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敢于担当的力量

2016-8-15 10:3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48| 评论: 0

摘要: 敢于担当的力量 ——记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太原市退休干部杜丽星 文图/ 本刊记者 朱丽萍 王美琦 她,看上去精气神十足,大红色甩裤马甲套装在淡粉色针织衫外显得格外夺目,稍稍花灰的短发透着干练的性格,简洁 ...

敢于担当的力量

——记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太原市退休干部杜丽星

文图/ 本刊记者 朱丽萍 王美琦

她,看上去精气神十足,大红色甩裤马甲套装在淡粉色针织衫外显得格外夺目,稍稍花灰的短发透着干练的性格,简洁的语言带着坚毅。如果不是脸上的皱纹无法看出她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她就是太原市园林局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现任太原市万通茂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75岁的杜丽星。今年4月,她荣获了2015年“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是山西省获此荣誉的两位老人之一。

自强不息勤奋斗  成就事业霞满天

杜丽星,出生于山西五台县。高中毕业后,她报考艺术学校,政审时因父亲的历史问题被刷了下来。她没有为此一蹶不振,而是开始自学园林艺术方面的知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有幸如愿地去了太原市园林局,从事园林艺术方面的工作,可谓心想事成。虽然她只是高中文化,但是刻苦学习专研的精神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先后自修完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土壤肥料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力学等大学课程,连续几年,先后为园林学校、农业学校、师范学校、山西林校讲课,为工矿企业帮助指导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技术,她的名气越来越大。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破格被评为高级园林工程师,19867月,经市园林局党委研究决定,任命她为市园林科研所所长一职。在谈话时,她推辞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愿当副职。”就这样她被任命为副所长。一路走来,无论在哪里,她总是意气风发,沉浸在她的花木艺术之中。

在园林科研所工作的13年里,她先后主持过多项科研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她就攻克完成了“日本小早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获太原市科技进步奖;研制成功“太原地区桧柏黄化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功研究出高效花卉肥片和新型盆栽营养土。她还发现了可制作盆景的10余种石料和20余种植物材料,这一发现得到了著名生物学家陈柔如教授的认可,此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她主持的“山西省盆景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经国家级专家鉴定,达到全国同类研究领先水平,1996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她制作的60多件(套)精巧的盆景作品,参加全国性盆景展评会8次,曾获省级一、二、三等奖9项。她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19963月,她当选为山西省盆景艺术协会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盆景协会会长苏本一说:“杜丽星同志为山西盆景艺术的发展,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山西盆景艺术协会成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她先后荣获省、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建设部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勇于担当成大事  为国为民敢分忧

1997年,55岁的杜丽星到了退休年龄。她向局领导写了申请,局领导批示:“高级职称可以工作到60岁。”一位市领导对她说:“你经验丰富,是女中豪杰,我们珍惜你这样的人才,希望你能继续工作。”她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需要,继续工作。但由于长期劳累过度,她腰疼病反复发作,无法再坚持正常工作,一年后只好退休。

1998年,正值企业大批职工下岗。杜丽星的几名下岗同学、朋友和亲戚找上门,渴望她能重新“出山”,带领大家一起找条致富路。满载着下岗职工的期盼,杜丽星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984月成立了太原市万通茂高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作。提起创办公司的初衷,杜丽星感慨地说:“我办公司不是为了自己挣多少钱,是让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能有饭吃,有生活来源。”据统计,自公司创办以来,共吸纳下岗职工、刑满释放人员、残疾人员和弱势群体160余人。

想开公司容易,但资金筹措难。为了公司启动,她将家中所有积蓄拿出来,还向亲戚朋友借了20余万元,由于资金紧张又向银行贷款50万元,一共凑了80万元,公司终于启动。随着公司投入越来越大,她又向银行贷款450万元把南上庄的一片空地建成了一个大型的园林花卉基地。450万元,对于一个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她的家人都投了反对票。在这种情况下,她一边做家人的工作,一边带领公司一班人,经常往返于晋城、榆次、临汾等地,承揽园林绿化工程和节日摆花任务。

在一次绿化工程中,对方要求1.5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6天内完成,这一棘手任务根本没人敢接,可是杜丽星却硬着头皮接了下来。说干就干,她立马奔向工地,昼夜不停地施工,第3天遇上大雨也没有停工,最终如期完成,赢得了信誉。同时,她还在古交市设立了定点服务基地,经常需要去检查布置绿化任务,冬天下雪了,也从不耽误。由于信誉好,质优价廉,赢得了客户和市场,订单越来越多,经济效益也向好。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艺术家高峰论坛会上,她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她还完了所有贷款。还款时,由于她收到的工程款有一些抵债汽车,有些好心人就劝她把汽车抵给银行。她说:“可以对不起自己,但决不能做亏心事对不起别人。我借的是钱,不是汽车,我是晋商,就要有晋商的诚信。”就这样,她的企业被农业银行评为A级信得过单位。

俗话说无债一身轻。然而让杜丽星万万没想到的是,2008年,她租用的南上庄某企业的土地政府要征用,她无怨言无代价地让出去。又在古城营的一片荒草地上,开始了她的再次创业。

面对新租用的36.9亩荒地,当时67岁的杜丽星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它建成一个更好、更大的园林基地。而且要快,立竿见影。这一次创业对于她来说,是兴与衰、成与败的考验,无论是计划理念、开发规模,还是投资的多少、职工的未来,都像赌石一样,输赢在此一举。她的魄力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她决定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处如同南方园林式的花园基地。这个工程填土260万立方米,筑围墙、引水电。基地有假山流水、亭台楼榭、鹊桥长廊。有展示厅、温室区、生活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集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花木培育、园林建设、绿地养护于一体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

慈爱乐善动真情  无私相助暖人心

一位女同志如何管理一个成分十分复杂的员工队伍?杜丽星说只有慈爱和真情。

当员工家中急需帮助,她定会慷慨解囊;当员工有急事回家,她会报销往返费用;每年春节前,她都要为员工买好过年的新衣,从里到外一件不少。

杜丽星对素昧平生的人也是如此。20138月的一天,她去敬老院看望孤独老人,临走时留下1万元,她对老人们说:“只要我活着,我每年都会来看你们。”从养老院出来,她又去了一家幼儿园,放下3万元。

某矿发生矿难,她连续5年帮助有困难家属,累计达9万多元。有困难大学生求助,她资助圆了他的大学梦。199810月,她住医院时,临床病友是位大同的农村妇女,杜丽星看着她穿着一身带补丁的衣服,心里很不是滋味,一问才知道病友家中有3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住院没几天,因支付不起医药费准备出院。杜丽星拿出1000元钱让她丈夫去交了住院费。在交谈中那位病友无意中说:“家里穷,至今未看上彩电。”杜丽星二话不说把自己家中的彩电搬来送给她。病友出院回家时对她千恩万谢。后来,她又招来这位病友的儿子在她这里一边学技术,一边补习功课,后来,这位病友的儿子考上了山西农业大学,学业有成后,又回到她的公司工作,几年后,他也成了老板。杜丽星开玩笑地说:“从此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贫困户。”

20153月,杜丽星捐赠给90岁的“绿化愚公”袁克良3180株树苗和5000元钱,为绿化慕云山添砖加瓦。临别时,她又给袁老1000元,让他买一些营养品,保重身体,增加体能,继续为绿化做奉献。

杜丽星说:“人生一世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总得有所担当,总该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什么,这样才有价值。”其实,她对金钱和物质并没有更高的奢望。至今,她住的还是单位分的4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09120,是杜丽星终身难忘的日子。由于雪天路滑,公司一辆满载员工的车在去古交的山上坠入山下,造成45伤。她回忆说:“我当时心里在流血,欲哭无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对死者的赔偿直到家属满意为止,对伤者不惜一切代价住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药品。最后杜丽星借了300多万元,把这一天灾扛了过去。无论死者的亲人,还是伤者,都非常理解和满意。这期间,她的朋友先后有50多人带上钱来看望和安慰她。

杜丽星的女儿在她的《玫瑰音乐画诗》一书中写道:“我有一位很了不起的母亲,她饱经风霜的历练,奇迹般地大器晚成,唱响的是一曲创业者不屈不挠的歌。母亲不关心浮于尘世的名利,她把全部的情献给了绿色的生命,把全部的爱,洒给需要帮助的人。”当记者问及杜丽星未来的打算和想法时,她慷慨地说:“这几年市场特不景气,眼下困难重重,再苦再难我也得养活跟我20年同甘共苦的员工们,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有一儿一女,都把他们抚养成人,早就有言在先,万事靠自己,我什么也不会给他们留下。最终我要把这个园林花卉基地无偿地捐给社会,为我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