也不感到孤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大家都说郭玉春找了一个“妈”。2004年春节,吕宝兰因患肺部感染,被郭玉春送到了医院,老人住院期间,郭玉春坚持天天到医院照料,直至老人痊愈出院。考虑到老人已90多岁的年纪,日常生活又没人照顾,经多方联系,郭玉春把老人安置到了一家条件较好的托老所,并坚持每周前去探望两次,还经常带着老人游览市容,直至老人去世。郭玉春对这位老人一直照顾了20多年,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20多年来,郭玉春为离退休干部解决的难事有多少,谁也数不清,他无怨无悔,用“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老同志一时为难”的实际行动,拉近了与老同志的感情。
    三、为丰富老同志的精神生活,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好
    郭玉春做离退休干部工作是用心去做的,他不仅关心老同志生活待遇的落实,而且关心老同志精神生活的需求,他把丰富老同志的精神生活,使老同志生活得更充实、更快乐,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0年前,老年大学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而一个基层企业的老干部部门办老年大学尤为困难。但郭玉春没有退缩,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学习取经和反复论证,在他的努力和组织下,齐齐哈尔地区第一所老年大学诞生了。布置教室、安排课程、聘请老师……他事必躬亲,用孺子牛般的精神默默地耕耘,使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目前,到这所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同志已达4595人次。
    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老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精神生活的愿望也显现出来。在各级组织的配合帮助下,齐铁组建了老年艺术团。老同志们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自娱自乐,非常愉快。在此基础上郭玉春又主动邀请艺术专家给大家上课辅导,结合铁路和老年人特点开展艺术创作,使艺术团的水平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
    多年来,艺术团先后创作并演出了120多个节目,参加演出230多场,举办专场演出近百场,有80%的节目是艺术团自己编创的。他们深入到老同志中和基层一线为干部职工进行慰问演出,陶冶了老同志的情操,促进了身心健康,传播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艺术团有许多节目获奖,其中舞蹈《渔歌》,曾在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中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及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演出中均获得金奖;赴香港参加“金紫荆花”老年艺术大赛,夺得三项大奖。表演唱《我的老伴最爱笑》,在2002年全国老年文艺汇演中获得银奖。中央电视台两次到齐齐哈尔采访了艺术团,并播放了五个专题节目。
    郭玉春20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老同志忘我地工作,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各级组织和老同志的赞誉。郭玉春多次被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哈尔滨铁路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老干部工作者”。1997年4月1日,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机关党委做出“关于开展向优秀机关干部郭玉春学习活动的决定”。2004年,被中国老龄委等五部委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