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以来,我市将组织开展正能量活动作为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重心,结合我市实际,全力加以推进。市委书记马平昌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强调要“结合济宁实际,围绕全市工作重心,发挥好离退休干部的正能量作用。”正能量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有关活动11次,作出批示、指示6次。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及时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亲自帮助协调解决老干部工作难点问题。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制定印发了正能量活动《指导意见》,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并于今年7月27日召开了全市正能量活动推进会。编印发放了2万本《正能量活动学习参考》,列入各级老干部党支部、老干部党校的学习培训计划,引导全市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正能量活动是时代发展和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全力抓实抓好。 工作中,我市注重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心、重大时间节点、老同志所能所愿与社会所需所盼三个方面,立足“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三句话,充分挖掘老同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组织引导老同志开展“传作风、赞新风、扬正风”正能量主题活动,努力打造富有我市特色的正能量活动品牌。主要体现在: “传作风”。即组织离退休干部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个人良好家风,引导老同志在做好历史传承中释放正能量。围绕全市“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目标,引导支持老干部新成立了儒家文化发展协会、乡土文化研究会、孔孟思想研究会等研究团体,参与策划了大型儒学文化系列片《演说论语》,参与编撰了《儒家经典文化读本》《圣人名言》等80余部传统文化书籍。结合孔子文化节,建立了“离退休干部儒学节”,每年组织老干部开展孔庙祭孔、儒学诵读、儒学讲坛、儒韵民风演出、儒学知识宣传等多项活动。结合乡村儒学讲堂,组建了“百名老干部儒学宣讲团”,组织老干部志愿者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宣讲,央视新闻联播对此作了报道。结合开展干部政德教育,组织老同志关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聘请部分老专家、老教授担任政德教育客座教授和顾问,在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次讲述仁政、廉政思想,并帮助搜集史料,编撰济宁清官故事、廉政文集等,为开展政德教育提供案例素材。深入开展“人品•家风•官德”和“老干部精神大讨论”主题系列活动,引导老同志通过撰写回忆文章、开展话题讨论、举办报告演出等形式,带头当好个人良好家风、党的优良作风的宣传员。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了“我的抗战”主题采访、主题征文、主题展览、主题演出等活动,结集出版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作品集,引导老同志讴歌、弘扬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特别是在市博物馆举行的大型主题图片展,由老干部局联合市老摄协的老同志历经三个月时间精心制作完成,市委书记马平昌同志带领五大班子领导前往观展,市直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群众也踊跃前往,引起良好反响。 “赞新风”。即组织离退休干部感受新变化,传播好声音,引导老同志在弘扬主旋律中释放正能量。坚持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组织老干部开展“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主题活动。围绕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经济文化特区建设、政德教育基地建设等全市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每年至少组织3-4次老干部就近参观视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十八大以来济宁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从而纵比知足、横比知福,积极拥护、真心点赞党委政府的工作。组织开展“说说十八大以来的新变化”“我看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我为济宁发展献良策”等调研活动,引导老同志关心济宁发展,及时把他们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举措的看法和建议反映出来,为市委、市政府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提供重要参考。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好正能量活动。组建了一支320多人的老干部网上正能量宣传队伍,建立了老干部网络宣传工作室,举办了全市老干部网络宣传经验交流会,鼓励、引导老干部在“老干部之家网”等主流网络平台,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发声,引导舆论导向,传播好声音。近年来,共发布主题信息3万余条,发布的文字、视频等内容,辐射传播近百万人次,为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扬正风”。即组织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做好身边事,影响周边人,引导老同志在力所能及服务社会中释放正能量。集中打造“党建+服务”微平台,鼓励离退休干部就近就便发挥作用。先后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提升年”和“深化年”活动,新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28个、老干部活动室84处,在各级老年社团、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老干部居住社区等建立临时性党支部123个,为老干部释放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重点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四牵手”活动。一是牵手第一书记。以兖州区试点,组织老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牵手结对,通过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更直接、直观地传授工作经验和优秀品质,引导他们努力协助村党组织抓好党的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二是牵手下一代。动员老干部参与“大手牵小手”关心下一代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通过思想教育、情感关爱、心理疏导和适当的经济援助,帮助青少年圆上学梦、走好人生路。今年以来,重点开展了百场法治宣讲活动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共计结对帮扶留守儿童3000余名。三是牵手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了“百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进社区”活动。结合在职党员干部结对社区党建工作,组织100余名身体健康、有专业特长的离退休干部志愿者与社区结对,当好建言献策的“参议员”、形势政策的“宣讲员”、社区文化的“传播员”、困难家庭的“帮扶员”。四是牵手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市老科协、市慈善总会等涉老组织的作用,组织老科技工作者组成退休专业人才技术扶贫团,与贫困户牵手结对,为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讲解致富技术、传授致富方法,增强造血功能。设立了慈善精准扶贫专项基金,加大对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等扶贫对象救助力度,今年上半年救助困难群众7万多人,发放慈善救助款物近8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