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市古蔺县老干局副局长张儒明

2016-12-23 16:09| 发布者: 家网编辑政尺| 查看: 2070| 评论: 0|原作者: 泸州市古蔺县老干局

八年平凡坚守唱响“夕阳红”

张儒明

 

    20163月,古蔺县老干局副局长张儒明收到了中共泸州市委组织部、中共泸州市委老干部局为他颁发的“泸州市老干部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怀着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一片赤诚之心,这已经是张儒明坚守平凡岗位、谱写奉献篇章的第八个年头了。

    八年来,他始终坚持每月定期组织老干部开展政治学习,引导老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八年来,他把每一位老干部当作父辈、看作亲人,成为组织关心回馈老干部、传递温暖与热情的桥梁纽带;八年来,他始终围绕市、县中心开展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送学上门:为老干部的精神而感召

    张儒明说,虽然离退休干部工作平凡,但其中也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令他印象深刻。

    前不久,张儒明去医院看望91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魏少周,并带去组织的关心和慰问。躺在病床上的魏少周眼含热泪,为自己不能亲自到单位缴纳住院后的党费表示歉意。感动张儒明的还有去年去世的离休干部路培成,2014年,正是由于坚持亲自到单位交党费,路培成不慎在途中摔伤,从而卧病在床直至去世。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在张儒明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张儒明经常说,做老干部工作的这些年来,时常被老同志们对党的忠诚和信仰所感动,自己一定要全力为老同志们服好务,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充分发挥余热。

    每月15日,是古蔺县委老干部局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的日子,八年来,张儒明始终坚持与老干部们一起学习。随着离休干部逐步迈入高龄、高发病期,能够亲自前来参加学习的老人越来越少。一面是老同志们学习热情高,一面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怎么办?张儒明又在“送学上门”活动中忙开了……最近,他又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老干部们共同进步提高。

    “全县90%以上的老干部家,张儒明同志都亲自走访过。上门送资料、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他把老干部当做父母,真心相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古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杨晓燕说。

强化探索:打造办实事解难事平台

    “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古蔺的发展离不开老干部曾经的付出,我们绝不能忘记老干部的历史功绩,为他们服好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张儒明说。

    坚持“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工作原则,张儒明从不忽视老干部寄来的每一封信、提出的每一个诉求。为此,张儒明还专门探索建立了“3331”诉求服务平台,专门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3331”即通过电话受理、座谈了解、见面沟通三种途径,收集生活照顾类、“两个待遇(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类、建言献策类三类问题,落实老干部居住地相关单位、老干部所在单位、老干部局三方责任,给出一个满意答复。牵头成立了由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组成的古蔺县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整合各涉老单位资源,从而快速帮助老干部解决好有关诉求和问题。

    201510月,县林业局离休干部成其云反映自己的探亲差旅费、书报费都没及时按规定予以报销,为县上写回忆录的稿费也没收到。张儒明得知后,拿起成老的报销单据,立即与县林业局衔接,不久就帮助解决了这些问题。成老事后专门打电话向张儒明表达感谢,他说: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同志,办事认真负责,能够及时为我们老同志办实事。

    20166月,接到牟天禄、成其云、王开禄、罗应玉等几位企业离休老同志反映,他们从去年按政策该增加的山区津补贴还没落实,张儒明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社保局领导作了衔接,7月份社保局就落实了企业离退休干部们的山区津补贴。对此,几位老同志专门来到老干部局办公室当面表达感谢之情。

    “3331”诉求服务平台自成立以来,共走访和接待老干部信访98人次,召开座谈会27次,收集问题和困难189件,采纳老干部意见建议5条,解决住房、医疗、报销等问题38个,组织社区为老干部提供服务150余人次。

    张儒明还撰写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组织起草了《关于建立老干部帮扶机制的报告》,报送县委并得到肯定与支持。从2012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5万元作为离退休干部帮扶基金,帮扶困难老同志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已使用10余万元帮助42名老干部度过困境。

    “他能将每一位老干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生活上关心照顾老干部!”退休干部郑启坤说。

聚力发展:引导老干部为扶贫攻坚增添正能量

    古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和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贫困人口多,程度深,精准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作为老干局驻村帮扶工作组的组长,现年53岁的张儒明,坚持每月深入贫困村8-12天,全面了解贫困户动态信息,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考虑到长龙村缺产业、基础差,张儒明为良晏公路硬化2.6公里路面争取到2万多元资金,同时多方筹措资金8000元,购买鸡苗550只,送到贫困户家中。现在,这些扶贫措施“落地开花”,贫困户收入不断增加。  

    结合老干部工作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新要求,张儒明还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的组织优势,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我为革命老区发展献计献策”等活动,积极动员广大离退休干部投身到全县脱贫攻坚事业之中。

    通过张儒明的有效组织,古蔺县涌现出一批热心开展帮扶关爱活动的老干部。在“朝阳工程”活动中,蔡本厚、王国银等老干部四处奔走呼吁,动员单位、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12.5万元,为全县200名中小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在“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中,朱文国、张春元等老干部克服重重困难,筹集资金218.15万元,资助了454名困难大学生。在今年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蔡本厚、王国银等老干部又在全县38所中学开展“我为扶贫奔小康作贡献”教育实践活动。老干部们还为古蔺县的农业、交通、教育、城市建设等献计献策12条,有的已转化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张儒明和老同志们一起,将对古蔺家乡的情和爱,化作一片夕阳红,给贫困以希望,给青春以搀扶。

    所以张儒明总是说:“自己的这8年,很平凡,但是很有意义,很值得!”

  张儒明:到泸州医学院看望住院离休老干部郭希伦

    (转载请注明出处)


泸州市古蔺县老干局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