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敬老情 ——记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委 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于桂荣

2016-12-30 10:18| 发布者: 小懿| 查看: 593| 评论: 0

    她知难而上,敢于担当,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用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为老干部过上幸福晚年生活竭诚服务。她以儿女般的情怀,演绎着敬老爱老的动人故事,赢得了“好姑娘”的美誉。她就是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于桂荣。

倾心破解老干部工作难题

    2001年,于桂荣由县委组织部调任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老干部局局长。杜尔伯特县当时是国家扶持贫困县,正处于企业改革和经济转型期,历史包袱沉重。面对拖欠企业离休干部数百万元医药费、改制企业老干部服务管理不到位、活动场所设施简陋、老干部思想不稳定等各种困境,于桂荣带领全局同志深入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解决难题的突破口,奏响了“清欠”、“拉平”、“建制”、“提高”工作四部曲。

    为了解决拖欠老干部医药费问题,她向新一届县委班子揭实底,求帮助。县委领导非常重视她的建议,采取挤、挪、求、借等方法,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0多万元,一次性解决了历史拖欠的老干部医药费问题。“清欠”驱散了老干部脸上的愁云,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两费”落实,于桂荣撰写了《改革工作机制,长效解决“两费”问题》的调研报告,上报县委。经县委常委会和政府联席会决定,建立了离休费、医药费统筹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实行了离休费由财政包支付,医疗费由其原单位、主管部门和县财政包统筹,医疗由老医所包诊治,医药费由医保局包核销,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使老干部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经县委老干部局的积极努力,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离休干部同步调整提高,同时提高了企业离休干部的护理费、丧葬费、抚恤金和老干部遗属补助,使老干部深深地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解决好老干部生活待遇的基础上,于桂荣争取县里的支持,改造了中心活动室,将原来偏僻、简陋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置换成了位置优越、面积达2300平方米五层综合楼。她又求支援拉赞助,协调财政出资数百万元,为老干部建起800多平方米的室内门球馆,她还推动各乡镇扩建、新建了22个老干部活动室。如今,全县老干部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娱乐门类齐全,活动设施完备。每年都多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先后承办了“民族团结杯”全国门球赛、黑龙江省“杜尔伯特杯”门球赛。

倾情做老干部的好儿女

    于桂荣把每位老干部都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大庆市首创了“贴心卡”服务。全县老干部每人手里都有一张印有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照片、电话号码的“贴心卡”,有事能得到及时帮助。2010年,老干部田贵突发心脏病,通过“贴心卡”,工作人员连夜把他送到县医院,让他得到及时救治。事后,田老满含感动的泪水,把“敬老爱老,弘扬美德”的锦旗送到了老干部局。

    靠山种畜场的老干部王德良困难多,两个儿子患有智障,住在快要倒塌的干打垒房子里。于桂荣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积极协调有关单位,筹措资金,帮他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房。为了消除王老的晚年寂寞,她往返跑了80多里路,把自家的电视机送给王老。她还协调民政局,把王老的两个儿子送到了敬老院,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王老拉着于桂荣的手说,“我真是老来有福,这辈子都没想到还能住上砖房,看上电视,还解了我最大的心事。桂荣,你比我亲闺女还亲啊!”

    老干部沈志革得了直肠癌,没钱手术。正为难时,于桂荣打欠条作保,及时给老人做了手术。手术后,他对老伴说:“我死后,你别害怕,有困难就去找于局长,她会帮助你的。”

    老干部邓福去世后,遗孀张秀芬的子女成家另过,老人孤身生活,子女们都是下岗职工,生活入不敷出,对老人难以照顾。老人又十分要强,74岁了还做些寿衣、糊牙签盒维持生活,从来不向组织说出自己的困难。于桂荣感动之余,当起了老人的女儿。平时只要有时间就去探望老人,看看生活缺啥少啥。每到节日她都到老人身边嘘寒问暖,还给老人争取了特困救济金。

    于景云的家人和好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临终前的动人情景。那时,老人已经双眼紧闭,水米不进了。于桂荣来到老人床前探望。她坐到老人身边,轻声地呼唤着。听到她的声音,老人睁开双眼,执意地坐起来,于桂荣喂他吃饭,老人坚持着吃了几口,紧握着她的手说:“这饭我得吃,不吃就对不住你的那份心啊!”这仅仅是一例关怀老干部的事迹,她还为184名老干部送终。殡仪馆的员工说:“于局长是来殡仪馆最多的人。”

    吴夜明离休后住在齐齐哈尔,子女下岗,生活贫困。于桂荣多次走访慰问,还帮助老人解决了报销有难度的3800多元医药费。老人深受感动。新年到了,老人在贺卡上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您对离休老同志的关怀爱护,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谢谢!”还把“心怀老干部,党的好群体”的锦旗寄到了大庆市老干部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岗10年,于桂荣慰问老干部3200多人次,接待信访百余人次,解难办事300多件,被老干部视为自己的女儿,深情地叫她“好姑娘”。

倾力打造老干部工作者的新形象

    于桂荣忠于职守,她时刻牢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单位职工韩士军生活困难,突患脑出血,住进医院抢救,万余元的医药费使他家的日子雪上加霜。于桂荣在慰问之余协调方方面面,帮助解决了全部医药费。韩士军治病期间儿子婚期到了,于桂荣忙前顾后,尽心操持,帮着老韩的儿子成了家。老韩的儿媳远在200多里外的他拉哈镇教学,家里没人照顾。她就讲实情、诉苦处,通过苦口婆心地工作,把老韩的儿媳调到了县里工作。老韩说:“我不是本地人,家里的日子挺紧巴。于局长帮了大忙。我凑了1000块钱感谢她,可几次送去几次被拒绝。后来赶上过节,我让儿子买了几瓶好酒去她家,于局长硬是隔着门把我儿子劝回了家。这辈子摊上了她这么好的领导,真是三生有幸啊!”

    单位职工孙秉正的父亲住院治病期间,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多次探望,帮着解决医药费和家里的困难。2005年,他的父亲去世,一家人一下子手足无措。于桂荣带着干部职工全体上阵,帮助办理丧事,就连上香、烧纸、摆放祭品这些本该家人做的事她都承担下来。为了表示谢意,孙秉正给她买了一件羊毛衫,被她婉言谢绝。

    于桂荣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着一名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心思千缕皆为业;率先垂范,敬老爱老风气正”良好形象。在她主持工作以来,通过开展“比思想,看谁服务意识强;比学习,看谁业务素质高;比工作,看谁任务完成好;比服务,看谁受老同志表扬多;比联系,看谁交老朋友多;争当老干部贴心人”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十余年坚持不懈,带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清廉敬业的老干部工作者队伍。赢得了国家、省、市授予的一个个荣誉,她所在的老干部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全省标兵老干部之家。她本人也先后荣获黑龙江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大庆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这些荣誉和奖牌在“敬老、爱老、助老”的新风中打造,在老干部发自肺腑的褒扬声里闪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