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 责任 义务 ——记山西省运城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相生勤

2016-12-26 15:5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91| 评论: 0

感情  责任  义务
——记山西省运城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相生勤


    相生勤担任运城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团结带领一班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热情服务,全面推进各项老干部工作,在古老的河东大地上,谱写了一篇篇尊老敬老爱老的新篇章。2005年底被评为“山西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一、清理拖欠,建立机制,确保老干部生活无后顾之忧
    2001年3月相生勤走马上任时,全市拖欠老干部“两费”近2000多万元。有一个县拖欠离退休费高达8413万元。老干部意见纷纷,情绪波动很大,强烈要求和领导对话,多次到上级部门上访。
    对此,相生勤和他的一班人都感到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压在了肩上。他焦急万分,寝食不安,思谋着清欠办法。首先向市委汇报了情况,取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当时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两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书记、县长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组织“攻坚战”,全力清欠,从而在全市形成一种高压态势。随后,市委老干部局全体人员深入县里,由副局长带队,组成督查组,分片蹲点,以不清拖欠不收兵的决心和行动,督促检查。
    相生勤还亲自打电话,督促建立保障离休干部“两费”的“三个机制”。他亲自到最贫困的县召开了老干部座谈会。当时,个别老干部和县委的对立情绪比较大。相生勤就推心置腹给老同志做工作,消除了老干部的不满情绪。县委、政府采取多种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清理老干部的“两费”拖欠。
    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市“两费”清欠任务完成得比较快,至2004年底基本完毕。同时,市县两级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全部建立,并逐步实现了规范运行。
    在平常,相生勤给人的印象总是从容沉稳、低调谨慎,然而一谈起老干部晚年生活的窘困,他就非常激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对于每一名在职人员来讲,关心照顾老干部的生活,要像孝敬自家的老人一样……”2005年春节期间,当他听到有些县个别离休干部家庭生活困难时,立即倡导局机关全体人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并带头捐款,表达心意。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捐款5000多元。随后专程给老干部送去了年货、慰问金,感动得老同志热泪盈眶。
    二、与时俱进,创新方式,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
    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后,相生勤和班子成员深入到基层单位及老干部中间,了解老干部政治待遇的落实情况。在调研中发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别老同志的思想有跟不上形势;二是有的单位存在着重视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而忽视政治待遇落实的现象。
    局领导一班人敏锐地感到,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不到位,直接关系着全市的稳定大局,非抓不可了。经市委同意,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老干部政治待遇落实工作的意见》,从提高认识、坚持制度、完善工作、加强领导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考虑到市直单位老干部级别比较高,影响大,落实好他们的政治待遇,无疑会对各县(市、区)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相生勤和一班人多次到有关部门协调联系,精心构建起市委、市政府和老干部联系、沟通的桥梁,确保了市委、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到老干部的心声,老干部也能够随时听到市委、市政府的声音。
    相生勤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作为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他担任“争创先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领导组组长,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的要求,强化、规范全市300多个老干部党组织建设。他深入到南风集团搞调研,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企业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南风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被省委、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相生勤不仅头脑清醒地抓大事,而且还心细如丝地办实事。有的老干部想发表撰写的回忆录,他马上指定工作人员到老干部家里帮助润色、修改,亲自联系出版社予以刊载。一次,一位老干部向相生勤反映本月没有按时收到《山西老年》杂志,他接到电话后,就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及时送过去。这位老干部感慨万分:“想不到生勤局长把我的小事这么当回事!”
    现在,全市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老干部思想统一,积极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余热。
    三、全力推进阵地建设,创造条件丰富的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相生勤和班子成员按照省委《关于加快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意见》的精神,及时把活动阵地建设摆上了工作日程。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相生勤风尘仆仆地奔波于河东大地,和老干部局的其他同志一道,多次到县里协商研究,争取县委、政府领导对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2003年新年伊始,伴随着扑面而来的和煦春风,全市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喜讯连连——河津、芮城、临猗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陆续开工,稷山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也被列入县委当年要办的十件实事。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相生勤就会深入到工地,协调、帮助基层攻克难关。一个县在活动中心建设中出现资金短缺,工程“卡壳”后,他立即和县委书记、县长联系沟通,取得了支持,县财政及时追加了后续资金,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运城市大规模、上档次的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呈现出空前的强劲势头,引起了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高度重视。2004年7月,在运城市召开了山西省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现场会,省领导对运城市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河津等七个县(市、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先后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各县市区逐步开办了老年大学,使老干部的学习、娱乐条件日臻完善。2005年4月,在芮城县召开了全省老年大学经验交流会。现在,门球队、老年书画研究会、“关工委”等组织纷纷在活动中心“安营扎寨”,老同志的文娱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活动中心练身子,老年大学换脑子,回到家里抱孙子”,已成为运城市老干部生活轨迹的真实写照。
    四、带好班子,领好队伍,为搞好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相生勤始终重视班子和队伍建设。他作风民主,胸怀坦荡,遇事开诚布公,能够及时和班子成员通气、协商,注意发挥每一位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班子成员心齐、气顺,团结得像一个人,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得心应手。
    市局坚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请教授、专家讲课、辅导。2005年7月至9月,安排部署了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百日业务知识竞赛活动,编印了《老干部工作政策实用问答》小册子,印发了配套复习题,分片进行了综合考试,使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省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相生勤经常告诫年轻人员,要珍惜时间,多掌握一点知识,多学一点本事。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特意安排专款,给各科室配备了电脑,开通了宽带,为大家工作、学习提供了方便。
    相生勤在生活上十分关心同志们。谁有什么困难,只要他知道,总是尽心竭力给予帮助。在机关,既是领导,更像一位兄长。一位朔州籍同志父亲去世后,他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千里迢迢,驱车赶到塞北,表示慰问。他真诚和同志们相处,将心换心,因而赢得了同志们的尊重、信任。整个局机关凝聚力强,战斗力强,为老干部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受到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几年来,相生勤团结带领一班人,本着“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目标,把每一天都作为新的起点,不知疲倦、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将一腔热情和全部的精力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党的老干部事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