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西桂林市委老干部局安置科科长刘凌波

2016-12-23 13:58| 发布者: 齐鲁风韵| 查看: 865| 评论: 0|原作者: 广西桂林市委老干部局安置科

老同志的贴心人

——记广西桂林市委老干部局安置科科长刘凌波

 

     刘凌波,男,1970年出生,现任桂林市委老干部局安置科科长。他199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老干部工作近26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干部工作战线上的老兵,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二十多年来,他总是积极主动地为老干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被同事们誉为老干部工作的“活字典”, 被老干部亲切地称为老同志的“贴心人”。

钻研政策,做老干部工作的明白人

     老干部工作虽然没有高深的技术含量,但要做好工作,仅仅全面掌握老干部政策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才能对解决老干部的问题有的放矢。老干部“两个待遇”涉及到方方面面,如组织生活、政治学习、工资福利、医疗保健,甚至家庭琐事、邻里纠纷等等,事无巨细又面面俱到。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刘凌波熟练掌握了老干部政策,随时解答老干部提出的问题。他与卫生局、医院、人社局、财政局、企业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老干部 “两费”落实、医疗费开支等情况。经常性地走访单位和老干部,特别是对企业离休干部给予更多的关注,对老干部的情况了然于心。

    安置科是老干部信访工作的窗口,刘凌波很好地利用这个窗口,为老干部解疑释惑,让老干部宣泄怨气,向老干部传递正能量。一位老干部由于对政策的理解偏差,要求提高政治待遇,并长期反复向各级组织提出申诉,由于不符合政策规定,未能得到解决,有时情绪比较激动,听不进任何解释。刘凌波每次接待,都能笑脸相迎,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使老同志心平气和愉快地接受,还说:“虽然我对政策规定有意见,但我对你小刘没意见。我们吵归吵,但我们还是好朋友”。有一位老干部老伴去世的早,独女在国外工作。长期的独居生活造成性格有点孤僻。有一天他的女儿从国外打电话给刘科长,说她父亲的电话打不通,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刘科长放下工作立即登门看望,原来老干部只是睡着了,没听见电话。这样的事情很多,刘凌波热情、诚恳、认真的工作作风得到老干部的肯定和称赞,他的手机全天候向老干部开通,随时保持工作状态,寄托着老同志们的信赖。

真情投入,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不只是一句空洞的话,这关系到每一位老干部的切身利益。一旦发生“两费”拖欠问题,对老干部本身及其家庭将造成极大伤害,安度晚年也将无从谈起。每当接到老干部对这类问题的投诉,刘凌波都坐立不安,食不甘味。他知道,每一个拖欠的案例都是棘手的,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一味地指责企业,施加压力,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只能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分析,引导企业想办法,找资金,尽快缩短拖欠周期才是解决的办法。有些是停产停业,有些是资金周转不灵,有些是债务纠纷等等。为处理好这些问题,刘凌波积极协商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了老干部的后顾之忧。一位老干部对他说:“刘科长,你对我们的事可没少费心,我想送你一件军大衣,是转业时部队发的,我没舍得穿。我估摸着你在外面跑前跑后的用得着。”看着这位朴实而又善解人意的老干部,刘凌波婉言谢绝了。他动情的说:“您的信任就是对我的最高的奖励!有您的信任,再难办的事我都要去做!”

化解难题,做老干部的代言人

     桂林市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但就经济基础来讲,却相对比较薄弱。老国有企业多,负担重。在落实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方面压力比较大。由于企业改制的进度不一致,提取离休干部的安置费用差距很大,很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负担比较重。按政策规定,只有特困企业才能享受财政补助,其他企业只能自己负担。因此,企业拖欠离休干部“两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部分企业离休干部到处上访,有些老干部颇有怨言,后悔自己落户到了企业,甚至有过激的言论。针对这种情况,刘凌波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协商,形成了专项调研意见上报市政府,对改变企业离休干部分散安置、分散管理的模式,解决企业改制时安置费提留差距,减轻企业负担,确保离休干部生活补贴的按时发放,社会医疗保险费按时统筹缴纳起了关键作用。一位企业领导感激的说:“我们企业的负担很重,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我们企业送来了及时雨!”现在,桂林市由财政负担的企业离休干部占企业离休干部总人数的80%,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反映多年的大难题。

     桂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易地安置和长期在外省居住的老干部来说,享受居住地的同等医疗待遇是他们的普遍要求。为此,刘凌波经过大量的调研,与人社局、财政局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形成了一致意见,同意对易地安置和长期在外地居住的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用参照当地的报销标准执行。易地安置在杭州的离休干部王阿姨说:“我是支援三线建设去广西工作的,现在和家乡的老干部一样报销医药费,我真正找到在家的感觉。”

     刘凌波能够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争取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的鼎力支持,不断巩固财政支持机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十多年来,刘凌波就是这样在老干部工作战线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从一个年轻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老干部工作的“老黄牛”。他视老干部如亲人,把老干部工作当事业干。因为成绩突出,刘凌波同志连续三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记三等功。

刘凌波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