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红色基因 筑牢忠诚初心 ——威海市直离退休干部参观民族复兴教育基地侧记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9月5日—6日,威海市委老干部局组织部分市直离退休干部参观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并举行“民族复兴之我见”座谈会。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让老干部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老干部们纷纷表示,民族复兴教育基地不仅是一部催人奋进的教科书,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抚今追昔
有一段岁月不堪回首 悠悠黄海历沧桑,甲午风云故国殇。9月5日上午,老干部们首先来到刘公岛实地参观感悟。穿过熙攘的客运码头,一块名为“海魂”的巨大铸铁雕塑无声伫立在海边,老干部们注目着这座沉船造型的粗粝雕塑,默默无语。 声声海潮,镌刻其上的“勿忘国殇”四个大字,涤人魂灵,引发每名到此寻史者胸中激荡。 “1894年7月25日,日本蓄意派军舰偷袭清政府运兵船‘高升’号,又于28日集结四千人陆军,向驻守在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对清政府不宣而战……” 讲解员的声音响起,甲午风云,历史回响,120年前的战争脉络清晰起来。一门门锈迹斑驳的古炮、一扇扇碎裂成片的舷窗……辗转于满目疮痍的北洋海军历史遗物,老干部们每走一步,心中的沉重就增加一分;每参观一处,灵魂就经历一次洗礼。 “再次实地感受历史沧桑和民族伤痛,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再度登上刘公岛,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于朝敏心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参观到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场景时,老干部们无不动色,或轻声抽泣,或热泪滚滚。“看到这些,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柳林惨案’,日军烧杀抢劫、奸淫掳掠,犯下了累累罪行,这些国恨家仇,我们不能忘记。”市经信委二轻第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丛培财动情地说。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大清帝国走向崩溃的临界点,中华民族开始跌入苦难深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血泪史、羞辱史”。曾在刘公岛工作过的市交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肖宁深情地说:“甲午国耻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更是一部激励全国人民强国强军的宣言书。” 边参观,边感悟,边思考,边交流……老干部们纷纷表示,要用好这一历史教材,教育后代学习甲午战史,回顾丧权辱国历程,牢记这段血泪史、屈辱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警训。 军民同心 有一段历史曾波澜壮阔 如果说甲午战争陈列馆带给老干部们的是对清政府软弱无能的愤恨,在文登区红色胶东馆,老干部们收获更多的是感动。 哪里有侵略,那里就有反抗。日寇在胶东的暴行,激起了胶东人民愤怒的火焰。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战的第一枪,天福山起义更是名震华夏、家喻户晓。抗战时期,胶东军民歼灭日伪军13.4万人,占抗日根据地的1/4,涌现出理琪、任常伦、马石山十勇士等一大批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 当听闻马石山十勇士四闯日寇包围圈、轮回拼杀,救出上千名群众,自己却长眠在马石山上,老干部们纷纷表示,“勇士”们的英雄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信仰和信念。这充分展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党和军队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以命相救的英雄气概,也印证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马石山十勇士舍身救群众的英雄壮举,在乳山大地久久回荡。与此同时,百姓们也奋起抗争,积极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胶东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克敌的坚强堡垒。 在乳山胶东育儿所旧址,老干部们看到乳娘们宁可舍弃自己的骨肉,也要保全八路军的孩子,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4年时间,胶东育儿所1223名乳儿无一伤亡,用大爱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创造了一段人间奇迹。 “乳娘用超越传统的血脉亲情,用超越本能的母爱,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让革命的力量不断壮大,集中展现着忠心向党、感恩图报、坚贞不屈、慷慨无私的乳娘精神,生动诠释着胶东人民以命相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市老年大学学员党总支书记毕爱香眼含热泪,用纸笔依次记下乳娘的事迹。 党心民心心连心,世世相传不变心。市工商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贺玲表示,这充分体现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风险。只有将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并传承下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每一步胜利都要付出沉重代价,每一寸土地都曾浸透着烈士们的鲜血。“党带领先烈们前仆后继,为如今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先烈英名。”市农机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钱焕柱感慨道。 开拓奋进
有一种精神激励前行 在老干部们心底,都有抹不去的红色情结。随着旅途进行,他们不断收获着感动和情感共鸣。 “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成山林场原副场长沈秀芹从不沾国家一丝一毫、不动集体一草一木。曾和沈秀芹一起到县里开过会的市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吴永文回忆说,当时成山林场离县城40多公里,沈秀芹到县里开会,都是背着行李,步行来,步行去,从来没有报销过车费。有一次开完会,同行同志想帮她买车票,沈秀芹说啥也不同意,还是背起行李连夜赶路,直到天亮才回到林场。 作为一名曾经的林业人,市林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邹丽俭沿着展厅浏览林场几十年的发展史,被沈秀芹的事迹感染着、被林业人无私无畏的精神感动着,心头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一往无前、对群众一往情深、把一切交给党和人民。 如今,威海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民族复兴道路上走在前列的地区,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18个典型之一。在通向未来的新征程上,由胶东抗战凝聚起的伟大的胶东革命精神,依然生生不息,正昭示着威海人民砥砺奋进,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抗战期间,威海人民胸怀民族大义,倾力支持全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这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为全国、全省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步入威高集团展厅,曾为威高集团车间净化工作出过不少好点子的市疾控中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隋寿亭看着威高集团一天天发展壮大,难掩兴奋:“从2.5万元创业,威高集团以世界眼光抢占科技制高点,快速成长为中国医疗器械第一品牌,这更加激励后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立足岗位,创新创业。” 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描绘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滋养着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拷问着每一位成员的党性。短促的旅程,时时撩动暖人的红色光辉。 世界知名科学家郭永怀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两弹一星”研究,在生命最后一刻用身体保护国家绝密资料。“家里再穷,是儿无能。郭永怀为了祖国连生命都献出了,我们更应该抛却私欲,少谈享受,多讲奉献,当好公仆,为实现中国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于方琦耐心回味着郭永怀的这句话。 威海报业集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明奎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必须传承的红色基因。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努力,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也要无愧于历史和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市教育局二中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张廷海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红色文化,相关部门要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和教育,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喜闻乐见的优秀红色文化作品。 历史与现实,昨天与今天,就这样交汇在一起。老干部们的红色之旅,追寻的是红色历史,继承的是红色精神,升腾的是前进动力。 誓言铮铮,党旗飘扬;深秋威海,红色情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