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重读《白鹿原》

2016-11-15 11:2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840| 评论: 0

摘要: 重读《白鹿原》文 / 夏爱华陈忠实走了。73岁的年纪,于作家来说,其实依然很年轻。但岁月的大河,却无情地带走了他。 午后,从书架上翻出久违的《白鹿原》,开始细细阅读,作为对他的深深怀念。这本书多年以前就看过 ...

重读《白鹿原》

/ 夏爱华

陈忠实走了。73岁的年纪,于作家来说,其实依然很年轻。但岁月的大河,却无情地带走了他。

午后,从书架上翻出久违的《白鹿原》,开始细细阅读,作为对他的深深怀念。

这本书多年以前就看过,是它让我认识了陈忠实,并惊叹于其文学语言的流畅,对历史进程的把握,不动声色的叙述,沉静心灵下蕴含的力量。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共识,一个好作家,一辈子能写出一本好书就足矣。而他,则无言地实践了这句话。离开尘世之时,他头下枕着的,是一本1993年版的《白鹿原》。他就这样,遂了三十年前立下的那个用一本书“垫棺作枕”的愿望。

初夏重读《白鹿原》,我的眼中,含着不舍的泪水。

《白鹿原》讲述了上世纪渭河平原上一个家族的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明争暗斗,展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和两代人的命运。

白鹿,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其实是一种精神象征。三次显灵的白鹿,带来了崇尚道德礼节的淳朴风范,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大好年景,带来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真心期盼。淳朴的乡民,礼让、勤劳,不酗酒、不赌博,衣着整洁、得体,个性稳重、踏实,与世无争。

在白鹿原上演的这部民族秘史中,腰杆一向挺得笔直的族长白嘉轩,以德服人,对人对事都极其公平。并且心怀仁慈,讲求中庸之道,崇尚儒家思想。

朱先生是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者,以传承文明为己任。在他的生命历程中,禁种鸦片、赈济灾民等壮举与他那博大而磊落的胸襟和“铁肩担道义”式的豪气都令人感佩不已。无私无畏的他,人格力量无比强大,令他的形象光彩夺目。白嘉轩和朱先生,令白鹿原充满生机,并且平静无忧,像是美丽的世外桃源。

但好景不长,历史的进程,时代的烽烟,在宁静的乡间激起了千层巨浪。因为权力的归属,利益的驱使,欲望的满足,宁静的乡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紧接着,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换,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复杂的人性令人陷入深刻的思考。

田小娥漂亮、性感,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她只能依附男人生活。没有独立人格的她,和黑娃的爱情是真挚的,她很幸福。但这幸福实在短暂,黑娃走了,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姿色和肉体。这个悲剧性的人物,令人无比叹息。

白灵,具有独立人格,不屈从命运。她美丽、倔强,年轻的生命热情奔放,像原野的花朵,充满活力,激情四射。她拥有自由不羁的灵魂,为了革命无怨无悔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她的人生也因此变成了不朽的传奇。她,就是真正的白鹿精灵,美丽,机敏,聪慧,果敢,灵魂自由,追求正义与光明,坚定不移,视死如归。

白嘉轩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值得推崇,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是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而白鹿原在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动荡之后,最终归于更深层次的平静。

尘埃落定,正本清源。在作品的结尾,当白、鹿两家的领军人物都已到了暮年时期,他们却又都变得单纯起来,似乎重新回到了生命的起点。已经疯癫的鹿子霖举着一颗鲜灵灵的羊奶奶草对垂垂老矣的白嘉轩说:“给你吃,你吃吧,咱俩最好!”至此,历经纷乱的白鹿原,穿越历史云烟,最终回归宁静。而这种宁静,是来自于人们心灵的宁静。这样的宁静,能够长久。

重读《白鹿原》,我的心无比沉静。一句话,愿逝者安息。活着的人,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