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独家报道 查看内容

“南海仲裁”闹剧

2016-8-5 11:14| 发布者: 家网编辑15| 查看: 808| 评论: 0

摘要: 策划执行:刘培龙 7月12日,荷兰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作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完胜”,并声称中国主张的对“九段线”的历史权利没有法律依据;声称中国在黄岩岛海域侵犯菲 ...

策划执行:刘培龙

712日,荷兰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作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完胜”,并声称中国主张的对“九段线”的历史权利没有法律依据;声称中国在黄岩岛海域侵犯菲律宾的传统鱼权;声称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是礁不是岛,仅能宣称12海里领海,而不拥有专属经济区,中国在南海的建设活动也不合法。

在此前后,为了支持菲律宾这个“仲裁”,美国前后奔走,帮忙出谋划策,甚至将“里根”号航母等七艘美军舰船在南海集结;韩国也宣布同意美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日本也在不断挑衅东海防空识别区并游说拉票,要求东盟支持菲律宾,甚至以停止援助威胁柬埔寨就范。

对于所谓的“仲裁”结果,我方自始至终立场笃定且多次严正声明: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对这出由菲律宾担当主演、美国幕后操纵、日本等国当“托儿”的反华政治闹剧,我们也不屑接招,任由小丑跳梁。最终事实证明,公道自在人心,无论美国还是菲律宾最终也并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中国反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让所谓的裁决成了一张废纸。

那么,这个最终沦为“一张废纸”的“仲裁案”究竟由何而起,它背后有哪些内幕?这个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尊重国际规则的人们强烈义愤的仲裁结果又荒谬在何处?它将对南海和平有着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期《家》刊希望能通过简单、通俗的梳理,让“家”人全面了解问题始末,看清“仲裁”闹剧真相!

南海历史与“仲裁”由来:耍赖的与耍横的

南海历史

先来说说南海的历史。正如外交部一贯对外宣称的那样: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个“自古以来”即早在汉朝、宋朝,我们的先人们就发现了这块海域并在这个地方活动。除了打鱼,甚至还建立了政权,比如明末张杰绪就在此地区建立了延续数百年的王国。而当时,估计菲律宾、印尼等国的土著居民还都在树上。

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占领了东南亚,也占领了南海不少岛屿,包括我们的西沙、南沙群岛。1945年,日本战败后,中国陆续收复这些岛屿。当时国际上已开始有主权意识了,但南海是一个开放水域,那些散布其中的岛屿,无法形成陆地闭环。为了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这片渔场”,又不影响周边的航行自由,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的办法是,沿着四大群岛的最外缘岛礁与邻国海岸线之间的中线,划了一个U型的断续线,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地图上看到的小框里的那个长型的“舌头”或者说“口袋”区域。这个断续线,虽不是国界线,但清晰地主张了中国的权利。1947年,这个地图公开出版后,当时的国际社会,包括美国、苏联等大国,都没意见。这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以前就是我们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们是二战战胜国,把家门口这片水域,划一下、声明一下,谁也挑不出理。后来,南海周边的越南、菲律宾相继独立,但也并没有对中国的这块区域提出异议,因为这块区域像个有很多出口的大口袋,也允许周边国家的船只在里面自由航行。南海就这样风平浪静,大家相安无事。

争端由来

那争端是何时开始的呢?南海真正为各国所关注并作为国际争端浮现出来,是在1960年代末。当时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在南海发现海底蕴藏大量石油资源。于是周边国家开始坐不住了,一哄而上,开始大肆抢占岛礁,越南占了29个,菲律宾占了8个。由于当时国内正处在“文革”内乱期间,一开始无暇顾及。但后来实在无法容忍,1974年、1988年我们还是抽空把越南教训了两顿。不过,靠打终归也不是办法,我们要发展经济,需要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怎么办?我们说,谈判吧,先保证南海和平,也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后就这么开始断断续续谈判。

这期间从1970年到1990年代,甚至到21世纪的前十年,即使各国开始抢占岛礁并提出申诉,南海问题实际上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南海问题成为一个重大争端,应该说是从2009年、2010年以后开始的。这里边有两个原因。

其一,周边国家见利继续“耍赖”。根据相关规定,各国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线委员会提交一个对自己的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主张。本就对我南海区域虎视眈眈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做梦也想抓住这个机会,于是或单独或联合地提出了主张,要深入到“九段线”以内。我们当然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且对他们的主张提出了反驳。其二,美国插手,强硬“耍横”。众所周知,美国奥巴马政府从2010年、2011年就开始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或称“重返亚洲”战略。但重返得有个借口啊,当时亚太各国相安无事,形势大好,回来干嘛呢?为了能“名正言顺”,一向以“世界警察”蛮横自居的美国,就想着得先搞点事。于是在2012年,操纵菲律宾去抢黄岩岛,中菲发生对峙冲突,最后菲方不得不降低事态,撤回军舰。

事后,菲律宾一看抢不过来,就开始耍赖了,也不跟中国谈了,直接把中国告到了“仲裁庭”,要求判决中国的南海“九段线”主张无效。20131月,菲律宾政府向中国驻菲大使递交照会,提起强制仲裁。中国政府退回了相关的照会通知,表示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但菲律宾方面利用《公约》争端机制的漏洞,单方面推动仲裁进程。201412月,针对菲方提出的三类仲裁事项,中国外交部逐一予以反驳。201510月,仲裁庭裁定对菲部分诉求拥有管辖权,并将其余仲裁事项的管辖权问题留至与案件实体问题一并审理,使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精心编织的政治谎言正式披上了法律的外衣,引起国际法学界普遍质疑。

自此,也就有了本次的“南海仲裁”闹剧。

我们为什么说 “不”

对于所谓的“仲裁庭”做出的裁决,我们当然不会承认,因为首先从情理上就讲不过去,本就是我家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跟一个来抢的人评判一下是谁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声明不接受、不参与。

有人说,中国不接受、不参与,可能要被扣上“藐视国际法”和“怕输”的帽子。但正如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所说:“足球场上,一支球队如果明知对手和裁判已经串通一气‘吹黑哨’,怎么还会同意进入赛场比赛?不仅球队不会接受,广大球迷和观众也不会接受。”也就是说,如果真要裁决,裁决机构公正合法,我勉强可以跟你评评理,但一个不合法的机构,通过不合法的程序,去炮制出一个没头没脑的仲裁,我们为什么要参与?要承认?要执行?

那么,为什么说菲方发起的这个“仲裁”不合法且荒谬呢?

仲裁机构是个草台班子

为了把无赖的要求变成现实,菲律宾找了个常设仲裁法庭。首先有必要认清这个所谓的负责裁决的机构——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南海问题仲裁法庭。这个名称一听来头不小,其实它跟国际公认的联合国驻海牙国际法院(ICJ),并不是一个概念。ICJ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位于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而这个负责南海仲裁的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只是和平宫的另一“租客”,成立临时仲裁庭这类临时班子无非是为了让那些“趴活儿”的法官和仲裁员们“赚点外快”,它也只是可以在和平宫开听证会,用常设仲裁法院抬头的信纸出具裁决书,以常设仲裁法院的名义给当事国发邮件,甚至可以“买”到很多唬人的身份。但它和联合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人家国际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里的法官根本不接这些活,因为人家是“吃饷的”。所以,这个临时仲裁庭并没有联合国国际法院的权威,它就是一个调解组织,连私人的事情都管,当然只要你出钱。三年半来,菲律宾政府就用纳税人的钱,在南海仲裁案上豪掷3000万美元。说到底,这样的一个组织,也就根本不具备对本案的管辖权,它的判决最多只会影响中国的声誉问题,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执行权。

人员构成都是“拉偏架”的

再来认识一下这场仲裁的“黑哨”,即所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人员构成。

国际海洋法法庭时任庭长柳井俊二在接受菲律宾20131月强行提出的仲裁案后,于当年5月组成由五名专业人士组成的仲裁庭。根据仲裁庭书记处公布的消息,五人临时仲裁庭包括:菲律宾方面指派国际海洋法法庭现任法官、德国人吕迪格·沃尔夫鲁姆在仲裁庭中代表菲律宾;由于中方不参与仲裁,因此剩余4人均由柳井俊二指派。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柳井俊二到底是什么来头?柳井俊二现年79岁,在日本外交部门工作40多年,曾任日本外务省次官和驻美大使,2005年成为国际海洋法庭法官,2011年至2014年担任国际海洋法庭庭长。柳井被认为是日本右翼鹰派人物的代表,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核心智囊,是日本推进修宪和加强美日军事同盟的法律推手。

此人出任庭长,裁判官由他任命,等于是菲律宾找了个“自己人”来“拉偏架”,仲裁庭的公正性可想而知。

仲裁程序不合法

说到程序,其实这里面还涉及到另一个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海洋法庭,这个要裁决南海问题的常设仲裁庭的组成人员中就有四个是国际海洋法庭的法官,而且他们仲裁依据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在“涉及到领土主权、海洋划界和军事行动”的争端上,可以自动忽略仲裁。因为领土主权问题确实是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排除的,也就是用了根本就管不着的法裁决根本就管不着的问题,靠谱吗?

其次,菲方单方面提起仲裁本身也违背了菲方与中方此前达成的双方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的双边协议。而仲裁庭作出的对本案有管辖权的裁定也背离了《公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条款。

正如常设仲裁法院中国仲裁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刘楠来所说:“这类仲裁属滥用国际法,给国际法治留下的反面判例。如果在无法取得一方认可的情况下,所有的国际争端都走向单方面仲裁,那么,国际法的权威就会受到毁灭性冲击,有悖‘定纷止争’的国际法精神。 ”

有鉴于此,我们对没有管辖权的仲裁庭违背国际法做出的“仲裁”,只能说“不”。

闹剧结束之后

捞到好处了吗?

“仲裁”闹剧到现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表面上看结果让菲方“完胜”,“胜利者”甚至会暂时趾高气扬,但我方始终坚持的“四不”,最终还是会让闹剧的结果成为一张废纸。在维护主权和保卫海疆权益方面,我们也不会有丝毫的让步,而且会采取一些可能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行动。之前的南海军演只是拉开了维护南海主权的帷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安保措施,甚至不排除在南海设置防空识别区。这也必将会给闹剧中的主角们,带来沮丧和难堪。

首先,从当前的国际大环境来看,谁也不傻,中国不会轻言动武,美国也不至于为菲律宾轻启战事。但南海区域的紧张形势,无疑会增加美国在南海的战略成本,使美国背负为“小伙伴们”两肋插刀的沉重负担。否则,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小伙伴们”会认可美国这位“大佬”?

其次,东亚和东南亚的美国盟友,在仲裁案上也许会附和美国,但也仅此而已。他们最怯的就是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尤其是在经贸层面,这些国家很难离开中国这个强劲的经济引擎。

最沮丧的也许是菲律宾政府。虽然菲律宾政府表示对裁决结果表示欢迎,但杜特尔特政府等于被迫接下了前任政府留下的一块烫手山芋。态度灵活、希望和中国就南海问题展开双边谈判的杜特尔特政府,现在面临着内政和外交的双重煎熬。面对前任政府留下的裁决遗产,尤其在国内民粹主义的压力下,杜特尔特即使一千个不情愿也不能不表示欢迎。而面对中国政府的“四不”,杜特尔特也无可奈何。

中国真的“输”了吗?

无论国际上一些不支持的国家如何诋毁我们,但换个角度看,其实我们在应对这场闹剧上,起码在以下几点上应该算是初战告捷:

首先,仲裁案结果公布前,国际上唯恐天下不乱的各路“人才”,几乎把闹剧炒成了中美开战的爆发点。但结果一出,战争的阴霾立即烟消云散,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不屑一顾”,还是本着和平协商解决,因为两个大国的紧张关系对谁都没好处,这样一来就保持了南海的和平,这是一个理性政府的选择。

其次,本场闹剧中,美菲日对中国的压力更多的其实来自外交战场,与中国争夺的是为各自站队的国家,美国只不过是在刷存在感,根本没啥新鲜、特别的动作。而中国顶住了压力,同时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在南海的立场前所未有地亮明了,这反倒是有些国家不愿意看到的:要么和中国谈,要么不要干涉中国继续在南海的活动。

再就是,作为一张废纸的“仲裁”,竟然把太平岛定性为了无法主张领海的礁。而台湾方面派出的守岛人员已经驻守太平岛几十年了,这是一个完全意义上、人类可以生存的岛屿,在这个问题上大陆和台湾的意见是一致的。清华大学台研所副所长巫永平表示,在这一点上,两岸之间有共同基础,立场非常接近,这有利于两岸共同维护南海主权。而且这个“仲裁”也为两岸关系提供了“机会之窗”,两岸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创造更多默契。

还有一点就是,这场闹剧再一次空前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大团结。

最坏的影响在哪儿?

如果硬要说“仲裁”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应该有两点:损害中国国际形象、引起他国效仿。

一如从前,美国肯定会把中国的“四不”的反击丑化成“无视国际规则、无视海洋法”。不过这一点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是根据自身和国际利益的需要而制定的,这个发展战略不会因为外界的指责而有任何的改变。再者美国本身就没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个宣布不遵守公约的国家,又哪来的自信指责别人守不守公约的“规则”呢?

当然,除了言语上的指责外,美国各方还会采取军事上的行动,例如加大在南海的巡弋、向盟友提供武器、军事援助等。这也没必要过于担心,因为“斗而不破”的局面反倒有助于中国发挥地缘优势取得实质上的权益。

引起他国效仿,算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吧。如果美国“撺掇”我们的小邻居们群起而攻之,都把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国际法纠纷提交给国际法律机构,以这种方式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来找我们的麻烦,确实会让我们不堪其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南海仲裁闹剧不是结局,而是一个信号,而我们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也需要努力避免这一点,并寻求更高的智慧去应对。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场仲裁、而是一场博弈,一旦菲律宾尝到甜头,蚕食之势就很难避免。

理性爱国:爱国不是“碍国”

这次仲裁闹剧发生以后,和以往一样,再次激起了海内外华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检验了国人的爱国基因,加上当今网络的发达,国人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对菲方的荒谬行为进行声讨。

但这次爱国主义行动,也再次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南海仲裁”闹剧的热炒,国内也兴起了一股抵制外来货的热潮,从抵制芒果干到砸苹果手机,再到围堵肯德基……

对此,我们需要清楚的是,这样的行为不是爱国,而是抹黑爱国行为。举着抵制一切外来货的标语,趁乱打砸抢烧,这种所谓的“爱国”,已经发生畸变。这要么是缺乏爱国的能力和胸怀,要么是心怀不轨、居心叵测。因为它破坏的是我们自己的经济,伤害的是我们自

己的同胞。这样的爱国带不来大国荣耀,更不能御敌千里。一些不明真相的国人往往很容易被这种“伪爱国”行为和假象所蒙蔽、所欺骗,而成了恶意炒作的炮灰。

爱国本没错,但爱国不是“碍国”,爱国不是一味抵制和伤害,动辄言战和冷战思维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当下最大的爱国,是与国家同频共振,而不是添乱;当下真正的爱国,应该是在煽动性言论面前始终保持冷静,在鼓动性谣言面前始终保持清醒。且一定要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国家,在每个危机时刻来临之时,一定能做出明智且对得起祖宗的抉择。这才是理性的爱国,这才是大国公民该有的气质!

最新评论

回顶部