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朱琳

2016-12-23 16:18| 发布者: 齐鲁风韵| 查看: 1950| 评论: 0|原作者: 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

朱琳同志先进事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朱琳同志的工作格言,也是他从事老干部工作14年来的真实写照。朱琳同志时刻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用行动诠释着这种人间大爱,赢得了老干部的交口称赞。朱琳同志曾五次获得枣庄市委嘉奖,三次被市中区委记三等功、两次嘉奖;2013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记三等功,2014年被市委、市政府记老干部工作二等功。区委老干部局先后被评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树形象

     朱琳同志先后在乡镇、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等多个岗位工作过, 2003年任区委老干部局局长,他深知老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做好这项工作是维护工作大局的需要。当时全区共有离休干部161名,而局工作人员只有4人,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很多工作朱琳同志都亲力亲为。为尽快全面掌握全区老干部的情况,朱琳同志白天一家一户地走访,了解老干部身体、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晚上研读离退休干部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他几乎翻遍了所有的老干部政策资料,很快便成了老干部工作的行家里手,解答老干部咨询、理解方针政策已然得心应手。此后,只要有老干部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文件出台,他都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14年来,朱琳同志始终对老干部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和赤子般的爱心,把做好老干部工作作为自己的天职,永远把老干部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对待自己则一切从简。走访北京、上海易地安置的老干部,他只挑最经济实惠的快捷酒店居住,从不要差旅补助。每逢中秋、春节,朱琳同志总要亲自到老干部家中走访,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而自己在老家的父母却来不及去探望,朱琳同志把对父母的爱加倍献给了老干部。

倾情服务,排忧解难暖人心

    市中区不少离休干部原单位属于企业,他们的离休费等待遇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很大,造成部分老干部心理不平衡,朱琳同志了解情况后,立刻赶往老干部家中,进行开导安抚。收到上级有关政策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离休干部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享有同等待遇。

    离休干部年龄普遍较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养老费用是他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朱琳同志上任后,努力解决历史遗留拖欠,严抓“三个机制”的落实,十几年间“三个机制”运转正常,保障到位,从未出现一次拖欠,各项增资政策都及时落实。为让老干部就近得到照顾,朱琳同志又带领工作人员创新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发放亲情卡、设立亲情岗、结对帮扶”等措施,特别是对独居、空巢离休干部实行近邻结对制度,由社区党组织委托1-2名近邻,坚持每天一敲门、一见面、一问候,随时了解掌握老干部的生活起居情况,为离休干部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2010年全市社区服务老干部现场会在市中区召开,这种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广。

前瞻思维,阵地建设强组织

     早在2005年,朱琳同志就敏锐地觉察到随着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必须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统筹管理起来,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那时全国也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为推进这一工作,朱琳同志在全区深入开展调研,并带领老干部局、镇街分管同志到上海、浙江、青岛、潍坊等地学习取经,结合市中实际进行前瞻性思考,于2012年成立了枣庄市首个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成立以后,为规范完善党组织建设,市中区又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开展了“老干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和“老干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实行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委员联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每位党工委委员联系七八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指导督促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工作。实行了季述职制度,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小组长每季度向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述职,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每季度向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述职。实行了镇街党支部书记集中学习制度,开辟专门场所设立镇街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集中学习室,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服务,确保每季度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对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述职会议和集中学习活动,朱琳同志无论多忙,都要挤时间亲自参加,老干部很受鼓舞。各项措施逐渐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效果显著,受到老干部们的肯定。

搭建平台,文化养老献余热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朱琳同志细心地发现老干部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老干部工作应该由物质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朱琳同志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尤其是薄弱的乡镇老年教育,他提出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老年大学教学点要广布全区。经过规范,城区老年学校新开设了电脑应用、中医保健等课程,各镇街都成立了老年学校,开设种植、养殖等课程,较大村、社区都设有老年学校教学点,受到全区老年人的喜爱,在校学员达到上万人,镇街老年教育走在全市前列,全市乡镇老年教育现场会议在市中区召开。

     为满足老干部文化活动需求,朱琳同志多方协调资金对原老干部活动场所进行了搬迁改造,投资200余万元改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购置电脑,开设网上阅览室,建成高标准的老干部门球场,更新健身器材,软硬件设施都得到提档升级。在全区开展了“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年活动”,各级累计投资600余万元用于活动场所建设,各单位老干部活动场所有了明显改观,老干部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为真正使老干部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朱琳同志更是煞费苦心,在街道社区成立文化养老服务中心,他鼓励老干部更多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千方百计为老干部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在朱琳同志的带领下,全区共有26个老干部社团组织,9个老干部志愿组织,活跃在各类文艺活动中,极大丰富了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市中区文化养老工作引领全市老干部工作潮流,枣庄市首届老干部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市中区举行。

     朱琳同志主持老干部工作14年来,和老干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组织上先后三次想把朱琳同志调整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都被他婉言拒绝,他深情地说:“在我心里,老干部早已成为我的亲人,永远舍不得离开他们!”全区每位老干部的一颦一笑都时刻牵动着朱琳同志的心,他将继续为爱与责任前行。

 

中共枣庄市委老干部局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