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这里是真好。”11月15日一大早,莱城工业区口镇下水河村村民王西英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我可受下苦了,谁能想到今天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原来,今天是下水河村敬老院(下水河村拉呱大院)正式开园的日子,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入住。 为民办实事给老人垒起“幸福窝” 近年来,下水河村抓住口镇北部新城建设的机遇,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突出村里香肠、肴肉、渣子肉品牌特色,做大做强餐饮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使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富裕起来的下水河先后建起了高档幼儿园,建设了告别大厅,实行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形成了村民“从生到死”的服务链。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不断加剧,村里也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据下水河村党支部书记郑传尧介绍,每年老人节,村里都给70岁以上老人发放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祝寿金”,每年春节,还给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200元过节费。“俺村里这些干部真为老百姓干事,把俺们照顾得可真不孬。”王西英满足地说。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老人的幸福生活指数,下水河村将建设敬老院纳入了2016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下水河村敬老院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60个房间、120个床位,总投资达到420万元。敬老院还建设了娱乐室、医务室、餐厅、厨房,配备了热水、暖气等设施。 敬老院启用之后,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入住,每月仅需交100元生活费,其余水电暖等费用全部由村里补贴。“生活费每个月每位老人要补贴近100元,各种费用加起来,每位老人需要补贴的金额达到200多元。但现在村里条件好了,就该让老人们享享福。”郑传尧说。 人人献出一份爱让老人安享“夕阳红” 在敬老院开园当天,下水河村“两委”成员、村里在外工作人员、大老板和下水河心连心艺术团的成员,自发来到敬老院,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于海是下水河村在外经商的大老板,他一次捐了10000元:“家家都有老人,村里建养老院,是为全体村民干了一件大好事。我们有能力,多支持一下是应该的。” 在村“两委”成员的带头下,村里的党员、群众纷纷来到募捐箱前,向老人们表达了一点心意。 仁和医疗投资集团老年公寓主任亓兆军也特意赶来,奉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他表示,下一步,仁和医疗投资集团还将和敬老院卫生室进行合作,为老人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 见捐款箱前排起了长龙,下水河心连心艺术团的成员们也按捺不住了,你100元、我200元,纷纷献出了一份爱心。成员周翠玲捐了100元,她说:“虽然捐得不多,但多少都是我们的心意。” 当天,下水河村敬老院共收到捐款近8万元。捐款结束之后,一阵欢快的音乐声响彻敬老院,下水河村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们为老人们带来了自己精心编排的节目。舞蹈、豫剧、小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目让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每年老人节,他们都给我们演节目,我们可愿意看了。”64岁的任维婷一边鼓掌一边说。 老人享福子女放心 走进大门,我们便看到两层楼房上赫然写着“尊老敬老爱老”几个大字,这就是下水河村的敬老院。大理石铺设的门厅内悬挂着水晶吊灯,将环境衬托得十分温馨大气。顺着门厅往里,在走廊两侧分列着一间间公寓房。 记者走进其中一间公寓,看到木质床上铺着淡蓝色的床单、软乎乎的被褥,屋内靠玻璃的一侧还摆放着沙发和茶几,墙上还挂着液晶电视,房间里显得十分温馨。每个房间里都有独立卫生间,还安装了液晶电视和暖气片。虽然三天以后才是正式入住的时间,但老人们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要来看看。据了解,目前,60个房间已经占用了54个,使用率达到90%。 郑美是陪83岁的奶奶来的,她一边看一边拍照,“我要把照片给亲戚朋友看一下,让他们看看我们下水河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一圈下来,郑美对敬老院的环境十分满意,其中,她最中意的是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和暖气,“我奶奶现在住平房,冬天还得自己点炉子,上厕所也不方便,来这里把这些难题都解决了。”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村里特意精挑细选了3名脾气好、孝顺、勤快的村民,负责照料老人们的一日三餐。“我们一定把老人们当自家老人看待,让老人们吃好喝好,让老人们的子女放心。”村民魏佑萍一边切着香肠一边跟记者说。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在家不愿意干活。到这里,一天三顿有人给做热乎饭,虽说要交100块钱,但过得很舒心。”王西英老人还告诉记者,自己的老伴一开始思想上转不过弯儿,不想住敬老院,但来看过环境之后,老伴也欣然答应一起住敬老院了。 敬老院给老年人提供了安度晚年的“幸福窝”,也让做子女的放了心。“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和工作,对老人照顾得真不是那么周到。老人到了这里,我们也就能踏踏实实地干自己的工作了。”郑美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里话。 (莱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