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奉献暖桑榆 ——德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邱连军先进事迹 邱连军,男,1967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德城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自2011年5月担任老干部局局长以来,该同志始终坚持以“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为目标,牢牢把握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工作主题,以政治引导、组织凝聚、志愿服务、作用发挥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老干部工作体制和机制,深入组织开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全面提升老干部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12月德城区委老干部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增强政治意识,让老干部老有所依 该同志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不断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使广大离退休老干部成为关注、理解、支持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是以党支部为依托,增强老干部政治觉悟。指导离退休干部在集中居住地、活动学习场所、兴趣爱好团体等建立了48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帮助选优配强了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使老干部政治上有依托,组织生活上有依靠。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意见》,在工作中经常深入各基层老干部党支部、老年组织和老干部中,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坚定理想信念,防止参加非法宗教迷信活动。开展“五个好”党支部评选活动,提倡老干部在党组织内部开展互助关爱、传递温暖活动。每年“七一”前夕,在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让每位老同志时刻牢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二是以老干部为依靠,促进党支部作用发挥。充分利用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每年通过组织老干部参观全区重点项目和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畅通老干部建言献策渠道,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出智出力,进一步激发广大老干部关注发展、参与建设、发挥优势、再做贡献的热情。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老干部围绕城市建设、教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36条意见建议,切实发挥了老干部正能量。在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东方家园社区推进难度大。社区党支部积极鼓励老干部发挥余热,在农机厂退休干部魏世岭的带领下,30名老干部分头行动,两天走访了农机厂宿舍全部住户,改造同意率达到了100%。 二、提高思想认识,让老干部老有所学 该同志紧紧围绕老干部“老有所学”目标,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党校为载体,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搭建三大平台,切实提高了老干部的幸福指数。一是搭建学习平台。把离退休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中,始终凝聚和带领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理论成果和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为每个党支部配备指导员,亲力亲为制订学习计划,安装投影设备,定期组织各类学习讨论、政策宣讲,对不能参加活动的老干部送学上门、送教上门,老干部参学率达到90%以上,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搭建活动平台。为实现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服务,多方争取支持,在社区建立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活动室、聊天室、图书室20余处,根据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和才艺特长,指导建立了各类老干部文体娱乐队伍,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老同志,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南关、丰华社区组建的老干部艺术团,南龙社区的弘艺京剧团,每逢节假日就义务为辖区居民演出,为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欢乐。三是搭建传播平台。今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区老红军袁美义精心制作了《擎红抱香》专题画册,受到了领导和老干部们的称赞好评。他及时发现、总结群众身边的优秀老干部志愿者典型,定期组织“五老”志愿者、老兵志愿者等进学校、赴社区、下乡村,展示老干部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涌现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冯良才,全省优秀巾帼志愿者、全省“五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孙庆华、王秀英等同志,他们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落实保障机制,让老干部老有所享 多年来,凭着对老干部事业的热爱,邱连军同志用心、用情、用行动为老干部排忧解难。一是推行权益保护调解新模式。在全省首创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引入到老干部权益纠纷化解工作中。2013年联合区司法局成立老干部权益保护调解委员会,选聘有法律专业特长的老干部,组成法律调解志愿服务队,为离退休干部和居民义务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每月18日为“社区学法日”,每周二在社区现场办公,接待居民法律咨询。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对该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严格落实生活待遇。争取财政支持,解决机关、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问题。2015年为离休干部定点医院一次性解决老干部特殊医疗费460万元,实现了异地居住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建立“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协调德州市立医院增设老干部病房,定期健康体检,逐一制定保健方案。三是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坚持住院必访、丧事必访、困难必访、节日必访的“四必访”制度。每月通过安排局工作人员义务送《老干部之家》等杂志的方式加强与老干部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生活精神状况。在老干部居住密集的社区设立“爱心通”助老服务应急呼叫系统,老干部有急事时,按住“爱心通”手机按键2秒钟,即可获救。组建了一支800余人的“爱心助老队”,义务为老干部提供生活料理与家政服务。由于服务保障到位,从未发生老干部上访事件。 四、发挥优势特长,让老干部老有所为 积极引导离退休老干部利用自身经验和阅历优势,发挥余热,永葆对党的忠诚和奉献。一是构建服务网络。在全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人才信息库,各镇、街道办事处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构建了以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为主导、党支部为核心、社团组织为补充的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想法设法发挥老干部优势,搭建服务供需平台,把老干部所能所愿与社区群众所需所盼相结合,切实提升老干部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目前已建立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伍22支,成员1150余人。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为使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持续性,他不断探索建立各项激励制度,激发老干部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发放“时间储蓄证”,通过日计分、周核实、月汇总、季公示,储存服务时间。志愿者本人及家人在需要服务时,可凭证申请社区特色服务。当前,各社区老干部志愿者队伍提供、支取时间累计达数万小时。在全区各社区推行志愿者“星级化”管理,每100小时晋升一级,对不同星级的志愿者授予相应徽章。开展老干部志愿者“传帮带”工程,由新、老志愿者结成“志愿1+1”服务对子。岔河社区老干部志愿者与德州学院青年志愿者以“五老”为主,每季度开展“大手牵小手、老少共建”联合服务活动。三是拓展服务内涵。该同志积极协调民政、卫计、教育等部门在社区成立老干部调委会工作站、四点半学校、治安服务队、医疗服务队等专业组织,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生活服务、邻里互助等诸多领域。注重把无形的服务有形化、品牌化,有效发挥老干部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指导创建了“霞光红”、“真情服务365”、“党旗传温暖”、“社企心连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2015年6月,德州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德城区召开,现场观摩、交流经验,切实扩大了老干部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丰华社区“霞光红”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空巢、孤寡、特困老人开展送时服务、志愿陪聊等活动,社区老干部志愿者在孙庆华同志的带领下手工制作环保购物袋,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理念,多年来制作和发放购物袋及宣传材料万余份。为传承红色基因,丰华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在社区修建了以党的光辉奋斗历史为主题的红色大院,使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受教育。南龙、新四合、于赵等社区建立“四点半学校”解决困扰社区家长的小学生放学早无人看管的“四点半难题”。长乐社区志愿服务队通过义务办黑板报的形式传播正能量,30余年不间断,社区8块黑板每年合计出板报千余期。 “春风化雨暖夕阳,甘为桑榆晚年乐”,这是对邱连军同志的真情写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老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全区老干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共德州市委老干部局 2016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