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市委老干部局

2016-12-23 09:45| 发布者: 齐鲁风韵| 查看: 1209| 评论: 0|原作者: 余姚市委老干部局

“特”的优势组织引导老干部发挥正能量

——记中共余姚市委老干部局


     余姚现有退休干部8017名,离休干部207人。近年来,余姚市委老干部局认真落实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一手抓服务管理,一手抓组织引导,做到了让老干部满意,党委政府放心。局多次被评为余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单位、市民主评议机关表彰单位、市直机关服务型示范党组织,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浙江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始终牢牢把握思想引领这一前提,坚持用“党”的理论凝聚武装

     更加突出思想政治引领。依托市委党校、老干部党校,每年组织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近五年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6期、市级老领导读书会6期、老干部通报会22次、政治理论辅导报告16次、召开座谈会25次、组织市级老领导和离休支部书记 “走、看、促”活动43次。推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每月23日“党员组织生活日”制度,还坚持为老弱病困特殊对象上门送学。

     更加注重离退休支部建设。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今年8月成立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具体抓好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按照“便于老干部参与、便于活动开展、便于服务管理”和“情趣相近、居住相邻”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市老年大学建立临时党支部,城区15个社区建立临时党支部,舜辰老年公寓设立老干部学习教育点,部分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建立党小组,初步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员“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社会”区域化党建格局。注重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深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倡导“一支部一亮点”、“一党员一旗帜”,树立8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点,探索建立11名在职党员干部担任老干部党建联络员制度。

     更加强化党政统筹。市委市政府将老干部工作纳入市委重大事项酝酿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委常委会议重要议程;纳入全市党建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及评比表彰督查;纳入市财政经费优先保障。坚持每年召开市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每年出席全市离退休干部迎春团拜会、每季度向全市老干部通报情况、陪同参加市级老领导每两月一次就近考察、每季度参加市级老领导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重大节日上门走访慰问、生病住院及时看望,市委组织部长每半年深入老干部局调研等八项制度。重视老干部学习活动两大阵地建设,规划新建市老年大学楼1.3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4亿元。

二、始终牢牢把握服务大局这一核心,坚持用“特”的优势组织发动

     以“双争”为载体,搭建正能量平台。着眼打造“银耀四明”品牌,2010年开始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中先后开展“夕阳余辉促和谐”争当“优秀一员”、“寻找身边的感动”、“我看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征文、“银辉”志愿服务争创“优秀一员”和“优秀团队”、“什么是正能量”短语征集等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争当政策法规宣讲员、美丽家园监督员、关爱下代辅导员、助人为乐帮扶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和谐家庭示范员、业余爱好特长员、建言献策参谋员、科普保健宣传员、技术能力传授员等“十大员”,引导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团体、协会、团队)争创结对助学、宣讲、老娘舅、医疗保健服务、美丽家园监督、建言献策、帮教、书画摄影、网吧监督、志愿服务等“十大优秀团队”。为确保“双争”的活力和长效,坚持每年举办“银辉”志愿者培训班、举行大型“银辉”志愿服务活动,召开工作推进会,评比表彰“优秀一员”和“优秀团队”,每季度召开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

     “银辉志愿者联合会”为核心,整合正能量主体。2014年对全市8000余名离退休干部分类建立信息库,重点掌握了老干部的爱好特长、发挥作用、居住社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创设“银辉”志愿服务组织。今年6月成立余姚“银辉”志愿者联合会总会(宁波“银辉”志愿者联合会余姚分会),在5个乡镇、街道、市直部门成立“银辉”志愿者联合会分会。去年12月,在兰江街道下菱社区、阳明街道长安社区试点成立“银辉”志愿服务大队,今年在城区街道社区全面推开,已在城区15个社区成立“银辉”志愿服务大队,下设老娘舅等75个团队,银辉志愿者达1000余人。市老年大学成立以322名党员为主体的“银辉”志愿服务大队,下设爱心帮扶等7个团队,红娘志愿服务团队为1500余名单身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艺术团每年深入基层演出30余场次,已成为展示老年大学“银辉”志愿服务的一张金名片。

     以“四大行动”为主题,引领正能量发挥。深入实施“红色典藏”行动,激励老同志担当红色宣传员,组织老干部积极发掘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红色历史资源,整理编印《姚江怒涛》、《余姚革命故事选》、《四明英烈谱》、《红色记忆》等红色书籍,制作教育片《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开展“共忆峥嵘岁月,感恩抗战功臣”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十大活动等,红色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500余场次,受众10万余人次,《用红色四明抗战精神哺育时代新人》的经验做法在中国关工委的刊物上刊发。深入实施“走、看、促”行动,紧扣抗洪救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机器人小镇”和“美丽家园”建设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我看余姚转型升级组合拳”就近考察,老同志撰写的《关于统筹推进余姚四明山片区科学发展的咨询报告》等多个调研成果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深入实施“银发人才志愿”行动,鼓励有特长的老干部加入决策咨询委员会、老科协、科技助农队等,引导老同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献计出力。由老干部建议成立的“余姚市家庭农场协会”,已发展家庭农场近千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农林、工贸等部门的老同志近年来免费培训农民、小企业主8000余人次。市老科协近年来举办科普讲座138场,发放科普丛书8000余册,送科技下乡22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深入实施“争做最美老干部”行动,激励老同志争当核心价值观的火炬手、崇德向善的新标杆。全市10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400余名贫困学生结对,年结对助学金额60余万元。退休干部李惠玲热心帮困助学,带领家族企业累计捐款1000余万,离休干部徐强资助困难学生 55人(共计捐款55万元)。朗霞街道裘皮城老娘舅调解室成立以来,已受理、调解各类纠纷182起,达成经济损失赔偿款380余万元,成为经营户的“娘舅”、裘皮城的“卫士”。近年来10位老干部立下遗嘱,希望死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教育研究。退休干部冯永求被评为省“最美老干部”,离休干部莞华被评为2015年“感动余姚”十大新闻人物,市供电公司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国家电网系统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三、始终牢牢把握倾情服务这一基础,坚持用“家”的情怀温暖服务

     深化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卫生系统资源,在市城区主要医院建立老干部保健室、就医绿色通道、特需病房,实行医务人员全程陪同、全程优先,至今服务老干部15000余人次。组织老干部年度集中体检及专家医生“一对一”体检反馈。在局建立老干部医务室,完善社区责任医生结对服务制度。定期举办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建立每年召开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推进会、逐级考核、评比表彰等制度。

     深化生活照顾服务。注重政府购买服务,依托“96345”服务平台,选择优秀家政加盟企业提供上门为老干部修脚、理发、保洁等服务。开通的“一键通”为老干部提供生病急救、生活服务等14100余人次,挽救了24位老同志的生命。为老干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建立离休干部困难帮扶资金。2013年余姚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大水围城,许多老同志困在家里出不来,全局同志分乘划艇挨家挨户和老同志联系,使10名离休干部(遗属)得到紧急救助。

    深化精神慰藉服务。完善局机关工作人员结对联系老干部责任制度,每年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节日送祝福、生日送寿匾”活动。在基层老干部工作人员中开展“服务百分百、满意争一百”活动,开展老干部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

    深化分级分类服务。把全市离休干部分为特殊服务对象、90岁以上、抗战时期入伍、丧偶、生病住院等十大类,出台每类具体服务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时间、举措等,整合卫生系统、市民服务中心、原单位、社区及社会志愿者组织等力量共同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

    深化社区“四就近”服务。加强社区“老干部之家”建设,采取结对联系、“五必到”、成立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和临时党组织等举措,各社区老干部工作达到“五个好”目标,为老干部提供精细化服务和发挥作用平台。

    深化文化养老服务。市老年大学坚持政治建校、质量兴校、平安立校,开设“夕阳红讲坛”,坚持“四情”教育,建立微信公众号,打造特色课程,打响艺术团品牌,创建省敬老文明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坚持“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大赛”,组织老干部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文体活动,每年开展趣味运动会、书画摄影展、门球邀请赛等大型活动,提升文化养老品质。

四、始终牢牢把握自身建设这一关键,坚持用“实”的作风支撑保障

    队伍团结和谐。局领导班子敢于担当、寻找短板、开拓创新,带领全局工作人员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党组织,健全落实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实践锻炼等机制,扎实开展“做文明崇德余姚人”、群众路线“十个一”、家风家规家训、“两学一做”、争当“双优工作者”和贴心“小棉袄”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老干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工作作风务实。落实局班子成员带队分组联系基层老干部工作制度,每年分组到基层召开工作例会12次,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工作;局机关工作人员每人结对联系老干部,多则30余人,少则10余人,做到每月一次电话联系,重点对象上门走访,每年集中上门走访全体老干部5次,每月23日下午为“走访老干部日”。对老干部用心用情服务,如在局里工作30多年的王定炎同志,结对的10多位老干部大部分耳聋,打电话根本无法交流,就经常上门陪聊天谈心,随时掌握动态,为老干部及时提供帮助。每年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情暖夕阳”志愿服务活动8次。平时对老干部信访问题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结果。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