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你和王健林之间,差几个“小目标”?

2016-10-12 11:07| 发布者: 家网编辑15| 查看: 3350| 评论: 1

摘要: 杜 若2016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62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700亿财富荣登中国首富宝座,并且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有人这样形容王健林赚钱的速度:每10分钟可以买一辆奔驰车,每小时可以买一栋400万元的房子 ...

2016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62岁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700亿财富荣登中国首富宝座,并且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富。有人这样形容王健林赚钱的速度:每10分钟可以买一辆奔驰车,每小时可以买一栋400万元的房子,每天近亿元入袋。而他所创立的大连万达集团至今已经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类核心产业。

怎样才能做首富?王健林在近期参加电视节目时称:“很多年轻人,有自己的目标,比如想做首富,这是对的,是奋斗的方向。但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用几年挣到一个亿。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到了以后,下一个目标我再奔10亿、100亿。”

一个亿,竟然还是“小目标”,网友纷纷表示被首富吓到了。然而,王健林年轻时的梦想确实是:买一栋楼,赚一个亿。

清华北大不如胆大

将王健林称为“冒险家”并不为过。他向来敢于冒险,“清华北大不如胆大”已经成为王氏语录中的经典一句。

别人不敢干,我敢

1988年,王健林创建了大连万达(当时的公司名为“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他当初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

1989年,王健林迎来让他赚了第一桶金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据王健林回忆,当时万达改造这个旧城区的成本为1200/平米,若要想赚钱,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平米,而大连市当时最好的房子才卖一千出头。正因如此,当时在王健林前面有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而公司内部也有很多同事反对,但王健林坚持要干这个项目。其所述理由更是一绝,王健林称:“作为一家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

为了赚钱,王健林和同事开动脑筋,推出了几条创新之策:第一,当时的房子大多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万达给建的房子加了明厅;第二,当时一般房子没卫生间,万达给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而光。就这样,万达就成为了国内第一个闯入“旧城改造”这一行业的公司,而这一单使王健林赚到了接近1000万元。同时,王健林也找到了一个盈利的模式——改造旧城区。此后十余年,万达一直承接政府的旧城改造项目。

大胆转型,创下3222场官司的纪录

现如今,提起万达,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万达广场,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王健林的大胆转型。

2000年,王健林突然决定改变公司经营策略,重心变成商业地产。中国有句古话“一铺养三代”,王健林介入商业地产就是看中了商业地产的这种稳定的收入模式。

说起来,王健林的此番转型念头还颇具戏剧化。当年,万达公司内连续出现了两个重病号,一个是癌症一个肝硬化。义气的王健林承担了两人的全部医疗费,这个数字是200万。王健林花这钱并不心疼,但他也开始琢磨:要想让自己的企业和员工活得好,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长期的现金流。

于是乎,万达商业地产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后来万达地产几何级数飞跃,并不是王健林事先能想到的,但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列车上,正是因为他的大胆才把握住了机遇。

还需一提的是,在转型期间,王健林还创下了一个纪录:3年打了222场官司。在做商业地产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便选择起诉。就这样,王健林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但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所以王健林觉得这样不行,得研究新模式。于是便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这样,就不用卖大楼里的商业铺位了,自己来经营,一下子生意就找到模式了。商业经营旺了,旁边的楼也升值了,现金流问题也解决了。

回望王健林的创业历程,不难发现,在多个紧要关口,他都选择了进“窄门”。在2000年宏观形势一片大好,住宅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王健林孤注一掷转型做商业地产;2005年当商业地产做得如日中天、赚得盆满钵满之时,王健林别出心裁转做“文化”,布局文化产业;2008年又开始“不务正业”做旅游投资。每一次,他的决策都显得独特而难以理解,但是他并不畏惧成为一位“曲高和寡”的“孤独者”。

时至今日,已在商界奋战了二十多个年头的王健林仍在不断做“加法”。做院线、投资文化产业、旅游业,甚至投拍电影,在一直伴随的质疑声中,王健林选择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判断:想获得超额利润,想赢得比别人更快的发展步伐,一定要敢于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慈善是对我个人的一种完善

人人不一定实现“小目标”,但可“人人都是慈善家”。

91日,王健林获“中华慈善奖”。该奖项自2005年设立以来颁发九届,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八次获奖,是获中华慈善奖次数最多的企业。

八次获奖背后,是王健林构建的一个“慈善王国”:组织健全,一个超过13万人的自有义工组织,全球超过1000家义工站,每人每年至少做一次义工;出手豪阔,累计捐赠金额超过50亿元;多元领域,包括救灾扶贫、大学生创业、青少年足球发展等;思路创新,14亿元扶贫贵州丹寨县,直接普惠农民,力争整县脱贫,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称为“中国扶贫模式的创新之举”。

如同毫不讳言对财富的追求一样,对慈善的梦想,王健林没有丝毫矫饰:“我想成为一个大慈善家,首先成为中国最大的慈善家,然后成为世界级慈善家。”正如美国作家梭罗所说“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王健林相信“慈善是对万达自身的一种完善,对我个人的一种完善”。

随着万达商业和万达院线的上市,王健林已经成为中国首富和世界华人首富,其财富是庞大而惊人的。他承诺捐出90%的个人财富来建立王健林基金会,这会让王健林基金会达到千亿元量级,超越李嘉诚基金会、超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可以确定的是,王健林基金会一旦成立,将是第一个具有世界超一流影响力的中国基金会,而王健林将实现世界级慈善领袖的梦想。

梦想依旧

和王健林一同出道的“50后”们,如今大都已退居二线,王健林依然像普通的上班族一样,一大早就赶去办公室,甚至比绝大部分员工早到半小时。王健林还竭尽所能地奔赴在万达重大活动的每一个现场。“之所以还没有退休,是我的目标还没有达到。”王健林的新梦想是把万达带到世界,成为一流的跨国企业,“我想看看我们完全靠市场,能不能做出一个世界超一流的企业来。既是为中国企业争光,也是为民营企业正名。这是推动我一直不放弃发展、还在这么努力的原因。”

至于退休后做什么,王健林也早有计划:“2020年,我66岁,可能要退下来,从事扶贫方面的工作,这方面的事业还可以再做很长时间,至少再做20年。”

“要做,就要和别人不一样的。”王健林最常说的话有两句: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来。为什么?到了黄河搭个桥就过去了,撞了南墙搭个梯子翻过去。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未来的王健林依旧“敢闯敢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省经信委甲继祯 2016-10-28 11:17
没法比呀。只有羡慕、敬仰,只能望洋兴叹!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