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老干部 ——记福建省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王素华

2016-12-30 10:3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829| 评论: 0

    海峡西岸、侨乡泉州,有一位在老干部中口碑极佳的老干部局长,她就是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王素华。王素华在老干部工作岗位工作16年来,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用在了为老干部作奉献上,辛勤付出,得到老干部的交口称赞。在她领导下,泉州市委老干部局1991年以来连续三次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集体”,她本人也先后荣获“省级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老年大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对老干部满怀真情
    王素华时时处处关心爱护老干部,她向老干部奉献的是一片片儿女真情。几年前,百源干休所一位离休干部回河北临城老家探亲休养,在年关突然病危,王素华急忙赶到河北探望,之后返回泉州,才五天又传来这位老干部去世的消息,王素华二话不说,再次赶到河北帮助料理丧事。时逢大年廿七,正值河北下大雪,高速公路封闭,她差点被困在临城无法回家过年。老干部的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临城县委老干局的领导更是赞叹不已,他们感叹说:“安置在泉州的老干部真幸福!”有几位在百源干休所和泉秀干休所的老同志先后去世,王素华利用晚上时间陪同死者亲属为老干部守灵,商讨如何处理丧事,每次都到深夜12点多在老同志家属的再三劝说下才离开。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二、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
    王素华满脑子想的都是老干部工作,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她十几年来一直忙忙碌碌,仿佛是一台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每年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召开局长办公会和机关干部大会,安排全年的工作,把一年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当事业与家庭、亲情发生矛盾时,她首先考虑的是工作。2005年上半年,她父亲患病在福州住院,她连半天假都舍不得请,每次都是利用双休日赶往福州照顾老父亲。老人家去世那天上午是星期天,她尽管明明知道父亲病情已经恶化,可为了赶回泉州参加一个涉老会议,还是忍着悲痛离开了,结果会还没开完,就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因这件事,她一直感到愧对死去的父亲。
    三、工作开拓创新、业绩突出
    王素华是个开拓型的领导干部,在她的领导下老干部工作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发展。一是认真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她从召开现场会入手,把点上经验向面上推广,建立了老干部工作检查制度,实行半年一自查,年终一检查,三年一评比表彰,并与领导责任相挂钩。并积极组织建立了离休干部医疗保健机制。目前,泉州市离休干部医疗保健机制普遍建立了起来,老同志非常满意。二是狠抓老年教育事业。在她的协调争取下,市老教委理顺了领导体制,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全市各级老年教育工作扎实推进,老年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示范校创建深入开展。目前全市已办各级老年大学(学校)2140所,市、县、乡三级建校率100%,入学率居全省第一。各级老年学校校舍面积达17.7万平方米。市老年大学已成为一所多门类、多学科、多形式的综合性老年大学。该校举办的地厅级老同志学习邓小平理论研讨班已历时九年。三是注重抓好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担任局领导后,她积极协调,争取支持,于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建成市老年活动中心、第二老干部活动中心。之后,她紧跟形势,在全市掀起了建设老干部(老年)活动场所的第二轮高潮。三年来市县两级活动中心新建面积近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600万元。现在全市共有活动中心(室)2600多个,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活动网络。四是认真抓好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王素华发现和培养了泉港区南埔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这个全国先进典型,并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县(市、区)作巡回报告,在全市老干部中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五是注重搞好涉老资源的整合。随着形势的发展,泉州市涉老组织和资源整合的问题日益突出,进行整合必然涉及部门利益的调整,甚至要得罪一些人。王素华以对党的老干部和老龄事业高度的责任心,不因一些人的反对而退缩,认真总结石狮、晋江市的模式,参照省内外各地的做法,提出初步方案,并逐个拜访市领导、老领导,积极协调涉老部门,征求意见,完善方案。2006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将泉州市老干部、老年活动中心成功整合,活动中心管理机构隶属市委组织部管理,由市委老干部局具体负责。活动中心对离退休干部、老年职工和老年人开放,实现涉老资源配置最优化。同时,泉州市建立了涉老组织联席会议,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直涉老单位参加,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动“老字号”组织优势互补,统筹开展工作。泉州市“关工委”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四、满腔热情为老干部服务
    如何让老干部共享泉州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他们满意,是王素华最操心的事情。她结合泉州市情,带着感情去组织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多年来,大至泉州每一项涉及老干部待遇政策的制定,小至每一位老干部的慰问,都浸透着王素华对老干部儿女般的真情。许多老干部说:“素华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我们没有想到的,她都为我们想到了。”
    王素华始终抱着“老干部地位特殊、待遇应当从优”的指导思想,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近几年,泉州市全面落实新出台的有关老干部待遇的各项政策:优先兑现老干部住房补贴;让离休干部与在职干部享受同样的福利补贴;提高无工作遗属定期定额补贴等。如今,市直和绝大部分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老干部公务费、生活补贴费。同时,王素华还积极倡导对老干部实行社会优待,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社会优待工作座谈会,逐年拓展老干部社会优待服务新领域。目前,泉州市老干部社会优待项目多达47项,老同志十分满意。一位老同志专门到市委老干部局登门道谢,紧紧拉住王素华的手说:“你们如此关怀备至,使我深感不安、感激不尽,衷心感谢党的好领导和你们这样的好干部。”
    老干部进入高龄期,最担心的是孤独、失助。为解决这个问题,王素华着力组织“三项活动”,排忧解难,让老同志切实感受组织的温暖。一是“五必访”活动。即老干部过生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遇到困难必访,家庭特困必访。二是为老同志“送温暖、解忧愁、办实事”活动。三年来,在王素华的协调和争取下,市、县两级财政拨款545.77万元用于春节期间慰问离休干部及其遗属,其中补助特困老干部278.52万元,为老干部办实事、好事200多件,走访慰问困难老干部及遗属2000多人次。市粮食局一位离休干部的遗属得了肝癌,因无钱支付住院费、医药费,准备放弃继续治疗,王素华得知消息后,一边分几次从局里拨出补助金近2000元,一边向市慈善总会争取3000元,及时送到老干部遗属的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市电影公司一位离休干部去世后,配偶没有工作,两个子女和媳妇又下岗失业,家庭经济一时陷入困境,连生活费都不能保证,王素华看在眼里,急上心头,几次奔走于文化系统下属单位,帮助寻找工作,解决了一家的生计问题。三是组织“青年志愿者情暖老干部”活动。王素华组织老干部局与团市委发动全市20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与200多名老干部结对帮扶。并协调在市直单位中开展了“走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的逐户走访老干部活动。
    五、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
    泉州市委老干部局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协作的班子,一个有战斗力的班子。作为班长,王素华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她十分重视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强、富有战斗力的工作队伍。坚持把好进人关。发现好的人才,想方设法帮助调入。如果是条件达不到的,即使有人说情也坚决顶住。这几年新调入老干部局系统任中层干部的有乡镇长、县区组织部副部长、中学校长,使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她坚持用感情留人。基层老干部局长工作表现出色的,王素华主动找当地党委书记、组织部长,建议予以提拔使用。在泉州老干部系统,不仅是工作人员对王素华称赞有加,就连工作人员家属也是赞不绝口。
    六、廉洁自律起表率作用
    尽管老干部局在外人看来是“清水”部门,但也有不少的钱财物需要经办。王素华对局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逢会必讲。十几年来,市政府投入资金,建设老干部宾馆、老年活动中心,修缮老干部活动场所,更新设备,总投入达4000多万元。王素华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凡是基建工程,坚持集体研究,按章办事,增强资金运作透明度,并指定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基建工程,自己从不插手。2003年春节,有一个包工头送了一大包土特产到王素华家,她知道后,马上叫驾驶员退还给这个包工头。在她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下,多年来,泉州市老干部局系统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