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委老干部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活动阵地建设,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在助推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中发挥作用成效显著,帮扶青年科技致富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回良玉、刘延东、顾秀莲的重要批示。市委老干部局连续多年被评为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和省、市宣传调研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市委考核为优秀班子,全市老干部工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抓班子、打基础,建深怀感情、主动服务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老干部信的过”标准,着力建设一支能深怀感情、主动服务的高素质老干部工作队伍。一是加强学习,夯实思想基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大升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注重培养,提高综合素养。在全市老干部系统广泛了开展“三德三做”主题教育,即:“讲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尊老敬老的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在单位里做服务于老的好公仆,讲家庭美德,在家庭中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大力倡导“四心”服务和“三个珍惜”理念。即:“带着热心、诚心,奉献爱心、孝心。”“珍惜岗位,珍惜缘分,珍惜生活”,培养提高“六种能力”,在全市老干部工作者中掀起争当“政策通”、“活字典”的群众性岗位练兵热潮,并勇夺全省老干部工作政策业务知识竞赛第一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为我市颁奖。三是严格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建立首问负责、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和机关办公环境。 善谋划、强服务,做群众满意、实绩突出的老干部工作部门 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同志提出的“用心、真心、细心,关照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求为服务标准,精心谋划做好老干部工作。一是围绕中心,发挥老干部作用。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党员献策、专家献计、群众献言 ”三献活动和“我为‘十二五’规划献一计”活动,提出大量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受到省、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健全机制,狠抓“两个待遇”落实。建立健全了离退休干部“3+2机制”,做到了机制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保持了5个全省率先:一是率先建立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市本级财政支持资金累计已达6.22亿元;二是率先将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与机关离休干部完全拉平,实现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率先将离休干部全部纳入医疗统筹,市本级财政全部支持解决离休干部医药费;四是率先实现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多年无拖欠。五是率先建立帮扶机制,市本级财政每年拨付帮扶资金30万元,并经人大审议通过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制订出台了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帮扶工作具体实施意见,2009至2010年,共发放帮扶资金65.6万元。三是创新载体,深化为老服务。成功举办了五届老年艺术节,开办了远程教育网络、“重阳讲坛”、老年大学校报,让社区、村庄的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及时便捷的教育。 争先进、创一流,树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老干部工作品牌 一是老老牵手打造“夕阳文化”。依托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艺术团、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年体协等老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干部文化活动,并开展进厂矿、进社区、进农村的“三进”活动。举办了两届全省老年教育系统文艺汇演。市老年艺术团、老干部活动中心服饰艺术团分别荣获中国第二届老年艺术节服饰比赛金奖、上海“夕阳秀---携手青春走进世博大型综艺活动”比赛牡丹金奖和最佳舞台风采奖;市老年大学的老年艺术团在中国第二届老年艺术节合唱比赛中夺得金奖,“夕阳文化”品牌效应对全市老干部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2008年河北省老年教育工作现场会在石家庄召开,推广了石家庄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横向联合培育“爱心工程”。组织老干部开展 “学科学、育新人”活动。全市34074名老干部参与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人数12.7万人次,科技教育人数39.43万人次,法制教育人数85.6万人次,课外辅导24.8万人次,听课家长67.46万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探索建立的老科技工作者帮扶青年农民科技致富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工作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原副主任、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高度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刘延东均对此做出了肯定的重要批示。挖掘、弘扬井陉孤山感恩文化,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的“中国感恩文化节”,在国内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是因地制宜建设“思想阵地”。 目前,全市共有离退休党员36000余人,单建老干部党支部830个,单建党小组1063个。根据老干部党员数量多、居住散等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了老干部党建工作“四化”模式。即:党支部设置多样化,党员管理灵活化,组织活动社会化,发挥作用科学化。全市各级举办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95期(次),参加培训人员3118名。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重点开展了“四比四看”和“五评五议”活动。即:“比一比牺牲的战友,看一看自己的今天;比一比过去的岁月,看一看现在的生活;比一比当前的待遇,看一看自己的贡献;比一比思想境界,看一看大局意识”;评选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评选优秀老干部党员,评选先进老干部,评选发挥作用先进个人,评选“十佳百颗星”。使老同志们在忆往事,写心得,搞座谈的过程中进行“自助式”教育。2011年,又结合老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新了“五支队伍”、拓展了“五大阵地”,即创新老干部智囊队伍、宣传队伍、五老队伍、关心下一代队伍、维稳队伍,拓展老干部党支部、老干部党校、党员远程教育网、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五大平台。在全市老干部党组织和老干部党员中评选出了“十佳百星”,涌现出了一批杨善洲式的老干部优秀党员。组织了全省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巡回报告会。全省老干部及老干部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现场推介会在石家庄召开,观摩推广了石家庄经验。我市老干部王葆奇、张延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分别在全省各地市作巡回报告。 四是整合资源推进“四就近”工作。通过社区自建、上下联建、军地共建,全方位、多形式整合社区资源,各涉老部门协调联动,全面推进“四就近”工作,老干部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向精细发展,倾力打造“温馨服务”品牌。石家庄老干部工作敢碰硬、勇攀高、夺红旗,奋发努力、誓争一流,得到各级党委和广大老干部的一致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