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 真心诚意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回金生

2016-12-26 15:5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89| 评论: 0

爱岗敬业  真心诚意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回金生


    1998年,正是老干部工作面临离休干部“两费”拖欠严重、老干部工作矛盾突出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回金生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广大老干部的希望走马上任了。八年多来,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努力探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解决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使通辽市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干部工作一年跨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走在全区的前列。2004年市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全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被评为“全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局班子连续六年被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一、“我们不用再为‘两费’发愁了”
    “我们不用再为‘两费’发愁了”,这是在全市企业离休干部“两费”长期拖欠问题被彻底解决后,老干部奔走相告说的一句话。1998年1月回金生到任时,正值全市(盟)拖欠企业离休干部“两费”日益严重时期。到老干部局上访的老干部络绎不绝。从老同志的倾诉中,他感到要想打开老干部工作局面,必须从解决企业老干部“两费”问题入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下决心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在取得盟委、盟行署的支持后,他立即组织人员会同人事劳动部门,对全盟企业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情况展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各地各部门的调查资料汇集上来。为尽快向盟委常委会汇报,他组织有关人员加班加点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了有分量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使原哲里木盟委、盟行署在1998年6月出台了《关于解决全盟企业老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将全盟除农牧场系统以外的近千名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全部纳入各级社保;医药费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当这一消息在广大企业离休干部中传开后,用“久旱逢甘雨”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老同志们奔走相告,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一时间老同志们纷纷拿着锦旗到老干部局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其中一面锦旗上赫然写着“情系老干部,人民的好公仆”,这是老同志对回金生的最高奖赏和最真挚的评价。
    二、“是您使我父亲的生命得以延长”
    “是您使我父亲的生命得以延长”,是一名老干部子女对回金生说的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言。那是回金生刚来老干部局工作不久的一天上午,突然接到一名外贸企业离休干部子女的电话,哭诉其父病重,生命垂危,但因企业拿不出钱而住不进院。回金生放下电话立即赶到这位老同志家里,了解清楚情况后,又急忙赶到老干部所在企业。当听到负责人以企业困难为由不肯拿出钱时,回金生苦口婆心地给这位负责人讲老干部政策,做他的思想工作,要求他就是借钱也得让老同志马上住院,并郑重地告诉他:“如果延误了对老干部的治疗,你是要负责任的。今天不看到老同志入院,我们就不走了!”这时这位企业负责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派人出去借钱。当亲眼看到老同志办完入院手续进入病房接受治疗后,回金生才放心地离开医院。这时已过了午休时间,他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便又赶回局里处理其他工作了。通过这件事,回金生那种为老干部敢说话,敢碰硬,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执著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得到救助的老同志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的子女也再三表示感谢。当时有一位老同志亲自执笔写文章,赞扬这位一心想着老同志的好干部,《哲里木日报》对此事也作了报道。
    三、“工资要按月发,药费要及时报,护理费一分不能少”
    全市企业离休干部“两费”问题解决后,各国营农牧场拖欠离休干部“两费”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农牧场老干部及亲属来老干部局上访的日益增多。为了全面掌握各农牧场老干部待遇落实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回金生于2000年亲自带队,对全市17个国营农牧场进行实地调研。由于通往农牧场的交通不便、路况不好,每当遇到雨天道路泥泞时,他就下车和同志们一道帮助推车;遇到狂风大作沙土阻路时,他就毅然弃车步行,直到农牧场派车来接应。他这种执著精神和为老干部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不仅感动了农牧场的老干部,也使农牧场领导深深为之敬佩。每当回金生在老干部家中一边看着一身戎装、挂满功勋章的老同志的老照片,一边又看着眼前卧病在床、衣衫破旧、连吃饭看病都成问题的老人时,心情非常沉重,从内心深处感到作为老干部局长对不住这些曾经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同志!当听到老同志“我们不敢想医药费及时报销,更不敢想什么护理费,只要能按月给开支有钱看病就满足”的呼声时,回金生的心在颤抖,甚至热泪盈眶,他郑重地向老同志承诺:“离休费一定要按月发放,医药费也必须实报实销,护理费也一分不能少你们的!”老同志听到这话时,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们通过这位老干部局长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他们把解决“两费”的希望寄托在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干部局长身上。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完成了对17个农牧场的调研工作,带着老同志的重托,回到局里马上组织力量撰写了《关于国营农牧场老干部待遇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于依据充分,事实清楚,立刻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并决定从2001年起,将国营农牧场90多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全部纳入市社保;医药费全额纳入市财政或农管局财政预算。农牧场老同志多年的企盼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们纷纷打电话向市委老干部局、向回局长表达感激之情,有不少老同志也从此成了回金生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四、“我做梦都没想到市里领导会到牧铺来看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休干部已步入“双高期”,回金生认为,不能再让老同志上门找我们,要努力将坐等上访变为登门走访。在要求各旗县(市区)老干部局普遍建立走访制度,不断扩大走访范围的同时,市委老干部局也组成了五个走访小组,每年都深入市直和各旗县(市区)走访老干部家庭。回金生反复强调要通过与老干部零距离接触,将全市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弄清搞准,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几年时间内,回金生走遍了全市八个旗县(市区),每个乡镇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与老同志促膝谈心唠家常,不仅加深了与老同志的感情,也确实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有时为了到嘎查(村)和牧铺看望老干部,他不惜步行几公里。当他风尘仆仆走进牧铺时,老干部们往往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流下热泪,紧紧握着回金生的手,反复说着那一句话:“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市里领导还能到牧铺来看我,党确实没有忘记我们啊!”在老干部心目中,他不仅仅是一位老干部局长,他代表了党组织对老干部的关怀,为老干部带去了组织的温暖。
    五、“要想搞活老干部工作,就必须有创新意识”
    要想老干部待遇得到更好地落实就必须求真务实。“要想搞活老干部工作,就必须有创新意识,要想老干部待遇得到更好地落实就必须求真务实”,这是回金生经常说的一句话。随着全市老干部生活待遇的全面落实,在认真坚持老干部政治待遇八项基本制度的同时,他还狠抓了老干部党组织建设、老年大学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全市先后建立了3个老干部党委、7个老干部党总支、249个老干部党支部。陆续建立起了9所老年大学。8个旗县(市区)和市直单位普遍建立了老干部革命历史功绩展览室。全市老干部活动场所室内外建设面积分别达到了4万和21.5万平方米,走在了全区前列。考虑老同志处于“双高期”,为切实满足老同志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老干部身心健康服务的工作理念,2005年他提出了实行“五上门、四服务、四号码”工作制度。五上门:为老干部送书、送报、送杂志上门;送文件、送信息上门;送党委、政府的慰问信或慰问金上门;送生日贺匾、蛋糕、鲜花上门;为老干部举办金婚、钻石婚庆典送贺礼上门。四服务:老干部工作部门不断扩大走访范围,强化协调服务;老干部所在单位经常联系老干部,提供具体服务;老干部所在社区(嘎查)实施日常应急服务;老干部亲属做好贴身服务。四号码:保证每位老干部手里都有老干部局和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有所属单位的电话号码;有所在社区(嘎查)值班室的电话号码;有医院急救电话号码。“五四四”工作制度的实施,使老干部日常管理与服务日臻完善,受到广大老同志的普遍欢迎。每当回金生带着鲜花、蛋糕和生日贺匾来到老同志家时,听到老干部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平生第一次由组织上给我过生日,感谢党组织、感谢老干部局想的这么周到。”
    六、“团结出成绩,正派出公道,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团结出成绩,正派出公道,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回金生经常这样告诫大家,并首先从自身做起。局班子成员由蒙、汉、回三个民族组成,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以团结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的思想深植于每个班子成员心中。其廉政建设更是有口皆碑,使全体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甘于奉献,争做老干部贴心人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学习”,这既是回金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全局同志的要求。他亲自布置和主持局系统中心组学习,要求机关党支部坚持每周学习雷打不动,并做到带头参加。并通过抓“三讲”教育、警示教育、“树组工干部形象”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不仅使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得到增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
    这就是回金生,他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情操、清正廉洁的领导风范、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不仅深深地感染着全系统干部群众,更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