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老年嗓”怎么办 文 / 李艳鸣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即便面对陌生的嗓音,人们也可以辨音识人,判断出说话人的性别、大致年龄等信息。嗓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改变。不少人步入老年后,会出现明显的老年嗓音。 一、“老年嗓”是否要紧 为何嗓音会变老?原来,喉部是一个复杂的发音器官,包括软骨、肌肉、结缔组织等,其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发音。就拿肌肉来说,人到老年肌肉容易萎缩、松弛,喉部声带的肌肉也同样发生这样的改变。而且,人到老年以后,声带固有层黏液分泌减少,嗓子会变得干、嘶哑。 喉部结构的改变虽不如外表皮肤的改变那样显而易见,但可以通过嗓音表现出来。这样的“老年性嗓音”在男性60岁以后比较明显,女性受更年期影响,可能出现得更早一点,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改变,无须太在意。 二、护嗓仅是润嗓就够了吗 虽说,嗓音的老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但嗓音也是可以调养呵护的。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护嗓”呢? 时常记得,喉部就如同一台机器,适当预热,不长时间持续作业,必要时加点润滑剂,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机器磨损。医生提醒道,突然高声叫嚷的“硬起音”、长时间持续说话等,都容易损伤喉部,应当避免。而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食用西洋参、胖大海、橄榄等,则可一定程度上起到滋润嗓子的功效。同时,过冷过热、过辛辣刺激的食品,对嗓子尤其不利,宜避免。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吃完宵夜没多久就躺下睡觉,低体位之下引发的胃酸反流除了累及食管,也会使喉部受到影响。 健康的作息规律、身体锻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熬夜之后,第二天的嗓音也会不一样。所以说,全身机能的健康,是喉部健康的基础。 三、这些情况或是嗓音“病”了 若老年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声音上的变化,且伴随长时间的嘶哑、呛咳、咽喉不舒服、异物感、疼痛等症状,就是“老年嗓音病”了。这种症状通常由炎性疾病、肿瘤疾病、神经肌肉病(痉挛性发音障碍)、帕金森症等继发,亦可因情绪刺激、喉部肌肉痉挛等导致的声带发音变化所致。 有些老人,让他唱两句歌曲,听着正常,但一说话,却是断断续续的颤抖音,不能流利、连贯交谈,经常是叠字又拖长音,这样的情况,也是老年嗓音病的一种典型症状。 四、这些老年嗓音病,你必须要注意 据调查统计,老年嗓音疾病近年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主要是40岁以后,其中50岁~70岁是发病高峰期。而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多数男性长期吸烟喝酒是发病率比例更高的主因。 喉是人体重要的发声器官。人们说话、唱歌等都是声带的移动和声门的闭合的配合而发出的声音,称为基音,再借助唇、舌、牙、腭、咽、鼻等共鸣器官而成为语言或歌声。所以当人的声音出现嘶哑的变化时,就应该想到与喉的发音功能受损有关。 声音嘶哑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声音嘶哑可因感冒、急性喉炎、大声讲话过多等引起声带水肿、充血所致;慢性声音嘶哑可因慢性喉炎、结核或因声带肥厚、息 肉、小结等所致。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喉癌所致的声音嘶哑。 急性声音嘶哑可见于各个年龄组的人,有明显的诱发病因,对原发性病因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声音,如因急性喉炎引起的声嘶经治疗喉炎后可明显好转。慢性声音嘶哑有明确的病因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但老年人如出现顽固性的声音嘶哑,并伴有喉部疼痛不适,痰中带血等症状者,常提示是喉癌的先兆而应引起高度警惕。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病人。由于喉癌生长缓慢,早期很少向邻近组织浸润,不容易发生转移,故早期症状不明显。喉癌的早期表现并不明显,“经典”的症状就是声音嘶哑,常常不被人重视。所以,老年人声音嘶哑超过两周,并且接受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不好反而加重,就应该考虑做详细的喉部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嗓音健康,减少烟酒的不良刺激,注意有无声音嘶哑。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