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京剧团传承国粹 “老有所乐”更惠民

2016-11-3 21:23|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574| 评论: 4|原作者: 蓝宝石之乡

摘要: 如果你家住在宝都街道南关社区,或者每周三、周日经过南苑小区北门,就会听到阵阵乐器声和戏曲声从永乐京剧团的活动中心传出,那是永乐京剧团的演员们正在进行排演。   退休后,老人们得到“老有所养”,还需要 ...

      如果你家住在宝都街道南关社区,或者每周三、周日经过南苑小区北门,就会听到阵阵乐器声和戏曲声从永乐京剧团的活动中心传出,那是永乐京剧团的演员们正在进行排演。

  退休后,老人们得到“老有所养”,还需要“老有所乐”,在闲怡弄孙之外,兴趣、爱好无疑能帮他们多些交流,多些热闹,给他们找到一个释放情感和喜好的舞台。每周三、周日,永乐京剧团都会有一群京剧票友聚集在这里唱唱京剧,拉拉京胡,弹弹月琴,不论风雨,雷打不动。

  今年85岁的魏长河,是永乐京剧团的副团长。因为从小就喜欢戏曲,十四五岁就跟着村里的戏班子学习京剧。也就在那时,为他的戏曲爱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参加工作后,他一直坚持了这个爱好。可以说,他已经和京剧结缘了近七十年。

  “我是1993年退休的,退休以后南关也有些会拉(京胡)的、会唱(京剧)的老人,那个时候都是50、60岁,我们就一起搞活动,唱唱、拉拉,当时南关村委商议着,票友有这么些人,咱们组织个团体吧。”魏长河告诉记者,“在1995年3月22日,我们就成立了南关京剧同乐社,那时候县京剧团、文化馆也有老师来辅导,2015年8月25日,县里给我们升级就成了永乐京剧团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永乐京剧团已经有56名成员,其中年龄最大的都已经80多岁了。花脸、小生、丑角,亦庄亦谐;表情、身段、唱腔,京韵十足。虽然多是业余爱好者,但他们的水平不容小觑,是一群优秀的票友。参加社区活动,区级、市级的演出,反响很大。魏长河说:“以前就是自娱自乐,没想着发展去演出,逐步的都是化妆演出,就是跟大的京剧团一样去演出,搞一些“文化下乡”活跃文化生活。”

  京剧团的这些票友大多是“半路出家”,凭着一腔热情学习唱戏,但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提高唱功及演奏技巧。胡延龙是永乐京剧团的其中一位团员,他最初和京剧结缘是因为健康。胡延龙告诉记者:“我也唱了70年京剧了,我在东北待了30年,也在业余剧团待过,回来呢我这不是又参加,我就爱好唱京剧,感觉唱唱更身心健康。”

  许多团员表示,京剧有种独特的魅力。门外的人可能听不懂,但一旦喜欢上,就会使人着迷,不能自拔。京剧团的团员们不仅将自己的爱好发挥到极致,还把这种传统文化推向大众,担负起向群众传播正能量的任务。在寓教于乐的文化大舞台上,演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讲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把中华传统美德用文艺的形式活化为精神的涓涓细流,潜入广大观众的心田。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蓝宝石之乡 2016-11-3 14:17
本帖最后由 蓝宝石之乡 于 2016-11-3 15:39 编辑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引用 东篱山下 2016-11-3 16:18
京剧是国粹,娱乐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1-4 14:20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1-4 14:22
  传承国粹

查看全部评论(4)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