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步入老年时却失去了唯一的子女,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他们无法期待子女们“常回家看看”,孤独无助的他们急需社会的帮助和关爱。南昌市东湖区民政局社工、东湖区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吁卫华满怀爱心走进失独家庭胡大爷、张奶奶家,全力帮助老人走出伤痛的记忆,使他们多年孤单冷清的家庭重现欢乐的笑声。近日,记者采访了吁卫华,被她真情帮助失独老人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 “郁金香”播种“心家园” 吁卫华,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参加社区工作,2008年6月通过考试成为全国首批助理社工师。2011年,百花洲街道状元桥社区的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吁卫华在兼顾区民政局社工科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社的工作。2014年5月,郁金香社工服务社成功申报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心家园”关爱失独老人服务项目。 74岁的胡大爷退休前是一所学校的教师,69岁的张奶奶是企业退休干部,张奶奶的父亲现年95岁,是名离休干部,和张奶奶住在一起。3年前,胡大爷、张奶奶的独生子遭遇不幸,老年失子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夫妇俩陷入老无所养的困境。从此,夫妇俩几乎避不见人,天天待在家里伤心、难过、抱怨,生活陷入一片阴郁…… 有着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吁卫华通过短暂接触很快发现,两位老人的心态自卑,已经明显出现自闭、不愿与他人交往的倾向。“从与两位老人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他们的不信任,不相信有人会真心帮助他们。”吁卫华对记者说。胡大爷、张奶奶是“心家园”项目的第一个服务家庭,吁卫华决心尽最大努力使两位老人从失独的伤痛中走出来,让这个封闭多年的寂静家庭恢复往日的生机,让希望的种子在老人荒芜的心田里发芽。 真情温暖冰冷的心 想要打开老人与世隔绝的心扉不是件容易的事,吁卫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得从点滴小事做起,让老人感受到真诚的关爱,才能打消心中的疑虑。于是,她经常打电话问候张奶奶、胡大爷,一有空就上门看望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得知张奶奶的老父亲脚痛,吁卫华立即买了苹果、柿子、蛋糕等物品上门探望,还特意为张奶奶买了一条全羊毛围巾。得知两位老人的生日都是12月底, 吁卫华把张奶奶和胡大爷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关心照顾,发现老人没有晒衣服的夹子,她马上买来了夹子;看到老人的衣服衣领、袖口没清洗干净,便送去了蓝月亮衣领净;知道胡大爷牙齿不好,就买了云南白药牙膏送过去……一点一滴体贴入微。吁卫华还为三位老人买来了全棉内衣。这何止是三套内衣,分明是贴心的小棉袄,穿在老人身上,暖在老人心里。社工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吁卫华的精心呵护下,三位老人的脸上笑开了花,映照着四盆娇艳的鲜花,述说着一家人的快乐。 “有困难找小吁” 失独老人家庭遇到困难时,没有子女帮忙,往往只有自己扛。张奶奶、胡大爷遇到困难时,吁卫华总是有求必应,帮老人排忧解难。 张奶奶的父亲经常生病,吁卫华每次都抽空陪着张奶奶送她老父亲去医院。 一年多来,在吁卫华和同事的帮助下,张奶奶、胡大爷一家走出了失独的阴影,张奶奶还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把爱心传递下去。“心家园关爱失独老人项目虽然已经在2015年6月份结束,但我和张奶奶一家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吁卫华说,“现在我们就像是亲人一样经常走动。” 除了胡大爷、张奶奶一家外,吁卫华还帮助另外4户失独老人家庭走出了阴霾。这些老人晚年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却幸运地得到了“女儿”吁卫华的悉心照顾。吁卫华就像一株温馨的郁金香,散发着博大而持久的爱,温暖着失独老人的心。(为保护隐私,文中胡大爷、张奶奶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