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读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文 / 赵元波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一经播出,其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立刻红遍大江南北,广为传唱。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 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清朝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云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人称 “杨状元”,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被发配到云南永昌(今保山市)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看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杨升庵见此很是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是一首咏史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全词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人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仿佛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从中体味出大彻大悟的人生观、历史观。 词的上片写了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的渔樵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在明代文人中,杨慎的才气学识与悲剧命运都是令人称奇的。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老师,家境优越,他24岁就中了状元,春风得意,成了众口一词赞美与羡慕的蜀中才子。然后为官十年,只是因为多说了几句话,触犯了“龙颜”,让皇帝不高兴,杨状元和他的众多位同事在宫门外被剥掉裤子和尊严,狠狠地打了一顿屁股,然后谪戍边关,在当时边远而落后的云南度过了人生中宝贵的35年。 江山永恒,人生短暂。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数百载之后,犹自慷慨激昂。淡语深刻,绝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达到,但又非要凭借举重若轻,漫不经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技进乎艺,艺进乎道”的境界,在写景抒情中表现出词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