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记莱芜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成员孙义礼
16年前,孙义礼从莱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的岗位上离休。在家清闲了几年之后,有人却发现他时常提着公文包,出现在部分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园里。
2007年4月,莱芜市关工委组建了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宣讲团,孙义礼被聘为市法院关心下一代法制宣讲组组长,从此开始了长达9年多的法制教育宣讲工作。
前几天,我们去和孙义礼商议下一步法制宣讲工作时,已76岁高龄的孙义礼正在家里伏案整理宣讲稿。他的身旁,摆放着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毕竟岁数有些大了,经常是提笔忘字。做宣讲,首先自己得理解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这些工具书就帮了很大的忙!”孙义礼笑着说。
回忆起当初进宣讲团,孙义礼说,组建之初开展的关于我市青少年犯罪情况的集中调研活动,发现我市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增长和低龄化态势,对从事法律工作多年的他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十几岁的孩子就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值得每一个人去反思,心里很自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点什么!”孙义礼说。
从那时起,孙义礼和其他两名退休干部一起组成了市青少年法制宣讲团市法院宣讲组。9年多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市8所大中专院校及30多所重点中小学,义务宣讲百余场,8万余名在校生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
孙义礼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和对金钱的崇拜,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及家庭对子女的溺爱等等,都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好的影响,“不懂法才去违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宣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知法懂法,走好人生每一步!”
为了增强宣讲效果和针对性,孙义礼除利用多年的法院工作知识以案讲法外,每次宣讲前,他都会一个人提前到学校了解情况,摸清在校生所处的环境,做有准备的宣讲。同时,孙义礼还创新宣讲形式,开展了多项宣讲扶助活动。他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放在首位,采取谈心、编发案例、警示教育巡展等方式,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几年来,他搜集各类青少年犯罪案例20余件,制成了8套教育图版,编写讲稿超过10万字。
如今,宣讲组已从最初的三人增加到五人,孙义礼依旧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宣讲台上,他的努力付出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先后多次受到省关工委、市关工委表彰,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市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只要身体还允许,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我愿‘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孙义礼郑重地说。 (图为孙义礼为学生作法治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