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天津的王先生称自家孩子所在名校小学因“超额招生”,提出让一、二年级学生错时前往其他校区上课:一年级上午上课,二年级下午上课,周末全天补课。“百年名校”却被家长曝光存在“超额招生”的嫌疑,看似不可思议,实在情理之中。 有的网友认为,当前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仍存在不均衡问题,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显著,“超大班额”现象有所显现。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挤进“名校”,让很多学校的入学压力激增,学校的承载能力远跟不上生源增长速度。所以,“错时上学”是过渡之举,是当下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 也有的网友认为,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趋之若鹜”,想方设法上名校、进重点,是疯狂也是无奈之举,一味依靠“错时上学”并非长久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衡教育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如果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得不到缓解,未来面对入学窘境的学校将会越来越多。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急需更加有力的政策落地和改革魄力。 亲爱的“家”人们,对于学校“超额招生”、孩子“错时上学”这件事,您怎么看?欢迎您跟帖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