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梅岭三章》是这样写成的

2016-11-15 10:5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11| 评论: 0

摘要: 《梅岭三章》是这样写成的文图 / 本刊记者 樊红林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慷慨激昂,展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怀。在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南12公里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的山坡上,矗立着《梅岭三章》的诗碑。 ...

《梅岭三章》是这样写成的

文图 / 本刊记者 樊红林

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慷慨激昂,展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怀。在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南12公里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的山坡上,矗立着《梅岭三章》的诗碑。诗文如下: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在陈毅光辉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铁马金戈的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而赣南的3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因伤奉命留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时形势如黑云压顶,敌强我弱,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送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络,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洽,妄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有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陈毅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4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敌人因搜捕不到,恼羞成怒放火烧山。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陈毅也因此脱险。《梅岭三章》 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